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360吧 关注:252贴子:1,427
  • 2回复贴,共1

[转贴]严酷考核摧创意 快乐工作育新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家廊:严酷考核摧创意 快乐工作育新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自香港《文汇报》
晨 风 

 在高喊「创新」的口号声中,中国品牌阵营却依然少有独创精神,因为中国企业缺乏创新必需的快乐工作氛围。 

 据调查,当前不少国企单位专业人员成为被严酷考核制度「鞭打」干活的「小工」。量化考核风行多年后,不少单位都能看到面色憔悴、精神萎靡的专业人员。他们言行谨慎,表情木然,一望而知已被「苛政」磨光了锐气。他们的项目或选题要经过层层审批,工作成果要被严格审查,甚至一言一行都会被严密监视,一旦观念与领导意识相悖便可能被严厉惩罚。 




1楼2007-12-25 20:54回复
    近亲繁殖 打击士气 
     有思想的员工是权力的最大威胁,因此就得让员工为饥饿和恐惧而劳动。某单位甚至对博士的工作也进行实时监测,连工作积极性及创新精神等也要靠打分考核。而在近亲繁殖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评价标准往往任人唯亲。优秀专业人员往往因不拍马屁就被淘汰,投机者却高居榜首。当制度公正与员工尊严被踩在脚下之时,根本谈不到激励创新精神。有的所谓「创新成果」,也不过是东拼西凑的次品。 

     中国知识产权官司越来越多,诸多新品都有剽窃嫌疑,背后是无奈的人格沦丧。既要让专业人员「创新」以示业绩,又怕创新必须的自由思想,成为许多领导的矛盾。有专业人员形容管理「苛政」下自己的状况:「精神完了,事业完了,身体完了」。近年一些科研单位的精英人才自杀,也是被量化考核逼上了绝路。以巨大的行政成本「管制」脑力劳动,「激发」创新精神就如痴人说梦。


    2楼2007-12-25 20:54
    回复
      权力之争 「改革」整人 
       管制头脑在中国历史悠久。从封建帝王时代的「文字狱」到反右时的「祸从口出」,再到现代某些国有背景单位对专业人员的残酷考核,无不出于维护权力的需要。于是,一些单位就可能成为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体制弊端的怪胎,不少领导变为掌管员工命运的专制者,国企改革也沦为控制资本的权力之争,普通员工对企业发展毫无参与权。 

       不少单位领导宽敞明亮的办公室之外,是员工狭窄阴暗的办公区,那儿更像是简单劳动的流水线,而不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乐园。以「整人」为特征的所谓「改革」,维护了某些国企掌管者的绝对权威。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设计往往与个人质量无关。不少国企领导也是慈爱的父亲、有责任心的丈夫和有良知的公民,与员工眼中的「暴君」判若两人。量化考核的制度设计,是既得利益群体意识的产物。有人在权力之争中被甩出领导层后,照样被「考核」得惨不忍睹。而有些专业人员一旦「当官」,其治人的残酷性不亚于当年别人治他。有的国企单位还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整人体制,一个小小的顶头上司就能决定你的命运。在「分而治之」的泛政治化企业管理模式下,不少单位人际关系如履薄冰,毫无凝聚力可言。 

       无论怎样严密的考核,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创造性不是行政命令的产物。


      3楼2007-12-25 20: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