嘛,今天补上了早就想补的一课,文学少女的剧场动画。
之前我是先看过小说的,所以是知道剧情的。
也不知道看这段文字的人有没有看过,好在也不重要。
其实仔细想来,我反而比较喜欢看事先已经知道剧情的故事。
也就是说我喜欢被剧透——如果真要用这种说法描述的话——是的。
在我看来,事情的真相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参与某件事的每个人在做些什么;其次,参与这件事的每个人朝着什么目的在做这件事;最后,每个人在行动时,心里怀着怎样的想法。
当我们读完了一个故事,我们终于明白了全部的真相(如果这个故事完整的话)——每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什么样的目的,怀着怎样的想法。
但是我会忘记啊——我大概是个挺笨的家伙,总是会忘记某个人随便说出的话语或者是随便露出的笑容。
一直到结局,故事中那些吸引着人的东西被展示在我的眼前,我可以理清故事的脉络,可以知道每个人的目的和彷徨,可是会忘记那些琐碎的、被放在装着谜底的箱子最底层的碎屑。
可是不巧的是,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故事里最美味的部分啊——如果真的存在的话。
人真的是会毫无目的毫无理性地行动的,仅仅凭着一时冲动和某些巧合而去做某些事——事实上,是很多事,在某些情况下更可能是大多数事——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意识到这一点是什么时候了。
所以我喜欢被创作出来的人物胜过现实中的人物,因为创作是一种由理性支配的行为——至少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的——每个行为每个表情每句话都拥有意义,虽然这些意义可能会荒诞、浅薄或者可笑,但不要紧,我喜欢这样,即使是毫无价值的意义也喜欢。
如果按D&D九阵营划分,我绝对是守序中立吧……
把话题回到刚刚看完的动画上吧,很美啊——无论你认为我说的是故事是场景还是人物都没错。
这是我第二遍看这个故事了,所以可以吃到那些美味的碎屑了,非常的满足。
第二遍看一个故事很好呢,我也很喜欢……可是有的时候会不想去看。
没有心情,没有时间,没有耐性,没有兴趣……啊拉,其实就是不想看吧,说这么多干嘛……可是我最喜欢的碎屑很多时候要第二遍才能品尝到啊——吃不到新鲜的啊——所以我有的时候会在看一个故事之前先去了解剧情,但和看过一遍比起来,始终是不一样的呢。
真是倒霉对吧~
我把喜欢的故事分为两种:第一种会让我记住并喜欢上某个或者某些人,第二种不会。
文学少女是第二种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没有特别喜欢的角色,但是却深深地喜欢着他们组成的画卷——就像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而且我给这种故事高于第一种的评价。
看小说的时候脑海里会把故事的情节补完成画面对吧,而动画或者漫画就没有这个步骤了,所有展示的东西在你的眼前被塑造成直观的、具体的形象。
还真是简单粗暴呢……或者说是坦率而直接?
啊拉,文字就像是小孩子的心灵,可以随意捏成需要的形状哦~
而人都是懒的,当然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人需要放松和休息,但我懒得打那么多字了……
书依旧有人看,但是人们看书的时间终究还是变少了吧。
因为有了照相术,有了电影,有了录音技术,有了计算机图像合成……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人总是懒惰的。
啊咧,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太忙碌吗?——节奏快我不好否认,但不懒惰的人其实不会明白什么叫忙碌吧?
只是觉得有点可惜而已。
我们可以用一个10G的U盘装走亚历山大图书馆那些被付之一炬的羊皮卷上所有记载的文字,那些文字承载了三千五百年间半个世界人类智慧与思考的精华。
或者用来装两部最新的高清电影——事实上还装不下。
所以你明白了我在往前数第二段里所打的“可惜”两个字实际上表达的是“浪费”的字面意思。
当然,掌握了大量存储资源的现代人类有资格浪费,也不是说人们已经不思考了。
只是真的觉得,比起我们所掌握的、空前的信息吞吐量,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实在是差劲透顶。
啊咧,我都扯到哪里去了……明明只是看了一部动画而已。
好吧好吧……晚安,做梦也是一种思考啦,当然也是偏好者(比如我)最多的一种思考方法~
之前我是先看过小说的,所以是知道剧情的。
也不知道看这段文字的人有没有看过,好在也不重要。
其实仔细想来,我反而比较喜欢看事先已经知道剧情的故事。
也就是说我喜欢被剧透——如果真要用这种说法描述的话——是的。
在我看来,事情的真相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参与某件事的每个人在做些什么;其次,参与这件事的每个人朝着什么目的在做这件事;最后,每个人在行动时,心里怀着怎样的想法。
当我们读完了一个故事,我们终于明白了全部的真相(如果这个故事完整的话)——每个人在这个故事里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什么样的目的,怀着怎样的想法。
但是我会忘记啊——我大概是个挺笨的家伙,总是会忘记某个人随便说出的话语或者是随便露出的笑容。
一直到结局,故事中那些吸引着人的东西被展示在我的眼前,我可以理清故事的脉络,可以知道每个人的目的和彷徨,可是会忘记那些琐碎的、被放在装着谜底的箱子最底层的碎屑。
可是不巧的是,对我来说,那是一个故事里最美味的部分啊——如果真的存在的话。
人真的是会毫无目的毫无理性地行动的,仅仅凭着一时冲动和某些巧合而去做某些事——事实上,是很多事,在某些情况下更可能是大多数事——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意识到这一点是什么时候了。
所以我喜欢被创作出来的人物胜过现实中的人物,因为创作是一种由理性支配的行为——至少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的——每个行为每个表情每句话都拥有意义,虽然这些意义可能会荒诞、浅薄或者可笑,但不要紧,我喜欢这样,即使是毫无价值的意义也喜欢。
如果按D&D九阵营划分,我绝对是守序中立吧……
把话题回到刚刚看完的动画上吧,很美啊——无论你认为我说的是故事是场景还是人物都没错。
这是我第二遍看这个故事了,所以可以吃到那些美味的碎屑了,非常的满足。
第二遍看一个故事很好呢,我也很喜欢……可是有的时候会不想去看。
没有心情,没有时间,没有耐性,没有兴趣……啊拉,其实就是不想看吧,说这么多干嘛……可是我最喜欢的碎屑很多时候要第二遍才能品尝到啊——吃不到新鲜的啊——所以我有的时候会在看一个故事之前先去了解剧情,但和看过一遍比起来,始终是不一样的呢。
真是倒霉对吧~
我把喜欢的故事分为两种:第一种会让我记住并喜欢上某个或者某些人,第二种不会。
文学少女是第二种故事。
在这个故事里我没有特别喜欢的角色,但是却深深地喜欢着他们组成的画卷——就像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而且我给这种故事高于第一种的评价。
看小说的时候脑海里会把故事的情节补完成画面对吧,而动画或者漫画就没有这个步骤了,所有展示的东西在你的眼前被塑造成直观的、具体的形象。
还真是简单粗暴呢……或者说是坦率而直接?
啊拉,文字就像是小孩子的心灵,可以随意捏成需要的形状哦~
而人都是懒的,当然在这里我们可以说人需要放松和休息,但我懒得打那么多字了……
书依旧有人看,但是人们看书的时间终究还是变少了吧。
因为有了照相术,有了电影,有了录音技术,有了计算机图像合成……有了更多的选择,而且人总是懒惰的。
啊咧,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太忙碌吗?——节奏快我不好否认,但不懒惰的人其实不会明白什么叫忙碌吧?
只是觉得有点可惜而已。
我们可以用一个10G的U盘装走亚历山大图书馆那些被付之一炬的羊皮卷上所有记载的文字,那些文字承载了三千五百年间半个世界人类智慧与思考的精华。
或者用来装两部最新的高清电影——事实上还装不下。
所以你明白了我在往前数第二段里所打的“可惜”两个字实际上表达的是“浪费”的字面意思。
当然,掌握了大量存储资源的现代人类有资格浪费,也不是说人们已经不思考了。
只是真的觉得,比起我们所掌握的、空前的信息吞吐量,我们的信息处理能力实在是差劲透顶。
啊咧,我都扯到哪里去了……明明只是看了一部动画而已。
好吧好吧……晚安,做梦也是一种思考啦,当然也是偏好者(比如我)最多的一种思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