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风信子吧 关注:1贴子:160
  • 6回复贴,共1

所知尚不及麟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苏轼散文:1 气势雄健奔放,挥洒自如。2、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如行云流水,如万斛泉源喷涌而出。3、超凡入画的情韵和真率深挚的感情。4、创新出奇的锐气和错综变化的美感。5、表现力极高,形式活泼议论生动,善于翻新出奇。


1楼2014-08-26 09:03回复
    王安石散文:1、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语言简洁概括性强。2、总体风格简洁峻切,笔力雄健,显示出刚强不屈的性格。3、论点鲜明,逻辑严密,直陈己见不枝不蔓,短小精悍。4、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重视文学的实际功能,直接为政治服务。


    2楼2014-08-26 09:05
    回复
      欧阳修散文:1、风格平易自然,用平常流畅的字句,从来不用奇、怪、难、重字语言简洁晓畅。2、在平易自然中也有委婉曲折的一面,善用虚字穿插到文章中,延长了文章的气势,使得文章非常舒缓,同时也具有跌宕起伏的旋律,有着一唱三叹,摇曳多姿的特点。3、局势整齐而又富于变化,将古文的散句和骈文的整句结合在一起,采古文与骈文之长,常常是似散非散,似骈非骈,错落有致。4、散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情文并至。


      3楼2014-08-26 09:08
      回复
        曾巩散文:1、说理平实浅切,娓娓而谈,借古来言今,有一定的现实性。2、议论委曲周详,文字简练方正,结构严谨舒缓。3、布局谋篇藏锋不露,用平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文章节奏从容和缓,条理清晰。4、语言严谨峻切,词浅理畅喜用感叹句或设问句结尾。


        4楼2014-08-26 09:13
        回复
          韩愈散文

          1

          能自树立,
          不因循
          守旧,勇于创新
          a
          立意新
          b
          精于
          选材
          c
          语言精迈注意吸收当时的
          口语,注意改造旧的语言表达形
          式;自铸新语
          2
          、风格豪迈奔放,
          汪洋恣肆,喜欢以气御文
          a
          善于
          讲理,大量使用排比对比
          b
          善于
          抒情将浓郁情感注入散文之中


          5楼2014-08-26 09:15
          回复
            柳宗元散文

            1
            、寓言善于说理,
            冷峭沉郁,有着深厚的现实内容
            2

            山水游记具有诗情画意,
            感情
            色彩非常浓重,语言清新秀美,
            形象鲜明,把自然景色准确细致
            的展示出来,景中含情又有新寄

            3
            、刻画细致而不琐碎,语言
            精练而极富变化,文势劲峭而不
            乏参差舒缓,在描写中贯注一股
            浓烈的寂寥亦绪,借对山水的传
            神写照来表现一种永恒的悲悯情
            怀


            6楼2014-08-26 09:18
            回复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 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7楼2014-08-27 0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