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赤红之瞳吧 关注:540,063贴子:5,093,553
  • 10回复贴,共1

《斩赤》精加工——斩赤人物随心谈(小心!有剧透!)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按惯例镇楼,放一张夜袭全员好了


IP属地:吉林1楼2014-09-01 22:34回复
    前不久,无聊的自己随手打开了这部作品消磨时间;现在,自己已经补完所有漫画和动画,成为了渴盼每周一的新番厨......虽然觉得《斩赤》的剧情算不得多么出彩,但为什么能够一口气看下来,自己也不大清楚。闲暇之余有心写点什么,于是决定尝试对作品人物作下解读,不知好多年不写文章的自己能做到何种程度。
    总之,从今天开始试着评析作品中的各个主要人物,顺序不定,更新期间不定,主要看灵感。如果大家捧场那是十分感谢,有朋友愿意一起探讨就更好了。
    P.S:部分内容有剧透,只追新番的朋友小心留意。


    IP属地:吉林3楼2014-09-01 22:35
    收起回复


      波鲁斯——脆弱的巨汉
      将这个并不太引人瞩目的配角作为点评的第一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完全是随心所欲。仔细想想,或许是因为他是作品中难得的单纯角色,比起其他人来更加容易解读的缘故吧。
      所谓单纯,与天真无邪或胸无城府并不是等同的。波鲁斯的单纯,并不仅仅指他是个顾家的好男人、还隐隐有着怀揣女仆之心的迹象,而是他表现出的人生追求较之许多角色更直接、更渺小。
      中肯地说,追求简单而直接的人是不少的。政客为权,商人逐利,女王爱好杀戮,夜袭要推翻帝国,他们都有各自的最终理想。而波鲁斯的不同之处在于,他肩上的担子比这部作品内大部分表现了的和没有表现的人物更轻,他以单纯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当有人告诉他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波鲁斯将事情做好就万事大吉。
      当然,单纯也不等同于愚笨,不等于三观不立。对于自己在焚烧部队中的所为,他并非没有罪恶感;据此我们也可以猜测,对于帝国中的种种恶行他也未必不知、未必认同。不过这些都与波鲁斯无关。他的长官命令他,他的家人理解他,于是他也就继续着这样矛盾、平凡而又有着小小幸福的生活。他的心态如同一个小农,任世界狂澜迭起,只要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仍能春种秋收,就没有什么令人担心的。不问世事,不与人争,一家人平静的生活就已经令他满足了。
      不过也正是这种性格,决定了波鲁斯最后的结局。帝国治下不是平静的桃花源,而出众的能力也决定了他不可能逃开几大势力碰撞的风口浪尖。事实上,当波鲁斯决定以单纯的态度来接纳这个世界,只是去做一个合格的士兵、一个负责的丈夫和一个有爱的父亲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的余生完全交到了他人手中,他的命运已经不由自己掌控。所以我们看到忠厚单纯的波鲁斯进入“狩人”、老实地和新的队友和上司相处、不遗余力地奋战、最后战死沙场......一切的一切,决定权都不在他自己手里。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威猛的巨汉是如此脆弱,他的人生完全是受其他人的拨弄,死后连妻女也无法保全——而他本人却不曾为这样的人生扬声高呼。
      当然,波鲁斯也有自己的苦衷。他有军人的身份,有性格的缺陷,有妻子女儿的牵挂,无论是从条件上还是从精神上,都很难设想他会试图改变自己的状况,但话又说回来,有牵挂的何止波鲁斯一个?拉伯为爱舍弃了家庭和锦衣玉食,娜杰塔为理想而出生入死。当时代变迁、需要为人生做出决断的时候,他们都毅然地做了无法回头的选择,尽管当时并不清楚那选择是否正确。而波鲁斯没有那种破釜沉舟的决心,最终只有在时代的狂风暴雨中背负着罪恶感、在其他人手中走向人生尽头。狠狠心说一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倒是很有些符合他形象的描述,这才是他心灵上真正的脆弱之处。他死于切尔茜之手,在我看来并不是因为日漫中经常出现的台词那样——“怜悯或温柔的性格害了他”,而是死于自己面对时代的胆怯。即使这一次侥幸生还,他的战死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我曾思考过:如果波鲁斯的家庭与他的身份产生了分歧,他会选择哪一边?很可惜,作品中没有这样的冲突,所以没有标准答案,否则对他的解读可以更深一些。如果要我来尝试分析的话,我想他多半会继续着自己军人的身份,在被家庭摒弃的失落和对自己行为的罪恶中浑浑噩噩过完余生,且多半不能善终。军人和强权是外来的限制,而家庭和亲情是他内在的支柱。当心灵的支柱崩塌,这个巨汉不会再有力量去承受来自外界的压力,大概只会留下沦为玩偶的躯壳吧。
      最后再感慨一句,军人杀了人是罪孽,被杀了却只能认命,可惜,可叹。


      IP属地:吉林4楼2014-09-01 22:37
      收起回复
        因为明天起要回家过节,所以大概会坑几天,顺便也祝大家中秋快乐
        P.S:虽然是当做日记练笔,不过每天写其实也蛮累的


        IP属地:吉林37楼2014-09-04 22:07
        收起回复
          感谢朋友们的支持。虽然自己最初只是抱着日记的心态来写这些东西,不过能看到大家喜欢,还说自己毫不在意就真是不坦诚了......
          因为生活上的各种原因以及作品中的主要人物越写越少,自己大概不能一直保持每日一更的速度。不过既然是自己决定要练习就不会随便弃了,大家抱着轻松的心态看得高兴就好。
          像女王、小米、赤瞳这样的角色大概是一定要排在后面写的。一则因为他们的形象还有太多变化的空间,二则对待人气爆棚的人物不得不慎之又慎。总之,希望自己能写得令人满意吧......


          IP属地:吉林73楼2014-09-11 13:01
          收起回复


            切尔茜——华丽下的孤独
            首先必须承认,切尔茜是我在《斩赤》这部作品中最喜爱的人物,所以有心在下笔之初就夹杂点私货。她甫登场的时候就给我以眼前一亮的感觉——那带些精灵古怪的开朗性格是“夜袭”中难得的亮色,令人想不关注这个角色都很难。虽然论年龄是雷欧奈这样的大姐辈,但无论画风还是言行都是少女模样,看上去更像是小米、玛茵他们的同辈人,反倒没人记得她年龄的事了。应该说,这样灵动跳脱的少女,很少有人会不喜欢——尤其是男性。
            但将个人喜好放到一边,我最初对切尔茜这个形象的评价其实不高。关键的一点,就在于与塔兹米在温泉的那场对手戏中,听到小米对自己说“切尔茜你也蛮天真的嘛”便脸红心跳,让我当场震惊了:这么简单就入后宫了?作者你确定自己画的不是少女漫?是不是常年跟着师傅师姐跑业务接触的男人太少了,少女你要保持警惕啊!
            因为这一点,我曾几乎认定这个人物又是作者卖萌妹人头掏读者钱袋大战略的组成部分之一。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我开始模模糊糊地意识到——或许切尔茜当时的感触根本与爱情无关,或许自己对这段剧情的认识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正轨。
            曾经和几个朋友一起随性地聊天谈人生。聊至兴浓处,一位平日里关系尤其好的异性朋友笑着但却认真地对我如此说:“XXX,其实啊,你也只是个小孩子。”我们都清楚这无关鄙薄或挑衅,只是单纯的评价。当时的自己微笑自若轻描淡写地带过了话题,心中却是惊涛骇浪百味陈杂——因为我自己也很清楚,这个评语确实中肯,尽管我并不想从他人口中听到。记得当时的自己在众人面前一定是红了脸,不过究竟是因为惊讶、羞惭、气恼还是其他什么心情,到现在也算不明白。
            ——现在想想,作品中切尔茜的反应和那时的自己何其相似。
            小孩子往往喜欢装出成熟的样子,生怕其他人不相信自己是成熟的。最矛盾的是,他们心中也清楚地知道自己尚未成熟,却要努力掩饰、不令别人看破这一点。想想看,我们每个人心中是不是都有自己想掩饰的不成熟的部分,也或多或少地有带上面具去应付其他人的经历?
            因此我才有了猜测:切尔茜的形象,就是一个这样的“伪装者”的代表。
            于是来翻翻她其他的经历吧:出身贵族侍女,惯见尔虞我诈;明明年长又是多经杀戮的王牌杀手,性格却开朗到异常;虽笑颜待人却独来独往,无论是在前传中还是正传里,都未见到她与谁特别亲近;击杀目标的独白与临终的一念,则相当于再明白不过地告诉读者:切尔茜并非没心没肺的乐天派,她对于自己的生命有着独特的观感,她的心思是尤其细腻而敏感的。
            ——一条条验证下来,居然和猜测丝丝入扣,令我惊讶的同时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所以切尔茜待人接物举重若轻,那是她在多年的风浪中磨砺出的本领,却不是凭真心待人。她并非像兰一样圆滑隐忍、即使和伙伴一起也要在自己的笑容下另藏心机,但她为自己打造了一个生人勿入的小圈子,旁人可以与她交好,却总会与她相隔一段若隐若现的距离。平日里切尔茜与伙伴们相处不乏嬉笑,但仔细了解会发现,她不曾尝试深入其他人的内心、也谨慎地不令其他人窥视自己的内心。那开朗的性格更像是华丽的伪装,为了将人与人之间所有的了解化为炫目却廉价的浮光掠影。背负着自己心灵上的重担,她独自一人在人生路上踽踽前行;而在远远观望的他人眼中,留下的却只是洒脱不凡的背影。
            在我看来,被一言揭破伪装的切尔茜对塔兹米的观感毫无变化当然不可能,但至多也不过是“有些在意”的程度,一句话攻略什么的,是不入流的YY小说剧情。不过一直以来,我都认为切尔茜是《斩赤》中最适合陪伴塔兹米的人物,尽管两人要走到一起会需要漫长的旅程,而作品仅仅给了他们迈出第一步的机会。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巧妇常伴拙夫眠”。切尔茜所表现出的开朗性格尽管有作假,但在爱情中却是带动塔兹米这样的消极角色不可或缺的桥梁纽带,(玛茵虽然傲娇,却也能牢牢把握主动权)两人在性格上刚好是互补的。更重要的是,切尔茜虽然在旁人面前有着自我保护的欲望,无论交流还是行事都喜欢掌握主导权,却没有控制欲。
            想一想,一个深爱你的女子,好看到让人百看不厌,身后有着庞大的组织后台,战力高到可以帮你打架,头脑又灵活得事事高你一筹你想不到的她都替你准备好了——有这样的伴侣,男方还剩下什么?大概只有身为男人的自卑感了罢。所以地位能力差距过大的夫妻,能够平安走到终老是不容易的,若女方有控制欲便更糟糕。所以我并不看好女王和塔兹米会有什么大团圆结局,而切尔茜细腻的内心,却将是对这种尴尬境况的良好补救。
            如果两个人能够继续走下去,大概切尔茜很可能真的对小米打开内心吧?可惜的是,这对少年少女已经不能再去验证我的推测了。塔兹米痛悔“切尔茜的那个时候,是我没有赶上”。他没有赶上的不仅仅是拯救一个伙伴,还错过了拯救一个孤独的孩子。
            一句话总结: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世界,可是啊,谁又能一生蜷缩其中地生活下去呢。


            IP属地:吉林130楼2014-09-11 21:10
            收起回复
              另:刚刚发现帖子不但被加精还被置顶了,感谢吧主,也感谢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


              IP属地:吉林132楼2014-09-11 21:13
              收起回复
                希尔篇·补遗
                看到了许多朋友的评论,很感激大家的支持。当然也有朋友对角色有着自己的理解,而我也感觉到,当初在写下那些内容的时候也确实有没能表达出来的感受,借此做一下补充,也是和有兴趣的童鞋们一起探讨。
                有朋友质疑我将希尔定位为“恶人”,我重读了一下,也觉得自己在这一段的表述确实不够清晰。就个人情感而言,我对希尔这个人物并不讨厌,甚至对她的好感比同情来的更多。但这并不能左右社会视角对这个人物的看法。
                之前我说过,希尔的缺陷在于心理上对“夜袭”的依赖。她取人性命与其说是为了拯救人民,不如说是因为身为“夜袭”一员才去杀人,因此她对自己所做之事总是有着迷惘和负罪的心态,向每一个亲手格杀的死者致歉。——客观是正义,主观有问题。尽管那些人确实当杀,但社会从不承认生死由个人裁决,何况希尔的行动中掺杂的个人理由太过浓重了。
                如果作品中的民众们了解这一点,他们大概会对恶人之死拍手称快、却未必对杀人者感恩戴德。这正如我们看到某个为富不仁的权贵因为得罪黑道被收拾得鼻青脸肿,虽然快意却也不会将动手的人视为正义使者一样。不过作品中着重表现的是希尔善良温柔的一面,她的动机反而被淡化了。
                丢开社会不谈,希尔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好人”,因为她对伙伴的忠诚。尽管能力有限,但能够有一个这样的朋友在身边,本身就是一件令人安心的事情。她身为长辈的形象令人想起孩子的母亲——努力而笨拙地想走进孩子的世界、为孩子提供一点帮助却又总是有心无力,只是枉自招来厌烦;只有当失去她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她的好。正像我们平日里谁也不会感激自己的双手,但当它被砍掉的时候,疼。


                IP属地:吉林231楼2014-09-12 13:36
                收起回复
                  因为连续几天忙于三次元的工作,总是入夜才能回家,更新频率慢了很多。向各位看帖的朋友道个歉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2楼2014-09-13 08:50
                  收起回复
                    很长时间没能更新,虽然自己开贴前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但果然还是有必要向大家道个歉......
                    由于国庆节将近,所以自己现实中要处理的事增加了很多,虽然晚上有时还能上线,但精力消耗很大,因此坑了好一段时间。现在只盼能够早早结束这段日子恢复以往的节奏吧......
                    总之,祝大家国庆节快乐


                    IP属地:吉林495楼2014-09-28 19:55
                    收起回复


                      拉伯——江湖游子他乡老
                      从《斩赤》故事之初,一直以来我对这个人物便没有太多的关注——外表轻浮的少年、一见钟情的邂逅、真男人形态刷爆时髦度,这些似曾相识的设定令人很难打起兴趣来。直到不久前他殒命于某个龙套刀下,一切尘埃落定,这才觉得有必要试着认真看看这个角色,没有因先入为主而生的好恶,能够别有发现也说不定。
                      不知是不是受到美国文化的影响,日漫中从不缺少玩世不恭的英雄角色,让人想起那些一手啤酒一手左轮枪拍着美女屁股满口脏话的西部牛仔,集帅气与霸气于一身。这一是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给拉伯的形象定位,因为他的表现实在是有够“痞”的。换个文雅点的说法,江湖气很重。
                      我之前曾经提到过,“夜袭”并非真正的正义之师,而是一个由许多人抱着各自不同的目的走到一起而组成的团体。从这个角度说,拉伯可算是绝对的动机不纯。他抛弃身家与帝国敌对,不是推崇公理而是因为爱情;他甘受酷刑却坚韧不拔,不是重视大义而是出于义气。中肯地说,社会是不会认同这样的价值观的;但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拉伯却不怎么令人讨厌——虽然拉伯行事的出发点往往带有私人色彩,与被公认豪气干云的大哥相比几乎完全是相背的两个形象,却不影响我们像喜欢大哥一样,对他生出亲切感。
                      “陆小凤道:‘我们这些人,有的喜欢钱,有的喜欢女人,有的贪生,有的怕死。可一到了节骨眼上,我们就会把朋友的友情,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陆小凤传奇》
                      但凡特立独行、敢于反抗强权的人物,总是容易带给人们以潇洒不羁的印象,或许这也与中国人的侠客情结有关。 个人以为拉伯的剧情中最出彩的一处,却是他因为对娜杰塔一见钟情便放弃富翁之子的身份、甘愿从一介小兵默默做起——这种行事已有“散尽千金、但求美人一笑”的风范了,那是何等豪杰才做得出的事?不计利害得失,只愿问心无愧,为了这一段,值得道上一声“痛快”!
                      如果拉伯和娜杰塔的故事就到此为止,那么他就可以维持着这份豪气在我们看不到的情节里活下去,只给我们留下一个江湖浪子的洒脱背影。但真实的故事是:至死为止,拉伯都紧紧抱着这段爱情,不曾放手。
                      ——一旦被情感牵绊,自由自在的浪子也就只能成为梦里思乡的游子。任你行走天涯,总要叶落归根。认识了娜杰塔之后的拉伯,外表仍旧好色轻浮,但事实上失去了洒脱的资本。那份“浪子”的灵魂,自然已经随风而逝了。而最让人忧郁的是:拉伯在感情上还偏偏是个内敛的痴情种子......
                      这就像《鹿鼎记》中的对比:胡逸之深爱陈圆圆,甘愿隐姓埋名在她身边做了二十三年花匠,“早晚能偷偷见到见到她一眼,便已心满意足”;韦小宝的想法则是“怎么不把陈圆圆一把抱了便走”。拉伯外表虽是韦小宝,骨子里却有胡逸之的风范,这却和美式英雄推崇的真风流不同了。
                      但说到拉伯和娜杰塔的感情,其实我是有不满的:拉伯初见娜杰塔时不过少年,对爱情的理解程度大概只是个懵懂的小孩子,无论是被娜杰塔的气质征服还是被形象吸引都有情可原。问题在于,随着拉伯年龄的增长,这份感情不但没有淡化,反而愈加浓烈。这让我不由担心起这份感情的可靠性。
                      稳定的爱情是建立在彼此了解与交流的基础上的。相信我们每个人在年少时,也曾有自己痴迷的对象。但岁月流逝,心灵渐变,我们的感情往往由痴迷到怀疑、由怀疑到无味——但这才是正常而现实的情感历程。拉伯会不会如同《飘》中的斯嘉丽一样,所痴迷的只是自己少时对心中“阿希礼”的幻影呢?
                      当然或许是我想得太多,或许是作者只是想告诉我们这是一段至死不渝的感情......不管怎么说,忠诚的守护骑士总是那样的罗曼蒂克,苦命鸳鸯的情节永远卖座。或许这段感情被处理得显夸张、描述得又太草率,不过漫画毕竟不是文学作品,太过深究反而是钻牛角了。
                      拉伯逝去的那一幕,虽然也令我感慨,但并非是因为爱人间的生离死别,而是其对于梦想的坚持。借用威尔篇中的一点内容,如果将现实比作彼岸的话,那么拉伯无疑是一个力竭沉船的水手;但若将梦想比作彼岸,他却是为数不多的到岸者——能够始终不背离自己的梦、并为之努力乃至于殉道的人,在周围纷纷改变人生航向的其他人之中永远是值得尊敬的。我们无权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他一生的得失,因为拉伯的人生终究是属于他自己的,而对他本人而言,这一遭走得无怨无悔。
                      一句话总结:敢作敢当,却非敢爱敢恨,浪子无奈是多情。男默女泪。


                      IP属地:吉林553楼2014-10-25 21:4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