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霞浦官井洋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传统海水养殖技术优势,霞浦人打破了南方不能养殖海参的历史,“北参南养”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但由于养殖业发展过快,产业链发展不均衡,海参苗种和市场两头均过度依赖北方市场等原因,霞浦海参无法掌握市场话语权,长期处于“物美价廉”的尴尬状态——
霞浦海参:“物美”如何破解“价廉”
眼下正值霞浦海参上市季节,4月16日中午,在霞浦永昌海参交易中心冷库台上,各地参客竞相云集,各种规格的拉缸盐海参应有尽有。
“这拉缸盐海参的质量没的说了。一斤395元,实在不能再低了。”“再便宜点吧,都是老顾客了。”一边是养殖户致力推介,一边是参客货比三家、讨价还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今年海参行情普遍疲软,但海参价格被压到这么低,实在没想到。”霞浦盛威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霞浦永昌海参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金友感叹道。
北参转南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霞浦官井洋是全国唯一的大黄鱼繁殖自然保护区,境内港湾众多,受风面小,潮流畅通,水质肥沃。据市海洋与渔业监测站常年对海水的检测显示,该片海区水中溶解氧含量达到一类水质标准,其余30多个指标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属于全国少有,十分适应水产养殖。
就在这片海域,霞浦人打破了南方不能养殖海参的历史——2003年11月,霞浦一些养殖户从山东长岛引进刺参苗种0.3吨(约30万头),进行室内池暂养试验;2004年在海区小面积度夏养殖试验成功。同时,由于天气和水温的因素影响,当北方海参处于冬眠期时,霞浦养殖的海参却茁壮成长,收获和上市季节比北方都早了一个季节,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自此“北参南养”在霞浦县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据统计,去年年底,全县放苗量超过1.5亿粒,产量约占全国的10%、占全省的70%以上,预计今年产量约1.5万吨、产值可达16亿元。
“苗种选自北方山东、辽宁等地的优良品种,喂养的饲料是霞浦海带,生存在生态优良的官井洋,与北方相比,霞浦养出来的海参个头更大、肉质更厚、口感更好、没有药残,同时,霞浦海参加工成干参后发泡率更高,更适用于即食海参加工。”霞浦县海参协会秘书长陈顺满自豪地说,可以说是霞浦海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话并非霞浦人自己说的,在2012年辽宁大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海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同为人工养殖的海参,南北海参在营养上基本上没有差别,但霞浦海参是在全国最洁净的东吾洋海域和官井洋海域放养,其重金属含量比北方养殖海参低,而且氨基酸、牛磺酸含量比北方养殖海参高。
没有话语权“物美”却只能“价廉”
既然霞浦海参品质更好,却为什么卖不出好价钱呢?
陈顺满分析说,一方面是产业自身发展不均衡。由于养殖迅速发展,而销售、生产加工、品牌建设和宣传却没有跟进。另一方面,因为销售市场过度依赖北方市场。霞浦海参长期以来都是由北方客商收购,一直无法掌握话语权,随着产量增长,对传统海参主产区山东、辽宁造成较大冲击,更是受到北方客商的排挤和压价。今年,少数北方客商甚至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恶意诋毁霞浦海参品质,误导消费者,破坏霞浦海参声誉,直接影响了今年霞浦海参价格。
“特别是2012年,当时霞浦海参加工能力很弱,北方客商利用新鲜海参不易保存这一特性,拼命压价,造成许多海参养殖户血本无归。霞浦海参发展短板一下子暴露出来。”林金友回忆说,惨痛的教训让大家都冷静下来,痛定思痛、寻找出路。仅一年时间,全县建立了15家海参加工企业,初加工能力增加到2万吨,鲜参行情不好时,养殖户就把鲜参送到加工厂制成拉缸盐海参,不仅提高了保存时间、稳定了品质,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附加值。但目前拉缸盐海参加工还未形成统一规范标准,半成品质量无法保证,这也是海参加工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除此之外,海参苗种问题也长期制约霞浦海参养殖发展。”陈顺满补充道,“北参南养”实际上是“南北轮养”。一直以来,北方海参主产区掌握着苗种培育的绝对优势,南方至今未培育出自己的苗种。霞浦养殖户只能在北方购买青壮苗种,进行南北轮养,由于苗种质量不可预见性和价格不稳定性,养殖成本差异较大。
全力补短板 破题之路任重道远
“以现在的行情,卖鲜参肯定亏本。”正在交易中心卖海参的养殖户吴宜健无奈地告诉记者,幸好现在可以把鲜货加工后储存在交易中心,根据行情变化逐步销售。
林金友介绍说,以往养殖户都是通过中介与收购方交易,买卖双方市场信息极不对称,而利益受损的永远是养殖户。现在交易中心为养殖户提供了公平的公共交易平台、公开的信息发布网络平台和产品储存空间,这不仅省去了收购中介费用,还有效提高了收购商压价的承受能力。经历2012年霞浦海参惨痛后,霞浦县委县政府已认识到海参产业的短板问题,并组建海参产业办,指导产业发展。2013年3月,通过县政府的积极引导,霞浦盛威工贸有限公司赶在海参上市前成立并运营了永昌海参交易中心。这是目前我国南方唯一的海参交易市场,单批次冷藏能力可达5000吨。去年霞浦海参刚上市,北方客商就故伎重施,鲜参收购价压到55元/斤。在协会引导下,全县80%的拉缸盐海参进入市场储存,进行集中销售,鲜参收购价很快恢复到60多元/斤,拉缸盐海参价格也相应增长。
霞浦县政府还牵线搭桥,连续两年争取到中国民生银行、霞浦农信社共1.5亿元的资金支持。养殖户可以通过交易中心或专业合作社担保,按照海参冻库存量的50%价值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解决养殖户因产品质押而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
“建立海参交易市场是疏通市场的第一步。”霞浦县分管副县长雷大联说,霞浦海参要做大做强,关键要在自主育苗、精深加工、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等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完善海参产业链,增强产业实力,才能掌握话语权。特别是加工企业,如果只是停留在加工拉缸盐海参,那霞浦海参也就只能是北方海参的原料供应者。
在政府的引导下,东吾洋、盛威、永兴、新日鑫等霞浦水产龙头企业已纷纷探索海参深加工,尝试开发即食海参、干品海参等新产品,利用原有区域性水产品牌,通过建立海产品专卖店直销和对接大型超市、酒店及国内外经销商等办法,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同时,该县也进一步加大了霞浦海参的宣传力度,并着手准备申报“霞浦海参”地理标志公共品牌,提高霞浦海参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在海参育苗方面,霞浦县海参协会组织养殖代表考察北方苗种市场,寻找实力强的苗种企业长期合作,并引导霞浦海参企业北上建立基地、自主育苗,确保苗种质量稳定、价格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从北方引进的育苗企业——霞浦县一鸣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正在进行的耐高温刺身苗种繁育研发,目前已成功培育出南方海参新种苗,转入驯化试验阶段。但相关人士表示,品种选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从育种到驯化,再到商品化、规模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多海参资讯,尽在中国海参交易网(http://haishen.99114.com/)。
霞浦海参:“物美”如何破解“价廉”
眼下正值霞浦海参上市季节,4月16日中午,在霞浦永昌海参交易中心冷库台上,各地参客竞相云集,各种规格的拉缸盐海参应有尽有。
“这拉缸盐海参的质量没的说了。一斤395元,实在不能再低了。”“再便宜点吧,都是老顾客了。”一边是养殖户致力推介,一边是参客货比三家、讨价还价,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今年海参行情普遍疲软,但海参价格被压到这么低,实在没想到。”霞浦盛威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霞浦永昌海参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金友感叹道。
北参转南养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霞浦官井洋是全国唯一的大黄鱼繁殖自然保护区,境内港湾众多,受风面小,潮流畅通,水质肥沃。据市海洋与渔业监测站常年对海水的检测显示,该片海区水中溶解氧含量达到一类水质标准,其余30多个指标达到二类水质标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属于全国少有,十分适应水产养殖。
就在这片海域,霞浦人打破了南方不能养殖海参的历史——2003年11月,霞浦一些养殖户从山东长岛引进刺参苗种0.3吨(约30万头),进行室内池暂养试验;2004年在海区小面积度夏养殖试验成功。同时,由于天气和水温的因素影响,当北方海参处于冬眠期时,霞浦养殖的海参却茁壮成长,收获和上市季节比北方都早了一个季节,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自此“北参南养”在霞浦县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据统计,去年年底,全县放苗量超过1.5亿粒,产量约占全国的10%、占全省的70%以上,预计今年产量约1.5万吨、产值可达16亿元。
“苗种选自北方山东、辽宁等地的优良品种,喂养的饲料是霞浦海带,生存在生态优良的官井洋,与北方相比,霞浦养出来的海参个头更大、肉质更厚、口感更好、没有药残,同时,霞浦海参加工成干参后发泡率更高,更适用于即食海参加工。”霞浦县海参协会秘书长陈顺满自豪地说,可以说是霞浦海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话并非霞浦人自己说的,在2012年辽宁大连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海参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同为人工养殖的海参,南北海参在营养上基本上没有差别,但霞浦海参是在全国最洁净的东吾洋海域和官井洋海域放养,其重金属含量比北方养殖海参低,而且氨基酸、牛磺酸含量比北方养殖海参高。
没有话语权“物美”却只能“价廉”
既然霞浦海参品质更好,却为什么卖不出好价钱呢?
陈顺满分析说,一方面是产业自身发展不均衡。由于养殖迅速发展,而销售、生产加工、品牌建设和宣传却没有跟进。另一方面,因为销售市场过度依赖北方市场。霞浦海参长期以来都是由北方客商收购,一直无法掌握话语权,随着产量增长,对传统海参主产区山东、辽宁造成较大冲击,更是受到北方客商的排挤和压价。今年,少数北方客商甚至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恶意诋毁霞浦海参品质,误导消费者,破坏霞浦海参声誉,直接影响了今年霞浦海参价格。
“特别是2012年,当时霞浦海参加工能力很弱,北方客商利用新鲜海参不易保存这一特性,拼命压价,造成许多海参养殖户血本无归。霞浦海参发展短板一下子暴露出来。”林金友回忆说,惨痛的教训让大家都冷静下来,痛定思痛、寻找出路。仅一年时间,全县建立了15家海参加工企业,初加工能力增加到2万吨,鲜参行情不好时,养殖户就把鲜参送到加工厂制成拉缸盐海参,不仅提高了保存时间、稳定了品质,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附加值。但目前拉缸盐海参加工还未形成统一规范标准,半成品质量无法保证,这也是海参加工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除此之外,海参苗种问题也长期制约霞浦海参养殖发展。”陈顺满补充道,“北参南养”实际上是“南北轮养”。一直以来,北方海参主产区掌握着苗种培育的绝对优势,南方至今未培育出自己的苗种。霞浦养殖户只能在北方购买青壮苗种,进行南北轮养,由于苗种质量不可预见性和价格不稳定性,养殖成本差异较大。
全力补短板 破题之路任重道远
“以现在的行情,卖鲜参肯定亏本。”正在交易中心卖海参的养殖户吴宜健无奈地告诉记者,幸好现在可以把鲜货加工后储存在交易中心,根据行情变化逐步销售。
林金友介绍说,以往养殖户都是通过中介与收购方交易,买卖双方市场信息极不对称,而利益受损的永远是养殖户。现在交易中心为养殖户提供了公平的公共交易平台、公开的信息发布网络平台和产品储存空间,这不仅省去了收购中介费用,还有效提高了收购商压价的承受能力。经历2012年霞浦海参惨痛后,霞浦县委县政府已认识到海参产业的短板问题,并组建海参产业办,指导产业发展。2013年3月,通过县政府的积极引导,霞浦盛威工贸有限公司赶在海参上市前成立并运营了永昌海参交易中心。这是目前我国南方唯一的海参交易市场,单批次冷藏能力可达5000吨。去年霞浦海参刚上市,北方客商就故伎重施,鲜参收购价压到55元/斤。在协会引导下,全县80%的拉缸盐海参进入市场储存,进行集中销售,鲜参收购价很快恢复到60多元/斤,拉缸盐海参价格也相应增长。
霞浦县政府还牵线搭桥,连续两年争取到中国民生银行、霞浦农信社共1.5亿元的资金支持。养殖户可以通过交易中心或专业合作社担保,按照海参冻库存量的50%价值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解决养殖户因产品质押而导致的资金周转问题。
“建立海参交易市场是疏通市场的第一步。”霞浦县分管副县长雷大联说,霞浦海参要做大做强,关键要在自主育苗、精深加工、打造品牌、拓展市场等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完善海参产业链,增强产业实力,才能掌握话语权。特别是加工企业,如果只是停留在加工拉缸盐海参,那霞浦海参也就只能是北方海参的原料供应者。
在政府的引导下,东吾洋、盛威、永兴、新日鑫等霞浦水产龙头企业已纷纷探索海参深加工,尝试开发即食海参、干品海参等新产品,利用原有区域性水产品牌,通过建立海产品专卖店直销和对接大型超市、酒店及国内外经销商等办法,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同时,该县也进一步加大了霞浦海参的宣传力度,并着手准备申报“霞浦海参”地理标志公共品牌,提高霞浦海参知名度,扩大影响力。
在海参育苗方面,霞浦县海参协会组织养殖代表考察北方苗种市场,寻找实力强的苗种企业长期合作,并引导霞浦海参企业北上建立基地、自主育苗,确保苗种质量稳定、价格合理。
值得一提的是,从北方引进的育苗企业——霞浦县一鸣海洋食品有限公司与厦门大学正在进行的耐高温刺身苗种繁育研发,目前已成功培育出南方海参新种苗,转入驯化试验阶段。但相关人士表示,品种选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从育种到驯化,再到商品化、规模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更多海参资讯,尽在中国海参交易网(http://haishen.99114.com/)。
图片来自:中国海参交易网的百度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