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倾城吧 关注:153贴子:7,735
  • 7回复贴,共1

·|凤舞倾城——「资料」屈原:楚辞·九章·橘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1楼2014-07-10 14:41回复
    原文:          译文: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橘啊,你这天地间的佳树,生下来就适应当地的水土。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你的品质坚贞不变,生长在江南的国度啊。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根深蒂固难以迁移,那是由于你专一的意志啊。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绿叶衬着白花,繁茂得让人欢喜啊。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枝儿层层,刺儿锋利,圆满的果实啊。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青中闪黄,黄里带青,色彩多么绚丽啊。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外观精美内心洁净,类似有道德的君子啊。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   长得繁茂又美观,婀娜多姿毫无瑕疵啊。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啊,你幼年的志向,就与众不同啊。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独立特行永不改变,怎不使人敬重啊。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坚定不移的品质,你心胸开阔无所私求啊。
    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你远离世俗独来独往,敢于横渡而不随波逐流啊。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   小心谨慎从不轻率,自始至终不犯过失啊。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遵守道德毫无私心,真可与天地相比啊。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愿在万物凋零的季节,我与你结成知己啊。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内善外美而不放荡,多么正直而富有文理啊。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    你的年纪虽然不大,却可作人们的良师啊。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品行好比古代的伯夷,种在这里作我为人的榜样啊。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楼2014-07-10 14:45
    收起回复
        【简介】
        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所作,按王逸《楚辞章句》为《九章》第八篇。 《橘颂》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作者借橘树赞美坚贞不移的品格。作者认为橘树是天地间最美好的树,因为它不仅外形漂亮,“精色内白”“文章烂兮”,而且它有着非常珍贵的内涵,比如它天生不可移植,只肯生长在南国,这是一种一心一意的坚贞和忠诚,再如它“深固难徙,廓其无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这使得它能坚定自己的操守,保持公正无私的品格。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愿意以橘树为师,与之生死相交的愿望,这也是作者志向的表达。 诗人以橘树自喻,全诗细致而又精确地描写橘树的生长气候和外在美,又进一步地赞颂它高洁、孤寂超脱、特立独行的内在品质。表达了诗人自己追求美好品质和理想意志的坚定。她用绚丽芬芳、明洁丽朗、富有个性的诗句来体现出诗人的风格。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4-07-10 14:46
      回复
          【赏析】
          《橘颂》可分两节,第一节重在描述橘树俊逸动人的外美。开笔“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等三句就不同凡响:一树坚挺的绿橘,突然升立在广袤的天地之间,它深深扎根于“南国”之土,任凭什么力量也无法使之迁徙。那凌空而立的意气,“受命不迁”的坚毅神采,顿令读者升起无限敬意!橘树是可敬的,同时又俊美可亲。诗人接着以精工的笔致,勾勒它充满生机的纷披“绿叶”,晕染它雪花般蓬勃开放的“素荣”;它的层层枝叶间虽也长有“剡棘”,但那只是为了防范外来的侵害;它所贡献给世人的,却有“精色内白”,光采照人的无数“圆果”!屈原笔下的南国之橘,正是如此“纷緼宜修”、如此堪托大任!本节虽以描绘为主,但从字里行间,人们却可强烈地感受到,诗人对祖国“嘉树”的一派自豪、赞美之情。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4-07-10 14:47
        回复
            橘树之美好,不仅在于外在形态,更在于它的内在精神。本诗第二节,即从对橘树的外美描绘,转入对它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屈原在《离骚》中,曾以“羌无实而容长”(外表好看,却无美好的内质),表达过对“兰”、“椒”(喻指执掌朝政的谗佞之臣)等辈“委其美而从俗”的鄙弃。橘树却不是如此。它年岁虽少,即已抱定了“独立不迁”的坚定志向;它长成以后,更是“横而不流”、“淑离不淫”,表现出梗然坚挺的高风亮节;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诗中的“愿岁并谢,与长友兮”一句,乃是沟通“物我”的神来之笔:它在颂橘中突然揽入诗人自己,并愿与橘树长相为友,面对严峻的岁月,这便顿使傲霜斗雪的橘树形象,与遭谗被废、不改操守的屈原自己叠印在了一起。而后思接千载,以“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收结,全诗境界就一下得到了升华——在两位古今志士的遥相辉映中,前文所赞美的橘树精神,便全都流转、汇聚,成了身处逆境、不改操守的伟大志士精神之象征,而高高映印在历史天幕上了! 诗歌写作的艺术技巧:独特的语言风格。《橘颂》全用四字句,以兮字为叹。这种句式简朴而有节奏感,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全诗通过对橘树的歌颂,抒发了诗人自己坚贞不移的高洁品格,也表达了自己与橘相知相交之情,洋溢着一种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也充满了诗人热爱祖国的真诚。《橘颂》 不仅是对一个坚贞美丽性格的肯定,更是对一个坚贞美丽灵魂的歌颂。


          5楼2014-07-10 14:47
          回复
              古代何以称橘子为“木奴”(外一篇)
              我国古代诗歌中多有写到“木奴”的。李贺《感讽五首》之一:“合浦无明珠,龙洲无木奴。足知造化力,不给使君须。”苏轼《忆江南寄纯如》诗之二:“湖目也堪供眼,木奴自足为生。”“木奴”之名又演化为“千木奴”。顾况《洞庭孤橘歌》中云:“但羡江陵千木奴”。
               “木奴”、“千木奴”是古代对橘子树之别称。典故出自陈寿《三国志•吴书》中的《孙休传》.故事说,三国时一个能人名叫李衡,每次提出“治家之计”,其妻总执拗不听,后来李衡密遣十多人于武陵龙阳纪洲上“种柑橘千株”。直到李衡病重临终前,他对儿子说:“汝母恶(厌)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在)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足够养活你)。”李衡亡故后二十多天,儿子告诉了他母亲,其母说:“这是种了大片柑橘。你父生前时常称太史公司马迁说过种橘可以致富的话,司马迁讲“江陵千树橘,当封君家。””由咏“木奴”到其出典,都反映了我国古代人对种橘、产橘的重视。
              (原载:浙江日报 1988年10月29日(3)作者:明荛)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6楼2014-07-10 14:48
            回复
                也谈“千木奴”
                十月廿九日《西子艺苑》中《古代何以称橘子为“木奴”》一文,有两点值得商榷。
                一、“千木奴”不能认为是“橘树”的别称。据我理解,“千”即所举典故“千头木奴”中的“千头”之略。所以,“千木奴”是数量词“千”与名词“木奴”组成的词组,不是另一个新名词。
                二、至于作者所认为的由“木奴”到“千木奴”的演化,从时间上看也是不能成立的。苏轼是宋人,晚于顾况自不待言,就是顾况、李贺而论,他俩同为唐代诗人,顾况生于公元727年(一说725年),李生于790年,李比顾晚六十余年,怎么可以说顾诗的“千木奴”是由李、苏的“木奴”演化而来呢?
              (原载:浙江日报 1988年11月12日(3)作者:新昌县供销合作社 祝肖因)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7楼2014-07-10 14: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