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竹和气,验人安乐。心寂境喧,万物森然。
她曾说,安妮宝贝这个笔名随机而抽象,“除了持有一个永久的女童式形象,别无深义”。当青春冉退,回望当年来时路,只觉烟光明灭,一线如隔。人在成长,物质、情爱、得失、执念随光阴流淌,渐渐变得稀薄而淡漠。曾经关心的、执著的,想要书写的,表达的,想必已经情随心易,不复当初。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从今尔后,当如此称呼,庆山。
确是得未曾有。
这个断弦离柱,流年电转的时代,人如跳珠翻荷,一闪即消弭在历史的滚滚洪流里。一切变化太快,或许是来不及,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很少停驻脚步。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或许会有某个刹那,这样的念头无端端涌上心头,头脑里一瞬间的暮色四合,茫然无措,然而只是闪念,因为无暇,也无从。这兜兜转转的一生到底为着什么?或脚步匆匆,为一日三餐疲于奔命;或魂不附体,为永失吾爱痛不欲生;或殚精竭虑,为得失利害寸土必争;或浑浑噩噩,为无所寄托若有所失。更多的时候,只剩下麻木和疲惫了吧。
一向以内向性书写为主题的安妮,易名之后首发作品,却是出人意料地由内心私我的小天地走出。不再是大段大段的独白和呓语,不再着力营构精致却封闭充满感官意象的心灵世界,她走天山下江南,去感受别人的人生。这一次,她只是记录者而非亲历者,将自我色彩消融得最淡,她讲述四个不相识的人的故事。
不相识吗?书中的四位主人公,身份不一性格各异。醉庐深处酒旗在望,爱作画爱烹饪造得一手好纯酿的厨师,追求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自起开门望野田,以毛笔和胶片留贮记忆的摄影师,退返故乡回归粗朴简单的乡居生活。尘心消尽道心平,自十二岁起皈依佛法的年轻僧人,诗歌唐卡音乐篮球电影旅行,从未停止思考和修行,以此供奉信仰。指上竟日有余清,华发苍颜的老琴人,渡尽劫波光风霁月,诸般往事多少峥嵘与风烟全在简淡琴音调弄出的幽幽古意里飘杳于无形。
他们不相识,却又如此相似。不仅是生活状态上的素直与简净,更多地是一种牵系着内心的态度。这世界千变万化,速度之快改变之剧往往令人始料未及,过快的节奏将我们周遭的一切割裂、碾碎,纷涌而来的凌乱信息和念头尖锐而粗暴地强行灌诸头脑,我们的心装了太多东西,杂乱到无法明辨,无力拣择,坠得滞重而疲惫,也就这样浑浑噩噩一生了吧。而这些人,心守一线清明,他们在自己的可选限度里拣择出值得付出与坚持的东西,也无需信仰那样庄严而重大,或许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爱好,一种传达出来的状态。
原来,她也未曾改变,不过是走得更远,以更广大的方式去书写人的内心。清明,简淡,坚守,持戒,以此明心辨性,她一直以来所坚持书写的正是这样一种存在方式。对如此境界的追寻,自古至今似乎从未停止,孔孟程朱讲正心诚意养心治性,老庄佛禅讲空无寂灭清净无为,不过是各人各家的表述不同罢了。儒也好,道也好,禅也好,众人汲汲以求的不过是以何种方式方能达成精神的绝对自由,不受这紫陌红尘悠悠万事的牵绊与束缚,于车马往还熙熙攘攘的尘世里栖得真正的内心平静。
——很少有人能做到吧,任光阴荏苒万物改易,找到最想要坚持去做的那件事,从此穿云渡水,以心守一事,求定得清欢。
她曾说,安妮宝贝这个笔名随机而抽象,“除了持有一个永久的女童式形象,别无深义”。当青春冉退,回望当年来时路,只觉烟光明灭,一线如隔。人在成长,物质、情爱、得失、执念随光阴流淌,渐渐变得稀薄而淡漠。曾经关心的、执著的,想要书写的,表达的,想必已经情随心易,不复当初。
江山依旧云空碧,昨日主人今日客。从今尔后,当如此称呼,庆山。
确是得未曾有。
这个断弦离柱,流年电转的时代,人如跳珠翻荷,一闪即消弭在历史的滚滚洪流里。一切变化太快,或许是来不及,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很少停驻脚步。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或许会有某个刹那,这样的念头无端端涌上心头,头脑里一瞬间的暮色四合,茫然无措,然而只是闪念,因为无暇,也无从。这兜兜转转的一生到底为着什么?或脚步匆匆,为一日三餐疲于奔命;或魂不附体,为永失吾爱痛不欲生;或殚精竭虑,为得失利害寸土必争;或浑浑噩噩,为无所寄托若有所失。更多的时候,只剩下麻木和疲惫了吧。
一向以内向性书写为主题的安妮,易名之后首发作品,却是出人意料地由内心私我的小天地走出。不再是大段大段的独白和呓语,不再着力营构精致却封闭充满感官意象的心灵世界,她走天山下江南,去感受别人的人生。这一次,她只是记录者而非亲历者,将自我色彩消融得最淡,她讲述四个不相识的人的故事。
不相识吗?书中的四位主人公,身份不一性格各异。醉庐深处酒旗在望,爱作画爱烹饪造得一手好纯酿的厨师,追求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自起开门望野田,以毛笔和胶片留贮记忆的摄影师,退返故乡回归粗朴简单的乡居生活。尘心消尽道心平,自十二岁起皈依佛法的年轻僧人,诗歌唐卡音乐篮球电影旅行,从未停止思考和修行,以此供奉信仰。指上竟日有余清,华发苍颜的老琴人,渡尽劫波光风霁月,诸般往事多少峥嵘与风烟全在简淡琴音调弄出的幽幽古意里飘杳于无形。
他们不相识,却又如此相似。不仅是生活状态上的素直与简净,更多地是一种牵系着内心的态度。这世界千变万化,速度之快改变之剧往往令人始料未及,过快的节奏将我们周遭的一切割裂、碾碎,纷涌而来的凌乱信息和念头尖锐而粗暴地强行灌诸头脑,我们的心装了太多东西,杂乱到无法明辨,无力拣择,坠得滞重而疲惫,也就这样浑浑噩噩一生了吧。而这些人,心守一线清明,他们在自己的可选限度里拣择出值得付出与坚持的东西,也无需信仰那样庄严而重大,或许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一个爱好,一种传达出来的状态。
原来,她也未曾改变,不过是走得更远,以更广大的方式去书写人的内心。清明,简淡,坚守,持戒,以此明心辨性,她一直以来所坚持书写的正是这样一种存在方式。对如此境界的追寻,自古至今似乎从未停止,孔孟程朱讲正心诚意养心治性,老庄佛禅讲空无寂灭清净无为,不过是各人各家的表述不同罢了。儒也好,道也好,禅也好,众人汲汲以求的不过是以何种方式方能达成精神的绝对自由,不受这紫陌红尘悠悠万事的牵绊与束缚,于车马往还熙熙攘攘的尘世里栖得真正的内心平静。
——很少有人能做到吧,任光阴荏苒万物改易,找到最想要坚持去做的那件事,从此穿云渡水,以心守一事,求定得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