好戏登场
所以,当夺嫡斗争毫不容情的在康熙面前上演开来之时,睿智如康熙,已经看出当时为夺嫡争得你死我活的两个皇子,大阿哥和太子,其实都不是适当的储君人选;历史上的大阿哥胤禔在康熙面前说出「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这样的话,这位大阿哥显然是个愚蠢鲁直之辈,大约那时康熙就已经打定主意要收拾大阿哥了,留著大阿哥,只会让本已浑浊的一滩水搅得更浑,而悲催的老八,却在此时让大阿哥一句「愿意将来辅助八阿哥」的话,拖下了水,再也撇不清了。
可最终让康熙作出一废太子的决定,还是因为太子自己莽撞,窥视康熙大帐,让康熙看到这个自己费尽心思栽培的儿子,竟毫无帝王应俱备的沈著冷静,更无一丝忠君爱父之念,痛心之余,下诏废除太子之位。
话说「九龙夺嫡」这场大戏,在康熙一废太子后,从幕后整个搬上前台,锣鼓喧天的一直唱到康熙驾崩,雍正登基后,还余韵未了欲罢不能。至此,姥姥可以说,这场戏虽然一开始不是康熙策划的,可是,打从一废太子之后,就完完全全在康熙的编导掌控之中。而他的掌控方式,仍是他一贯的「因势利导、将计就计」。
看官要问,这怎麼说呢?
所以,当夺嫡斗争毫不容情的在康熙面前上演开来之时,睿智如康熙,已经看出当时为夺嫡争得你死我活的两个皇子,大阿哥和太子,其实都不是适当的储君人选;历史上的大阿哥胤禔在康熙面前说出「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这样的话,这位大阿哥显然是个愚蠢鲁直之辈,大约那时康熙就已经打定主意要收拾大阿哥了,留著大阿哥,只会让本已浑浊的一滩水搅得更浑,而悲催的老八,却在此时让大阿哥一句「愿意将来辅助八阿哥」的话,拖下了水,再也撇不清了。
可最终让康熙作出一废太子的决定,还是因为太子自己莽撞,窥视康熙大帐,让康熙看到这个自己费尽心思栽培的儿子,竟毫无帝王应俱备的沈著冷静,更无一丝忠君爱父之念,痛心之余,下诏废除太子之位。
话说「九龙夺嫡」这场大戏,在康熙一废太子后,从幕后整个搬上前台,锣鼓喧天的一直唱到康熙驾崩,雍正登基后,还余韵未了欲罢不能。至此,姥姥可以说,这场戏虽然一开始不是康熙策划的,可是,打从一废太子之后,就完完全全在康熙的编导掌控之中。而他的掌控方式,仍是他一贯的「因势利导、将计就计」。
看官要问,这怎麼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