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记者 张志嵩)8月11日5版,本报刊发《“这路实在没法儿走了,快修修吧!”》一文,报道了“浚县云溪路东段南侧、卫河西侧一条小路年久失修,雨后4天摔倒16人,居民出行难”一事。报道中,有关部门承诺“先铺垫石子解决居民出行难的问题”。
8月1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路上都是烂泥,路中间有一道长长的约25厘米深的车轮印。
“一路烂泥,更难走了!修了还不如不修!”居民普遍反映。“昨天下雨后,就成了这样,很多人滑倒在泥里了,车也过不去,情况更糟糕了。”附近小区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原来,在8月14日,卫溪街道办事处牵头出动铲车将路面平整后,只在路面上覆盖了一些土,而并不是此前所说的石子。
“以前虽然泥泞,但起码路是硬的。现在可好,车都过不去了。”居民蔡先生说,“上午已经滑倒了好多人,两辆拉砖车、一辆面包车和两辆轿车,都陷到了里面出不来,都是我们给推出来的。”
就在记者采访时,一辆厢式货车陷在泥里无法前进,在过路群众的帮助下,才退了出去。
“该段路是城区道路,需要建设部门出面,才能修整。”卫溪街道办事处一刘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事处能做的也有限,只能先将路面垫一下,相关项目已经上报,目前还没有消息。”
8月1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路上都是烂泥,路中间有一道长长的约25厘米深的车轮印。
“一路烂泥,更难走了!修了还不如不修!”居民普遍反映。“昨天下雨后,就成了这样,很多人滑倒在泥里了,车也过不去,情况更糟糕了。”附近小区居民李先生告诉记者。
原来,在8月14日,卫溪街道办事处牵头出动铲车将路面平整后,只在路面上覆盖了一些土,而并不是此前所说的石子。
“以前虽然泥泞,但起码路是硬的。现在可好,车都过不去了。”居民蔡先生说,“上午已经滑倒了好多人,两辆拉砖车、一辆面包车和两辆轿车,都陷到了里面出不来,都是我们给推出来的。”
就在记者采访时,一辆厢式货车陷在泥里无法前进,在过路群众的帮助下,才退了出去。
“该段路是城区道路,需要建设部门出面,才能修整。”卫溪街道办事处一刘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办事处能做的也有限,只能先将路面垫一下,相关项目已经上报,目前还没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