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orange草莓的...吧 关注:17贴子:2,552
  • 11回复贴,共1

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1楼2014-05-10 09:45回复
    《定风波》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教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时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始终固执地不称苏轼为东坡,因为会联想到东坡肉(✿✪‿✪。)ノ 。【……】
    上篇是子瞻写给王巩和柔奴的《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句似盈盈而归的岭南梅香,能让人想起《诗经·郑风》里“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诗句来。
    柔奴也曾是大户之女,家道中落才沦为歌女被王巩所纳。后来王巩因乌台诗案被贬谪往岭南,柔奴只身毅然同之前往。
    五年后王巩北归,筵席上眉眼间未见贬谪的风霜,只一派如风淡然。子瞻笑问近况,柔奴不言酸辛,只微笑而答:“此心安处,即是吾乡。”
    子瞻深受感触,遂为其作诗《定风波》。
    此心安处是吾乡,纤弱的柔奴言此时无慷慨之色,无做作的轻灵妩媚,只眼神坚定温柔。
    风雨同行或许比《上邪》里的指天而誓更需要勇气,看惯了生死相依,反而更向往岁月静好。


    3楼2014-05-10 10:36
    回复
      子瞻在作此词时未必会想到,多年后这阙词竟成他的自况。
      数年后,子瞻被贬至惠州,身旁亦有侍妾王朝云不离不弃相依在侧。
      朝云待他的情意较之柔奴待王巩绝不逊色,此心安处是吾乡,是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4楼2014-05-10 10:43
      回复
        想到子瞻与朝云,想起一个典故。
        《词林纪事》纪:“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女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
        子瞻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诘其故,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子瞻翻然大笑曰:‘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
        他正悲秋,而朝云亦伤春。朝云比王弗和王闰之更解他心,别人道子瞻此阙写情伤,朝云却解这是他感慨世情冷暖人间沧桑,故唱至伤心处才为他流下泪来。
        朝云与子瞻相知之深,可见一斑。
        朝云初见子瞻时豆蔻年纪,她慕他文采卓然,而西湖宴饮时他惊鸿一瞥,作《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似写美景,实写美人。
        一众朋友立即会意,将朝云买下送入苏府,成了苏轼的一位如夫人。【在写这里的时候我一直有种恶寒感……恶俗的剧情啊。】
        她从十二岁嫁入苏家,在王弗与王闰之相继逝世后也只有朝云在侧,不离不弃陪伴子瞻二十余载。子瞻称其“天女维摩”,取字子霞。
        本以为她会同子瞻齐眉终老,但却在绍圣二年时感染时疫不治而终。临终前仍念念不舍,执子瞻之手念着《金刚经》之上谒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做如是观。”
        声音渐弱,再不可闻。
        六如偈之意为,世上一切都为命定,人生就像梦、幻、泡、影,又像露水,像闪电,转眼之间就永远消逝了,因此没必要过于在意。
        这不只是她对禅道的彻悟,也是她临终时对东子瞻的无尽牵挂。
        朝云葬于栖禅寺松林中东南直大圣塔。墓为“六如亭”,由僧人所盖,取“六如”之意。子瞻为她亲手题下墓志铭:
        浮屠是瞻,伽蓝是依。
        如汝宿心,唯佛是归。


        5楼2014-05-10 11:22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5-10 14:27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09-26 23:08
            回复
              苹果你有心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0-09 11:22
              收起回复
                ……
                   --你会不会偶尔想起当初的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0-09 12: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