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陈庄镇中学吧 关注:9贴子:179
  • 2回复贴,共1

对提高师德修养的几点认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个教师,工作能不能胜任,有没有威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师德修养水平。本人在十几年的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是多么重要。今天,我想从另一个角度谈谈对提高师德修养的几点认识。
    一、教师对教育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要有清醒的认识。
    任何一个教师,在上岗之前都经过学习和培训,应该说具备了相当的有关教育学、教育史的知识,对教育的性质、功能、方法都有所了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一味埋头于教学工作之中,没有抽出时间来充电,还是以原来的老思想、老方法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必然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别说站在教育的前沿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了。
    我国乃至世界上的教育,都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早期的教育是一种个别化的教育,在中国的典型形态是私塾——一个教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的教学。这种教育形式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蒸汽机的推广使用,社会上出现了工业化大生产,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迫切需要大批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劳动者,单靠个别教育这种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于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班级授课制,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育十几个,几十个学生。教育的效率提高了,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种“班级授课制”为人类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即便是现在,这种教育模式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它的生命力再强,也总有走到尽头的一天。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信息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素质教育的实施,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于是,许多有识之士已经着手对班级授课制进行改革,提倡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标新立异采取宽容甚至鼓励的态度;对学生的不良成绩、违纪违规从另外一个角度去分析……而不是总处在学生的对立面,引起师生之间的冲突,最终酿成师德事故。总之,是以人本主义的思想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作为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老师,如果对教育的发展方向或发展趋势没有足够的认识,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在具体的工作中,必然要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一个教师,如果老是犯错误,能算得上是师德高尚的老师吗?
    二、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特点要有清醒的认识
    教师是一种职业,而职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任何对“教师”这一称呼的理解都必须以此为前提。“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错,教师在付出辛勤劳动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美丽的赞誉。但作为一个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只有保持清醒,才不至于在赞誉面前飘飘然,昏昏然,不会把自己看作学生的君王,高高在上。
    教师的劳动是属于服务性的劳动,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它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教师劳动具有复杂性。因为教师劳动的对象是人,人是有生命的,是会发展变化的,具有能动性,人又是有差异的;教师劳动的内容和劳动的过程也是复杂的,德智体美劳,数理化文史地,字词句段篇,从小学到中学,从校内到校外,都需要教师的劳动。
    其次,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教师的劳动不像工人生产,具有固定的工艺流程,它时时处处体现出教师的创造性。
    第三,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因为学生具有一种向师的心理倾向,所以教师是学生的行为的楷模,知识的源泉,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劳动的示范性体现在人格的示范和学习的示范两个方面。
    第四,教师劳动具有长效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成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它有一个较长的周期,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学生一旦成才,他所做的贡献就具有长效应性。下面的这两份调查数据就很能说明问题:



1楼2008-01-05 19:36回复
    光讲大道理!


    3楼2008-01-07 17:27
    回复
      • 120.67.239.*


      4楼2009-11-04 2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