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吧 关注:13,230贴子:105,791
  • 6回复贴,共1

为什么俞粟庐留下的音频资料唱曲的速度那么快?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当时音频处理的技术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请教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7-07 23:24回复
    两个主要原因。
    第一,他那批唱片是1920——1921年灌制的,那时候唱片容量还很小,只能灌那么长时间。灌京剧的话,可以这儿减去一个腔儿,那儿减去一句词儿(这都有实证,比如谭鑫培百代《洪洋洞》少唱两句,《碰碑》“锦绣龙朝”的长腔完全减去了,一带而过。),但是您说昆曲能减词减腔么?只能事先算好时间,调整演唱速度。所以俞粟庐后来在给俞振飞的信里说,唱片时间有限,唱得都不满意,只有《佳期》【临镜序】因为曲子本身比较短,唱得从容一些,还可以(大意,非原话)。
    第二,现在流传的俞粟庐唱片录音,大多在转录唱片时候,唱片转速没调好,调快了。陈宏亮还是哪位曲家我记不清了,说过,俞粟庐的唱片,得用百代的唱机,把转速调到最慢那一档,放出来效果才最好,可是现在常见的那个版本,转速调快了,这就显得更快了。
    另外说一句,我刚接触这东西的时候,看见网上有人说:根据俞粟庐的老唱片,那时候的昆曲演唱比现在要快10%到20%。——这绝对瞎说。现在昆曲是相对慢了一点,昆曲原本应该快一些的,但是论据绝对不应该是俞粟庐的唱片。当时我还真信了,后来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IP属地:广东2楼2014-07-08 00: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