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节课reading读完后记两到三页的笔记。
有一些老师爱扯蛋的课,reading基本不认真读,只读往届的outline或brief.
上课的时候发动疯狂小打手模式(・ω・)ノ,以记笔记为主,听不懂的就硬打下来,下课回来再仔细想。
两个小时的课能记10页左右的笔记,time news roman 11号字单倍行距。
每周或每隔一段时间将笔记整理成readable notes。
整理的时候删掉废话,再用bullet point表现出这几节课内容上的逻辑关系,尽量形成体系。
有时候仅仅是看上周自己记得笔记就有种“卧槽原来这节课讲了这些内容我怎么完全不记得了”的感觉。
所以如果你根本不记笔记的话骚年你确定期末的时候你还记得住这学期讲了什么吗。
咦最后这两个bullet point好像跟整体文风很不搭调诶。
-------------------------------------------------------------------
【outline】
reading读完(起码知道讲的啥),每节课都有meaningful notes,这是最基本的。
其他需要参考的内容有:往届的outline和supplement。
做outline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有的人会在考试前两个星期集中突破完所有的outline,有的人会开学第一个月就开始做,学一点做一点,期末前正好完成。
两个方式各有各的好处,我第一个学期是后面那种方式,好处在于期末时间不会太紧张,但是刚开学时候做的outline条理往往不太清晰,因为法学院课堂内容是从一而终的一个整体体系,所以一开始做的很多outline都要推倒重来。第二个学期我是集中在最后两个星期突破完所有的outline,坏处是那俩星期特么的快要累死了……好处就是一气呵成,条理清晰,考试时印象深刻。
整理outline的过程基本就是看一下这部分自己的notes(reading notes and class notes)这些直接代表知识积累的东西,然后看一下往届的outline明确这一块内容的逻辑体系和上下的承接关系,最后看supplement查漏补缺。
或者也可以反过来,先看supplement,搞清楚这一部分内容都是讲啥的,然后看往届的outline找老师讲课的框架,最后看自己的class notes补充细节,填充内容。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将知识汇总成outline的意识。每学一点东西,就想一想,这些跟以前学过的内容关系在哪?他们合在一起是想要说明什么问题?这一部分内容的框架和逻辑体系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