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之谜微信公众平台吧 关注:205贴子:44
  • 0回复贴,共1

【兰之谜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绑架”了我们,深深戳中了人的内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今天想到一个关于微信群绑架的问题:当你被拉进一个大部分人都不认识的群里,每天被小红点提醒,不自主地点开看那些不认识的人聊一些自己可能并不感兴趣的话题。你会选择退群吗?
我想大部分人不会选择,一是因为选择退出会有提示消息,被群里的每个人都看到,尤其对邀你加入的人显得不友好;二是因为心里存在对圈子的美好期待,也许哪天能与群里的小伙伴合作呢。这也是传统的大家对经营人脉的理解,稀稀松松地先联系着,没准哪天能用上呢。
但事实上,这种行为的沉没成本不可小觑,每次打开微信,有意无意打开的都是那些自己并不关心的信息,我们一步留神就被所谓的圈子绑架了。而很多时候注意力转移的后果就是完全忘记自己最初要做的事。
这件事有三点有意思的地方:
(1)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料的机遇的追寻也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对当前注意力的消耗和大量的冗余。当然,冗余对不确定性和创新来说必不可少,但一旦冗余超过一定比例就需要予以控制了。也就是说当我们被拉入一个全新的圈子,当然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机遇,但我们也该意识到自己付出的代价,适当地管理这些不确定性也是我们自身精力管理的重要部分。
(2)珍惜自己进行选择的权利,在觉得自己受到打扰的情况下,主动选择退出比选择加入更能给我们带来价值。有一个很装的词叫什么来着?“断舍离”,虽然不喜欢这个词的调性,但意思还不错,大体就是我们可以通过主动舍弃一些羁绊,控制欲望,让生活更简单,也会更惬意。
(3)如果是我们自己在组建一个微信群,在实现自我设想的联结彼此的美好愿景下,也最好能换位思考下,到底这个群能不能给我们所邀请的朋友带来帮助,尽可能不在无意之间绑架我们所喜爱的朋友,让他们进退两难。
前两天翻了一本畅销书,里面提到,信息技术再发达,也很难改变人们这么多年形成的社交习惯。根据相关研究,我们的社交圈会按照与朋友的亲密程度自内向外形成很多圈层,而这些圈层中的人数按照5-15-50-150-500的三倍规律从内向外递增。也就是说,不管社交工具再怎么发达,与我们保持最密切联系的也就只有5人左右。我们来依次看看这几个圈层的特征(引自《小圈子•大社交》):
图片来源:《小圈子•大社交》
“(1)最内圈层,最多5人。这些人是我们的主要来往对象,我们会向他们征求意见、寻求情感上的支持,并在遇到困难时向他们寻求帮助;
(2)第二圈层,包括12-15人。社会心理学家将这些人称作同情群体(sympathy group)。如果这些人中有人不幸去世,你会感到十分悲伤;
(3)第三圈层,约50人。你会时不时跟这些人交流,只有这些人你敢说大致了解他们的近况,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
(4)第四圈层,约150人。你与这些人的来往相对稳定。你认识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也知道他们当中哪些人彼此认识。150是个很有意思的数字,当群体人数超过150人,就会看到一些违背群体最高利益的行为出现。很多学者都发现,150这个数字在人类历史中反复出现,包括新时期时代的村庄规模、罗马的军队规模、网络游戏同一组玩家的最多数量、企业员工的最优规模等。也就是说,与我们来往的人可能远多于150个,但对于那些多出的人的生活,我们几乎毫无所知。可以说,150是个生理极限了。
(5)第五圈层,约500人。这些人与我们的联系纽带较弱,他们是我们朋友的朋友、偶尔见面的人,或新近认识的人。我们跟这些人只是点头之交,感情疏远。一生中,我们见到的人不止500个。对于那些500以外的人,我们甚至连名字都不记得了。”
所以,对应以上这个假设,想想看那些动辄两三百人的微信群中的人,会处于我们圈子的什么位置?值得我们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呢?
也许,过阵子腾讯会在微信群信息接收的功能上,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大家可以选择连小红点都不显示,这样也就对大家没什么打扰了。那时,微信群可能也就成了曾经很火的QQ群今天的样子,潜水无数,而无人发声。
社交网络工具,一波一波又一波地更迭,其层出不穷的新鲜功能虽然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新鲜感和建立更多联结的可能性,但依然难以撼动我们长期形成的社交需求和日益增加的对深度交流的需要吧。
对那些外围圈层的朋友们,待彼此初次相遇的激情散去,我们又各自启程,踏上未来很难再有交集的人生道路。留下的,只是曾经的相见恨晚和短暂的济济一堂吧。


1楼2014-08-10 16:08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