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最爱
CP:张悦轩/王诗龄
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时限。
他说,今天吧。就到今天吧。
张悦轩曾经听一个貌似高深莫测实则神神叨叨的大学教授说:没有不能屈服于爱情的梦想。
张悦轩哂之,还未笑出声讥诮之意已盈了满目。他想,如果梦想需要屈服于爱情,又何以称得上梦想。
一起上课的女孩子说张悦轩终究是太现实了,恐怕不会招女孩子喜欢。张悦轩笑得温和无瑕:怎么?我很让人讨厌?
他这样问出来,是因为太自信那个答案是毫无疑问的——NO。只要是看过张悦轩的笑的人,没有人会讨厌张悦轩。
他的笑从表面柔和到了心里,让人都以为他胸口里溢满了爱。他爱山川爱河流爱一切美的东西,他也爱人。这是真的。
这是真的。可是爱情那两个字,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张悦轩不惧宣之于口,是因为他知道那个人和他想的一样。
那个人永远和他想的一样。她曾说:那些张口闭口爱情至上的人,永远摆脱不了愚蠢的面相。
这话她只会在他面前说,因为她同样了然,张悦轩想的与她一样。
可她还说过:你是我最爱的人。
我是你最爱的人,爱却不是你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人。
张悦轩原想王诗龄所说的一切是个悖论,可得到了所以之后的结论后,又发觉一切逻辑无懈可击。
他有些懊恼,直到他意识到自己对某教授的爱情观不住哂笑,又不知该以怎样的神情面对心中不甘的心思。
说到底,我们是一样的人罢了。
可他们依旧安然在一起。
并不在同一所大学里,学不同的专业,共同话题寥寥无几,而他们都没有分开的意思。
张悦轩同校的哥们问他,你们这样呆在一起累吗?完全没有情侣该有的样子。
张悦轩反问他:情侣应该怎么样?
哥们说:至少在相恋时候,该多说点甜蜜的话。
张悦轩愣了一会儿开始笑,笑得眼泪都流了下来。他说,对,对,你说得对。
过了两天王诗龄打电话给他,说,张悦轩你知道吗,我室友说咱们俩长了副随时分手的样子。
张悦轩笑说,真巧。
电话那边跟着笑起来:真该撮合一下你室友和我室友。
张悦轩又说,他说我们该说点甜蜜的话,这样才像是情侣。
王诗龄哈哈几声,开了嘲讽腔调:举止像是情侣的人,有多少是真的情侣?
张悦轩表示苟同:怪不得我要和你在一起。你大概是我失散多年的妹妹吧。
王诗龄说,如果这样的话,BG恋真是没前途呢。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还能这样继续对话。
他们都知道,日子每往前进一步,那个固定的日期就从遥远模糊到越来越清晰——他们协定好的分手日期就要来了。
他们都说不上难过,兴许是铺垫太长了,把原本应有的伤感一点一点磨光了。
那天到来之前王诗龄的室友问她,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王诗龄回答得没有一点犹豫:张悦轩。
室友百思不得其解:那为什么必须分手?
王诗龄说,士为知己者死,我想给他退路,他也想给我退路,不过分手而已,又有什么不能舍弃。
室友最终放弃理解。
张悦轩的目光不会停留在国内。他想走出去,看更多的风景,并不流连于原地。
王诗龄虽是随遇而安之人,心中却实则更留恋故土。不论走到了哪里,她都会回来。
那天张悦轩说,大四结束后会到法国去进修,之后是否回来一切未定。
王诗龄一点都不惊讶,像是等了这天很久了,待到他说出来反倒松了口气。
她问,那我们现在分手吗?
问完她便笑了,因为那个问题问得太过随意,像是询问论文的deadline。
张悦轩说,如果在此之前你不想发展新的对象,还是不要分手。到时再说吧。
他知道这话说得太自私了,可他同样知道她不会在乎。他曾看到王诗龄在日记本上写:我讨厌在既定的离别到来之前说再见。既然有了具体的节点,不要慌张,遵循规则吧。
她果然说,好啊。
张悦轩的爱情屈服于梦想了。不不——这主语大概不对。
屈服的并不是张悦轩一个,屈服也是王诗龄的首选。他们没有负疚感,因为他们都知道,在梦想面前,彼此的重量不堪称量。
他们并不在意横于眼前的是否是条孤独的路。他们孤高地活着,于人前做出无懈可击的笑脸,像从来不背离世俗。那是他们早就选择好的路,哪怕是他们自己都不被容许阻挠——这也是从一开始,他们彼此便知道的。
他们谈着一场等待分手的恋爱。
这天王诗龄在她的日记本上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合上本子之前她顺手给下一天的空白页标上日期,顿点停留在纸页上,晕染出一片墨迹。
她想,睡吧,早点睡,明天还要送机呢,怎么可以不容光焕发。
可她入眠甚早,第日醒来仍是头痛。
她想,我要说些什么才能显得格调特别高特别洒脱不俗此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呢。
她想,我是不是该先拥抱说一路平安,再冷着脸说后会有期呢。
她又想,不好,还是笑着吧。
最后王诗龄没有去机场送张悦轩。
张悦轩站在登机口等到最后一分钟,听着机场广播里重复播放的自己的名字,低头笑了。
坐在飞机上他想起那个蠢到家的教授的话:“没有不能屈服于爱情的梦想。”
“哈。”他讥诮地笑,笑出一脸温暖的模样,像世界太祥和太美好,而他生活在满溢的爱里。
后来他们各有妻儿,美满幸福。
张悦轩继续模特行业,定居法国,娶了容貌艳丽性格奔放的法国姑娘,孕有一儿结合父母优点,天人之姿。
王诗龄借绘画之长做了建筑设计师,嫁与熟识的房地产开发商,由客户发展到恋人,一切顺遂无一不妥。
张悦轩回国时候他们偶尔相聚,谈谈各自圈子的见闻和生活琐事,待王诗龄有了女儿后话题的重心又转向了子女。
王诗龄说:“干脆带你儿子参加《爸爸去哪儿》吧,一准儿能再火一把。”
张悦轩抿紧了嘴唇,并不答话。
带他去的话,如若他也遇上了割舍不掉的人,又将如何。
没有不能屈服于爱情的梦想。而他说的是:没有不能屈服于梦想的爱情。
张悦轩低头看看怀里的儿子,幼小的孩童朝他眨眨眼睛。
他忽而笑了,抬眼说:“不了。嗯,不参加了。”
-end.
CP:张悦轩/王诗龄
如果一定要加上一个时限。
他说,今天吧。就到今天吧。
张悦轩曾经听一个貌似高深莫测实则神神叨叨的大学教授说:没有不能屈服于爱情的梦想。
张悦轩哂之,还未笑出声讥诮之意已盈了满目。他想,如果梦想需要屈服于爱情,又何以称得上梦想。
一起上课的女孩子说张悦轩终究是太现实了,恐怕不会招女孩子喜欢。张悦轩笑得温和无瑕:怎么?我很让人讨厌?
他这样问出来,是因为太自信那个答案是毫无疑问的——NO。只要是看过张悦轩的笑的人,没有人会讨厌张悦轩。
他的笑从表面柔和到了心里,让人都以为他胸口里溢满了爱。他爱山川爱河流爱一切美的东西,他也爱人。这是真的。
这是真的。可是爱情那两个字,永远不是最重要的东西。
张悦轩不惧宣之于口,是因为他知道那个人和他想的一样。
那个人永远和他想的一样。她曾说:那些张口闭口爱情至上的人,永远摆脱不了愚蠢的面相。
这话她只会在他面前说,因为她同样了然,张悦轩想的与她一样。
可她还说过:你是我最爱的人。
我是你最爱的人,爱却不是你最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人。
张悦轩原想王诗龄所说的一切是个悖论,可得到了所以之后的结论后,又发觉一切逻辑无懈可击。
他有些懊恼,直到他意识到自己对某教授的爱情观不住哂笑,又不知该以怎样的神情面对心中不甘的心思。
说到底,我们是一样的人罢了。
可他们依旧安然在一起。
并不在同一所大学里,学不同的专业,共同话题寥寥无几,而他们都没有分开的意思。
张悦轩同校的哥们问他,你们这样呆在一起累吗?完全没有情侣该有的样子。
张悦轩反问他:情侣应该怎么样?
哥们说:至少在相恋时候,该多说点甜蜜的话。
张悦轩愣了一会儿开始笑,笑得眼泪都流了下来。他说,对,对,你说得对。
过了两天王诗龄打电话给他,说,张悦轩你知道吗,我室友说咱们俩长了副随时分手的样子。
张悦轩笑说,真巧。
电话那边跟着笑起来:真该撮合一下你室友和我室友。
张悦轩又说,他说我们该说点甜蜜的话,这样才像是情侣。
王诗龄哈哈几声,开了嘲讽腔调:举止像是情侣的人,有多少是真的情侣?
张悦轩表示苟同:怪不得我要和你在一起。你大概是我失散多年的妹妹吧。
王诗龄说,如果这样的话,BG恋真是没前途呢。
他们不知道为什么还能这样继续对话。
他们都知道,日子每往前进一步,那个固定的日期就从遥远模糊到越来越清晰——他们协定好的分手日期就要来了。
他们都说不上难过,兴许是铺垫太长了,把原本应有的伤感一点一点磨光了。
那天到来之前王诗龄的室友问她,你最喜欢的人是谁?
王诗龄回答得没有一点犹豫:张悦轩。
室友百思不得其解:那为什么必须分手?
王诗龄说,士为知己者死,我想给他退路,他也想给我退路,不过分手而已,又有什么不能舍弃。
室友最终放弃理解。
张悦轩的目光不会停留在国内。他想走出去,看更多的风景,并不流连于原地。
王诗龄虽是随遇而安之人,心中却实则更留恋故土。不论走到了哪里,她都会回来。
那天张悦轩说,大四结束后会到法国去进修,之后是否回来一切未定。
王诗龄一点都不惊讶,像是等了这天很久了,待到他说出来反倒松了口气。
她问,那我们现在分手吗?
问完她便笑了,因为那个问题问得太过随意,像是询问论文的deadline。
张悦轩说,如果在此之前你不想发展新的对象,还是不要分手。到时再说吧。
他知道这话说得太自私了,可他同样知道她不会在乎。他曾看到王诗龄在日记本上写:我讨厌在既定的离别到来之前说再见。既然有了具体的节点,不要慌张,遵循规则吧。
她果然说,好啊。
张悦轩的爱情屈服于梦想了。不不——这主语大概不对。
屈服的并不是张悦轩一个,屈服也是王诗龄的首选。他们没有负疚感,因为他们都知道,在梦想面前,彼此的重量不堪称量。
他们并不在意横于眼前的是否是条孤独的路。他们孤高地活着,于人前做出无懈可击的笑脸,像从来不背离世俗。那是他们早就选择好的路,哪怕是他们自己都不被容许阻挠——这也是从一开始,他们彼此便知道的。
他们谈着一场等待分手的恋爱。
这天王诗龄在她的日记本上写: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合上本子之前她顺手给下一天的空白页标上日期,顿点停留在纸页上,晕染出一片墨迹。
她想,睡吧,早点睡,明天还要送机呢,怎么可以不容光焕发。
可她入眠甚早,第日醒来仍是头痛。
她想,我要说些什么才能显得格调特别高特别洒脱不俗此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呢。
她想,我是不是该先拥抱说一路平安,再冷着脸说后会有期呢。
她又想,不好,还是笑着吧。
最后王诗龄没有去机场送张悦轩。
张悦轩站在登机口等到最后一分钟,听着机场广播里重复播放的自己的名字,低头笑了。
坐在飞机上他想起那个蠢到家的教授的话:“没有不能屈服于爱情的梦想。”
“哈。”他讥诮地笑,笑出一脸温暖的模样,像世界太祥和太美好,而他生活在满溢的爱里。
后来他们各有妻儿,美满幸福。
张悦轩继续模特行业,定居法国,娶了容貌艳丽性格奔放的法国姑娘,孕有一儿结合父母优点,天人之姿。
王诗龄借绘画之长做了建筑设计师,嫁与熟识的房地产开发商,由客户发展到恋人,一切顺遂无一不妥。
张悦轩回国时候他们偶尔相聚,谈谈各自圈子的见闻和生活琐事,待王诗龄有了女儿后话题的重心又转向了子女。
王诗龄说:“干脆带你儿子参加《爸爸去哪儿》吧,一准儿能再火一把。”
张悦轩抿紧了嘴唇,并不答话。
带他去的话,如若他也遇上了割舍不掉的人,又将如何。
没有不能屈服于爱情的梦想。而他说的是:没有不能屈服于梦想的爱情。
张悦轩低头看看怀里的儿子,幼小的孩童朝他眨眨眼睛。
他忽而笑了,抬眼说:“不了。嗯,不参加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