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岁的中转站
很长一段时间的晚上我都在想:很久很久之后,我再回忆起我的十四岁,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有时候空想了半天没有结果,便会把思绪强行拉回面前的课本,继续保持完全清晰的思路以200迈的速度刷题。只要抬头就可以看到贴在墙上的近期目标中考目标——这种时候励志名言警句都省了。我不想用倒计时,因为数字对我实在没什么意义。无论剩下多少天,只要那个数字不是1,我都会觉得剩下的过程还是很漫长。
很早以前在杂志上看到过一组计算:大概是用全部中考人数,减去外省中考人数,减去已经准备上职高的人数,再减去成绩不如自己的,减去发挥失常的……最后得到一个很小的数字。然后总结说,中考其实是一个人的战场。后来经一高人的指点,发现这样计算委实不妥。因为根据实际情况,有很多人同时符合以上的很多种情况。这样算的话最后那个很小的数字,还要加上各种重叠的部分,于是结果又变得很大了。最后只能说,能做到”对手只有自己”的人都必须有一个前提——起码得是学霸。
但是学霸们统统很现实,他们对所有事都持一种生于忧患的先行态度,永远不会觉得自己考得很好,永远会跟你在细节上较真——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很文艺地在操场上欣赏云彩,然后很文艺地想上面会不会有宫崎骏《天空之城》里那样的城堡。然后旁边的大学霸很认真地帮我们分析云彩的组成结构和物理变化结果,来说明云彩上面不能盖房子……
所以学霸只能是学霸,这个属性的最大特点是不能与其他属性共存。为了贯彻科学严谨的思想我还不得不加上一个程度修饰词”一般情况下”。
每一天都是纯粹的弱肉强食,言情小说和动漫中的那种稳保年级第一的帅气男生或者漂亮妹子,从来没有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