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全名:清中期传统生产关系中特殊的资本主义萌芽形态——《红楼梦》中“大观园改革”透露的时代讯息
来源: 经济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 朱叶
前言
《红楼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小说,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丰富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其所反映的中国清代康雍乾三世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翦伯赞老先生曾经指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并不是企图写出一部十八世纪上半期的经济史或社会史,但是他却有意无意地在大观园的周围安置了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历史”。(注一)据红学家考证,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清代的康乾盛世,《红楼梦》中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故事情节也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艺术化再现,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因此,通过一部《红楼梦》,我们既可以看到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统治者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强化,同时又能看到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如初春的点点嫩芽般悄然孕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租佃形式的经济制度和奴役形式的家族管理制度都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阻碍经济发展,而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新型的资本主义雇佣制生产关系,尽管这些资本主义萌芽还是少数,力量十分单薄,但也在本似铁板一块的传统生产关系中敲开了一个缺口。封建统治者虽竭力维护传统生产方式的绝对支配地位,却也无法阻挡更优越、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滋生和扩大。此时的中国社会,既存在传统生产关系,又有零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传统生产方式渗透的过程中,局部出现了两种生产方式的混合体。《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的故事正体现了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的折中。在本文中,我将着力探讨“大观园改革”的特殊性及其反映的时代讯息。
目录
第一节 “大观园改革”的起因
第二节 “大观园改革”的方案及过程
第三节 “大观园改革”的预期效果
第四节 改革后大观园的主仆关系与传统家奴制的比较
第五节 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传统租佃制的比较
第六节 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雇佣制的比较
第七节 “大观园改革”的性质及评价
来源: 经济史—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作者: 朱叶
前言
《红楼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中国古典小说,它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丰富的文学价值,更在于其所反映的中国清代康雍乾三世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翦伯赞老先生曾经指出《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并不是企图写出一部十八世纪上半期的经济史或社会史,但是他却有意无意地在大观园的周围安置了十八世纪上半期中国的历史”。(注一)据红学家考证,曹雪芹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清代的康乾盛世,《红楼梦》中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故事情节也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艺术化再现,具有很大的真实性。因此,通过一部《红楼梦》,我们既可以看到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统治者对封建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强化,同时又能看到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萌芽如初春的点点嫩芽般悄然孕育。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租佃形式的经济制度和奴役形式的家族管理制度都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要求,阻碍经济发展,而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新型的资本主义雇佣制生产关系,尽管这些资本主义萌芽还是少数,力量十分单薄,但也在本似铁板一块的传统生产关系中敲开了一个缺口。封建统治者虽竭力维护传统生产方式的绝对支配地位,却也无法阻挡更优越、更符合时代要求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滋生和扩大。此时的中国社会,既存在传统生产关系,又有零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传统生产方式渗透的过程中,局部出现了两种生产方式的混合体。《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时宝钗小惠全大体”的故事正体现了这样的一种生产方式的折中。在本文中,我将着力探讨“大观园改革”的特殊性及其反映的时代讯息。
目录
第一节 “大观园改革”的起因
第二节 “大观园改革”的方案及过程
第三节 “大观园改革”的预期效果
第四节 改革后大观园的主仆关系与传统家奴制的比较
第五节 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传统租佃制的比较
第六节 改革后的大观园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雇佣制的比较
第七节 “大观园改革”的性质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