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夫妇编扫帚有一手
文/图 记者 周建新 通讯员:刘文峰
在广袤的鲁西北平原上,享有“金丝小枣之乡”美誉的乐陵市城区西南方向大约15公里处,有一个100余户的小村子,这里在上世纪中后期,曾经家家户户编竹枝扫帚,成为远近闻名的专业村。5月8日,记者慕名走进这一专业村——乐陵市丁坞镇尤赵村,来到迄今为止从业时间最长的赵德林家,一探扫帚的制作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名句,表明扫帚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扫帚是农家人收麦打场、打扫卫生,环卫工人清扫垃圾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具。儿时在农村用扫帚扑玛塄(蜻蜓)也成为一段最美好的童年记忆。
尤赵村编扫帚的历史可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今年69岁的赵德林与71岁的苑策荣夫妇二人是最早一批先行者,至今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我们村不大,100多户,80年代最红火的时候家家户户编扫帚,全村年产100多万把扫帚,来自陵县、宁津、临邑、庆云、商河以及河北的孟村、盐山、海兴等县的生意人会到村里进货,很受欢迎。《农民日报》、《大众日报》、山东新闻联播都给我们报道过。现在周边县市的环卫部门用的扫帚还是我们的货。”赵德林打开了话匣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里人还在坚守这个行业的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大都出去打工,现在村里年龄最小的从业者也已经50多岁了。71岁的苑策荣老人对记者说:“岁数大了,干这个活不用出远门、不用风吹日晒,在家门口就可以,挣点零花钱,也算是为社会做点贡献,实现点价值。”
一把扫帚从选材到成品要经过拣苗子、打叶子、编脸子、铺苗子、捆扎、修剪扫帚头等多个工序。捆扎环节是最为关键、最为下力气的,要先用夹板将扫帚头固定好,再将蹬子上的一条宽厚的皮带缠在腰间,用比小拇指略细的钢丝绳将扫帚把缠绕、双脚前蹬、勒紧,然后用细铁丝捆扎好。现在一把扫帚能卖15元,原材料就要占去五分之二,挣下的都是辛苦钱。
“现在岁数大了,常年蹬蹬子腿也落下了毛病,估计我也干不了几年了。”赵德林说。
时近傍晚,离开尤赵村的时候,两位老人仍然在不断地重复着简单的动作,不断地编织着自己的梦想。
让我们祝愿他们的扫帚之路能够越来越远、越来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