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同居一座城市,整日价难得见上一面,周末晚我约几位老乡来家小酌,叙叙同乡之谊。“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每句话里都有扯不完的家乡话题,扯着扯着便扯起了家乡的风味小吃。忽然,一老乡说:“走,咱们去个地方,包你们能吃到家乡的风味。”于是,我们干了杯中酒,一行几人来到了繁华的饮食一条街,在一处偏僻的旮旯里,闪烁着“鹿邑妈糊”的霓虹招牌,熙熙攘攘的人挤满了不大的店铺。我望着喝得津津有味的人们,徐徐清香沁着我的心脾,勾起了我对昔日的回忆。
妈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糊状的食品,始于何年何代已无从考究了。河南鹿邑的“刘记妈糊”在我的家乡远近闻名,色、香、味独特。听爷爷讲,刘记妈糊已有五六代的传人了。我小时候常喝妈糊,五分钱一碗,既经济又实惠。妈糊色泽微黄,黄中透白,稠乎乎的甚是好看,上面浮十几颗黄豆粒,像是湖面上荡起的一叶叶扁舟,极富诗意。那股清香诱惑着我舌下生津,胃口大开。呼噜噜地喝上几口,细腻中含着甜味,再嚼上几颗黄豆,更觉香甜。不知不觉一碗喝尽,碗内光洁如洗,没有一点粥末,不粘碗便是妈糊的一绝。六十年代末,这一风味也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被割掉了。每当读到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我便记起了家乡的“妈糊”,口内便生出一种甜丝丝香喷喷的感觉。
妈糊是以小米、大豆为原料,经过严格的精挑细选磨制而成的。豆子要洗净泡透,泡豆也是一门学问,泡过了,做出来的妈糊寡淡无味;泡轻了,磨的豆末粗细不匀。淘洗后的小米不能有糠皮,以免粥发苦。将泡好的小米、大豆,分别用石磨磨浆。然后,加水过箩沉淀澄清,滤去上面的清浆,如此几遍,直到面浆汁干净为止。
烧制妈糊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火候要适中。火大了,会煳;火小了,熬出来的粥色泽不鲜。先把豆浆烧开,再沏入米浆,比例一般是二比一(即两斤小米一斤黄豆)。勾兑时全凭经验一步到位,中间不能往锅里加生水,否则浓度达不到。“刘记妈糊”出锅后,掌勺的呼啦啦撒上几把豆子,金黄色的豆粒晃晃荡荡,漂浮不沉。
妈糊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及矿物质,是中老年人及婴幼儿的饮食佳品。
随着城里人味觉的渐渐改变,当大鱼大肉吃腻的时候,想换换口味,吃些清新爽口的食物。难怪农村人说城里人:“如今,城里人口刁,吃食不但讲求个风味独特,还讲个营养价值。”于是,各地的风味小吃云集城市,各领风骚。妈糊在繁华的城市里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妈糊,顾名思义,它是一种糊状的食品,始于何年何代已无从考究了。河南鹿邑的“刘记妈糊”在我的家乡远近闻名,色、香、味独特。听爷爷讲,刘记妈糊已有五六代的传人了。我小时候常喝妈糊,五分钱一碗,既经济又实惠。妈糊色泽微黄,黄中透白,稠乎乎的甚是好看,上面浮十几颗黄豆粒,像是湖面上荡起的一叶叶扁舟,极富诗意。那股清香诱惑着我舌下生津,胃口大开。呼噜噜地喝上几口,细腻中含着甜味,再嚼上几颗黄豆,更觉香甜。不知不觉一碗喝尽,碗内光洁如洗,没有一点粥末,不粘碗便是妈糊的一绝。六十年代末,这一风味也成了资产阶级的尾巴被割掉了。每当读到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我便记起了家乡的“妈糊”,口内便生出一种甜丝丝香喷喷的感觉。
妈糊是以小米、大豆为原料,经过严格的精挑细选磨制而成的。豆子要洗净泡透,泡豆也是一门学问,泡过了,做出来的妈糊寡淡无味;泡轻了,磨的豆末粗细不匀。淘洗后的小米不能有糠皮,以免粥发苦。将泡好的小米、大豆,分别用石磨磨浆。然后,加水过箩沉淀澄清,滤去上面的清浆,如此几遍,直到面浆汁干净为止。
烧制妈糊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火候要适中。火大了,会煳;火小了,熬出来的粥色泽不鲜。先把豆浆烧开,再沏入米浆,比例一般是二比一(即两斤小米一斤黄豆)。勾兑时全凭经验一步到位,中间不能往锅里加生水,否则浓度达不到。“刘记妈糊”出锅后,掌勺的呼啦啦撒上几把豆子,金黄色的豆粒晃晃荡荡,漂浮不沉。
妈糊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糖及矿物质,是中老年人及婴幼儿的饮食佳品。
随着城里人味觉的渐渐改变,当大鱼大肉吃腻的时候,想换换口味,吃些清新爽口的食物。难怪农村人说城里人:“如今,城里人口刁,吃食不但讲求个风味独特,还讲个营养价值。”于是,各地的风味小吃云集城市,各领风骚。妈糊在繁华的城市里也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