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草子》与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一道,被誉为平安王朝女流文学的双璧,它的作者清少纳言也常常被与紫式部并称。清少纳言的父亲清原元辅,是《后撰和歌集》的撰者之一,以地方官的身份度过了一生。出生在这样的家庭的清少纳言,自然具备了和歌汉诗的学问与艺术细胞,成为名震一方的才女。993年入宫,在一条天皇的中宫(皇后以外的天皇的妃子)定子身边供职。1000年,定子殁后,清少纳言只身隐退。那之后的事情就不甚明了了,总之她的晚年似乎很不如意。虽然留下了《枕草子》这样优秀的作品,可是关于她的生卒年月之类却没有详细的记载。
清少纳言所处的时代正是藤原氏的全盛时代,藤原氏族内部争夺政权的斗争从不曾停止。定子的父亲藤原道隆在清少纳言入宫奉职的993年当上了关白,手握重权,任意行使。但是,这风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定子成为中宫之后的第二年,即995年,身居关白之位的父亲藤原道隆暴亡,其弟藤原道长迅速抬头,并立即把自家女儿彰子送入后宫充任中宫,自己则以外戚的身份掌握了实权。这样一来,一条天皇便有了两位中宫,一位是清少纳言侍奉的藤原道隆之女定子,另一位则是紫式部侍奉的藤原道长之女彰子。定子和彰子从一开始就作为对手而存在,并各自征集名媛才女作为身边的女房(古时在宫中供职并拥有自己房间的身份高贵的女官)。而分别侍奉二人的清少纳言与紫式部正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两位才女。这两人分别代表着各自的宫廷沙龙,互相竞争。清少纳言与紫式部,性格迥然不同,作品也风格迥异。藤原道隆死后,定子一家被藤原道长的强力压倒,枝散叶落。定子也于五年后离开了人世。《枕草子》的成书年代不明,大概是在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
由长短不一的300多段文章组成的《枕草子》,以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回想、见闻以及对自然、人生的随想为主要内容,也包括一些日记类的文章。一般地,我们把它分为类聚、随想、日记这三大类型。
类聚型的章段,多能见到这样的字眼:“山有……”“峰有……”“鸟有……”,“可怕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最能代表《枕草子》特征的就是这些类聚型的章段了,在一个小标题的下面一一列出各种物件的名称,抒发美的遐想;或者把可以一概而论东西列举出来,表达作者对美的理解。可以这样说吧,这些类聚型的章段里很好地显示了作者的个性。
随想型的章段是以“春天黎明最美”“月光明媚”这样的见闻为主的。这些随想包含了以自然为主的和以人事为主的两大部分,独特的视角与新鲜的构想是随想型章段的特征。
日记型的章段如“初次来到宫中时”“雪下得很大”等等,这一类的文章是对宫廷贵族、中宫定子等人的赞赏,当然了,自我夸耀的内容也不少。尽管定子一家在藤原氏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败北下来,但是清少纳言在日记中丝毫也没有触及此事,而是用彻底明快的笔调书写着其他事情。
飘溢在《源氏物语》字里行间的是“物哀”,而贯穿《枕草子》始终的则是“有意思”这样的认知态度。与情绪化地将自身沉浸到对象中去的“物哀”不同,“有意思”是用理性的态度去认知对象的表现。作品中随处可见“有意思”之类的词语,这些词语的大量运用,使我们也得以看到作者的人生态度。从独特的视角出发、用独特的思维描绘出来的自然、人物自有一种新鲜的美感;而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贵的教养为前提的充满智慧的讽刺,则很好地塑造出了作者洗炼的幽默与才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风格不仅简洁、明快,而且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余韵袅袅不绝。作品通篇都贯穿了作者强烈、鲜明的个性,因此被称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奇书”,并且,作为随笔文学的先驱,对后世的随笔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清少纳言所处的时代正是藤原氏的全盛时代,藤原氏族内部争夺政权的斗争从不曾停止。定子的父亲藤原道隆在清少纳言入宫奉职的993年当上了关白,手握重权,任意行使。但是,这风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定子成为中宫之后的第二年,即995年,身居关白之位的父亲藤原道隆暴亡,其弟藤原道长迅速抬头,并立即把自家女儿彰子送入后宫充任中宫,自己则以外戚的身份掌握了实权。这样一来,一条天皇便有了两位中宫,一位是清少纳言侍奉的藤原道隆之女定子,另一位则是紫式部侍奉的藤原道长之女彰子。定子和彰子从一开始就作为对手而存在,并各自征集名媛才女作为身边的女房(古时在宫中供职并拥有自己房间的身份高贵的女官)。而分别侍奉二人的清少纳言与紫式部正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两位才女。这两人分别代表着各自的宫廷沙龙,互相竞争。清少纳言与紫式部,性格迥然不同,作品也风格迥异。藤原道隆死后,定子一家被藤原道长的强力压倒,枝散叶落。定子也于五年后离开了人世。《枕草子》的成书年代不明,大概是在10世纪末到11世纪初。
由长短不一的300多段文章组成的《枕草子》,以作者对宫廷生活的回想、见闻以及对自然、人生的随想为主要内容,也包括一些日记类的文章。一般地,我们把它分为类聚、随想、日记这三大类型。
类聚型的章段,多能见到这样的字眼:“山有……”“峰有……”“鸟有……”,“可怕的东西”“美丽的东西”。最能代表《枕草子》特征的就是这些类聚型的章段了,在一个小标题的下面一一列出各种物件的名称,抒发美的遐想;或者把可以一概而论东西列举出来,表达作者对美的理解。可以这样说吧,这些类聚型的章段里很好地显示了作者的个性。
随想型的章段是以“春天黎明最美”“月光明媚”这样的见闻为主的。这些随想包含了以自然为主的和以人事为主的两大部分,独特的视角与新鲜的构想是随想型章段的特征。
日记型的章段如“初次来到宫中时”“雪下得很大”等等,这一类的文章是对宫廷贵族、中宫定子等人的赞赏,当然了,自我夸耀的内容也不少。尽管定子一家在藤原氏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败北下来,但是清少纳言在日记中丝毫也没有触及此事,而是用彻底明快的笔调书写着其他事情。
飘溢在《源氏物语》字里行间的是“物哀”,而贯穿《枕草子》始终的则是“有意思”这样的认知态度。与情绪化地将自身沉浸到对象中去的“物哀”不同,“有意思”是用理性的态度去认知对象的表现。作品中随处可见“有意思”之类的词语,这些词语的大量运用,使我们也得以看到作者的人生态度。从独特的视角出发、用独特的思维描绘出来的自然、人物自有一种新鲜的美感;而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贵的教养为前提的充满智慧的讽刺,则很好地塑造出了作者洗炼的幽默与才智,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的风格不仅简洁、明快,而且诵读起来琅琅上口,余韵袅袅不绝。作品通篇都贯穿了作者强烈、鲜明的个性,因此被称为日本文学史上的“奇书”,并且,作为随笔文学的先驱,对后世的随笔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