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_吴邪语c吧 关注:65贴子:1,011

【资源】吴邪的私家笔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19 18:03回复
    《吴邪的私家笔记》
    【来自网络。】
    写在一切之前
    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用上这本笔记本。
    对于一个整天游手好闲,写字机会只剩下付钱签单的人来说。竟然会忙到脑子不够用,该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但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点也笑不出来。
    我之所以写这本东西,是希望自己经历的事情,能够被清晰地记录下来,因为它是如此的匪夷所思,如此的复杂。仅希望一切都能在这本笔记中得到还原,如同事情的起因,如同其它一切。
    引子
    这件事情的起因,在二00三年的二月一日,一个金牙老头在快打烊的时候到我店里来,问爷爷的事情。
    当时我长个心眼,没怎么搭理他,不过这事情怎么看怎么奇怪。爷爷的事情,我们家里压下去已经快六七年了,再没人提过,为何这个金牙会突然问起?
    看他那派头和讲话的强调,不是善茬。
    后来,隔壁的钱老板告诉我,他认识来我店里的金牙老头,那家伙臭名远扬,名叫金万堂,是北京新月饭店的老庄客。
    新月饭店是潘家园的升级产品,有了家底的倒爷盘口都开在那边,不用风餐露宿,也不用和雷子正面冲突。我的资历不够,还没法进去,只是有一些耳闻。据说,里面随便一件东西放上柜面,都是翻着金砖的买卖。
    这家底厚实的老家伙跑到江南,到我这么一个屁股大的店铺里来套磁,究竟是何居心?
    当时我告诉自己,有机会要查一查,不过这个念头转眼就忘了。做我们这一行的,怪人、怪事太多,开个古董铺也不得安生,我不是很在乎这点破事。
    不过那一天我颇有点感慨。说起来我的境遇很惨淡,隔壁楼外楼开了外堂,还有了点心加工厂,连领班都是开着小车来上班,自己却得每个月省吃俭用给手下发工资,老板当得非常窝囊。当时想,卖古董的还没开饭馆的风光,这是什么世道?不如说服我老爹,把这店盘了开饭馆得了。
    当然这只是随便说说的,我完全没想到之后会发生这么多事情。如果能早知道,我就一把火把店烧了,以绝后患。
    说归说,事实是我们不可能知道未来的事情,所以最后我不可避免的陷了进去,然后越走越深。
    可即使如此,我也没有想到,自己之后必须使用这种方式来理清楚整件事。
    现在的我仍处在过程中,结局仍旧不明朗。回顾记忆中的种种点滴,不如趁机整理一下,理出一些东西来,也方便之后再查阅。
    终有一天会得到答案。我坚信,并且坚持。


    2楼2014-09-20 09:26
    回复
      家族介绍:九门提督
      我爷爷乃至我这辈的事情,源头大约是在老长沙。镖子岭、裘德考,当年埋下的种子,似乎到我这一代才终于长成。
      为了对于长沙当时的风土人情有一个集中的了解,我理出了爷爷的笔记中与“九门提督”相关的内吝,配合之前他曾说过的大量趣事,一并写下。
      都是好些年前的事了,回头读来,颇有感觉。
      老长沙的九门提督中,外八行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几个盗墓贼家族势力庞大,涵盖文物走私的所有环节。几乎所有的明器要流出长沙,必然得经过其中某一家。
      为何称呼为九门提督?对此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认可的是,因为古代大城有九个城门,来住客商进出城,必须选择其中一个,取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长沙城里做买卖,你只能在这九大势力中选择一个,没有其他路可以走。
      我所了解这几个奇人的事迹并不多,主要是爷爷不希望我知道太多他们过去的事情。这些人做的事情,在道内是美谈,在道外说出来却是劣迹。
      老九门和后来的新九门几乎没有可比性,新九门大部分都是自封的,而老九门确确实实是靠口碑一点一点传出来的。在那种资讯闭塞的年代,要使人口口相传,必须真有极度特别的经历。不难想像,这些人到底是厉害到了什么程度,才能使得民间排出这个顺位来。
      九门还可细分为三个部分,上三门都是家道殷实的老家族,而且正式身份大体已经漂白,有着门面上的正当买卖,在官面上势力庞大,倒斗主要靠自己的伙计。上三门中的确有一些极度厉害的伙计,身手极好且忠心耿耿,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的逐渐老去,不可避免地决定了上三门的日渐没落。
      平三门是夹喇丄嘛的主力,这是些孤单英雄,手下最多是几个徒弟,整天在山里走。这些人都比较年轻,而且贪欲很重,杀人、越货都干,名声是拼杀出来的,所以也没什么顾虑。开国之后的大案子,都和这批人有关系。
      下三门,则是以往古董商靠的商人,主要以倒卖为主,虽然功夫不弱,但是不太自己活动。他们和平三门的来住关系密切,至于上三门,本身规模太大,根本无利可分了,所以和下三门几乎没什么来住。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概括,上三门是这一行当里的官,平三门是贼,下三门则是商。自古以来,官商贼都是互相勾结,这里当然也不例外。
      一、上三门
      上三门的三位老当家,都是赫赫有名的老瓢把子,当时道上说一不二的人物。说他们是土夫子,可能有点屈就,因为当时他们家族的势力已经类似于小军阀。
      自秋收起义开始,三家中人大部分都投身了革命,其中有一个还是开国的功臣,只是这个就不方便多说了。


      3楼2014-09-20 09:29
      回复
        吴老狗,狗五爷
        吴老狗就是我爷爷,长沙吴家第一代,盗墓村里出来的正统土夫子,鼻子在解放初期被废。他的帮事太熟悉了,不必累叙,只稍微提提。
        我爷爷和陈皮阿四一样,也经历一次大案,而且案件的等级更大,正是战国帛书案。
        这个在当时很轰动的案子,因为牵涉太广,不能说太多。总之,几乎导致了长沙土夫子的全面洗牌,老九门从此没落,一蹶不振。我爷爷则在被骗之后来到杭州,才有现在的局面。
        为什么狗五爷的名气这么大?原因正在此。可这并不是美名,毕竟那一次风波中,那么多人锒铛入狱,那么多人人头落地,只有我爷爷活下来,多少会有一些传闻。
        在我自己的感觉,那一次的事件,是上头对长沙老九门产生注意并着手取缔的开始。爷爷从此一直深居简出,十分的低调,所以听到有人突然问起他,我很难不吃惊。
        狗王狗五爷,最有趣的当然是他养的狗。
        我爷爷是个狗痴,养了不少狗,对于狗的了解很深。同时他也吃狗肉,而且吃得最欢,非常奇怪。
        他最喜欢的狗叫做三寸钉,是一只很小的西藏獚,天生养不大,只有几百克,总是被他揣在袖子里,带来带去。
        我爷爷说,这种狗也是最警惕的一种狗,非常不信任陌生人,要得到它的信任很难。如果感觉有人心怀不轨,能在袖子里警示主人。正好我爷爷在出事之后就很不相信人,世态的炎凉让他心寒,便一直带着这狗。不过落脚杭州之后好了很乡,这地方没有老长沙那么多是是非非。
        我对三寸钉的刮目相看,源自爷爷说过的一件事情。
        他向来是怕鬼神怕人心的,但也有例外。
        有一次,他去广西的南宁,住在一处招待所里,当天晚上去上公用厕所,发现那地方有点奇怪,好像曾被改造过,四周全钉着木板。
        他吃坏了肚子,一边拉就一边百无聊赖地往木板之间的缝隙看,后头竟然是一扇铁门。
        他想了一下,明白过来,该是老板把走廊隔出大概一两个平方米大的地方,做成厕所。这门,本来是在走廊尽头的。
        奇怪,这样不就少了个房间?老板为什么要这样干?
        木板有弹性,钉子腐朽了,他索性掰开来住里看,发现后头的铁门已经锈得不成样子。门上有元宝蜡烛的痕迹,门缝却是焊死的。
        铁门是那种栅栏门,里面还有一道木门,算是最早的一种防盗门。把手伸过去推一把,木头门没有锁,能推开。
        以我爷爷的胆量,当然不可能只因为这样就被吓到,直接用手一推,想把木头门推得大开,看个究竟。想不到推开到一段距离,一下就撞到了某个东西,推不开了。再用力推了几把,他意识到不对,不是卡住是什么东西的感觉。
        卡住门的,好像是个人。
        他吸了口京气,立即将木门关上,扭头就走。身后,隐约还传来木门被掰开的声音。
        回到自己房里,他感到事情奇怪,但是等了片刻,没有其他动静,也就不愿细想。过往遇到的古怪事情太多了,也许是这里的老板有偷窥的癖好。
        睡到半夜,他却突然感觉到浑身不自在,且闻到一股非常奇怪的昧道。迷迷糊糊中睁开眼睛,一下就看到床头站着一个奇高无比,脑袋奇长的人,身高加上头长,肯定超过两米,但是瘦得犹如柴干,且没有穿衣服,身上的皮肤在窗外透入的月光下,似乎是透明的。
        再一看,三寸钉此刻正趴在他身上,非常镇定地和那两米高的怪物对视,不但没有吠叫,而且一点也不害怕。
        之后爷爷又昏昏沉沉地睡去。再醒过来时天已大亮,一切无恙,回想起夜里的情形,出了一身冷汗。
        离开南宁以后,他一直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那个怪人到底是什么?当时三寸钉的样子,也让他感到奇怪。
        后来去打听,有人告诉他,那怪人有点像一种嗬形症患者。至于西藏獚,那是西藏的礼佛犬,菩萨座下的狗,一般都养在庙里。那天晚上趴到你身上,也许是要保你的命。
        因为这件事,三寸钉成为他养的十几只狗里最吃香的一只。那只狗也确实有点神,我爷爷去世的第三天,它不见了,再也没有出现过。也或许是乱中给人偷走吃了吧!


        IP属地:江西8楼2014-09-20 09:39
        回复
          小解九
          小解九,解九爷,外八行里唯一的一个正统知识份子,还曾经在日本留过一年的学。
          解家是一个楷模似的家庭,不像之前所有的人,这一家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是势力最平均的一个家族。无论人手、套路、渠道,都不是最出众的,但却也是最能够用的。
          九门提督里,解家的生意做得最稳,虽然不见得最赚钱,可一直没有任何的凤波。谁也不找他麻烦,也很难找他帮忙。
          解九爷是一个做事按部就班、天衣无缝的人,对于一件事情的任何可能性,都能在发生之前想到,事先定好对策,这可能也是没有人愿意和他作对的原因之一。
          这种人,一般是平淡无奇的,几乎没有任何奇闻异事传出来。要说有什么可以讲的,只有一件趣闻。
          当时广州有一个棋圣,被一个军官请来长沙斗棋,竟可以同时和八个人下棋,杀得几个棋手都丢盔弃甲。正好解九爷工于心计,平时最好的就是下棋,也算是个棋友,便知道了这个事情。
          那十年间,长沙下象棋下得出名好的,一个是解九爷,另一个就是我家的二叔。解九爷以奇局见长,设局厉害,我家二叔则以解局见长。可以说,一个喜攻击,一个喜欢防守反击。但是他们是分属两个时代的人,解九爷下得最好的时候, 我二叔还不到火候,所以事情传出后,只有解九爷出面。
          然而,解九爷天性不爱露面,最后决定再开一场一对八的棋局,其中一局由他在幕后指挥。
          对弈的结果让人膛目结舌,那高人赢了解九爷,却输掉其他七局。
          有几个棋手在一边看棋,就啧啧称奇。解九爷的那盘棋,下得可以说惊心动魄,明明破绽百出,偏偏每次眼看就要输了,又被扳过来,但是优势又不明显,还是被人压着,如此胶着,最后还是输了。
          解九爷就对其他人道,这叫臣子棋,是那些自身棋艺高超,却又不得不和那些地位很高者一起下棋的人发明的。比如说和皇帝下棋,你必须输,但是又得输得非常艰难,让皇帝认为自己是靠实力赢的。
          靠临场应变下这样的棋非常困难,所以就有人琢磨出很多的套路,专门做胶着难下的棋路。不过,这样的棋路毕竟一开始就是奔着输去的,便有人又问了,为何不直接赢了,挫挫对方的锐气?
          解九爷道,人家从广东一直杀到这里,斗棋无数,自然有着自己的门道。这种人只挑软柿子涅,如果八个人里面有一个棋力和他相当,他必定会绕过去,反正赢七个输一个也不算丢脸,还是他厉害。这样的比赛方式,本身就是个陷阱。
          当然,此人肯定是有真材实料的,至少博闻强记的功失非常厉害,因为这种下棋的方法,要非常高的记忆力和对于棋局的熟悉能力,应变力反而是其次。
          解九爷抓准了这点,先用臣子棋露出破绽,引他入局。对方肯定是认为这人棋力最弱,必先攻之,欲杀出优势,其他的棋路便只是周旋了。
          这是一对多的基本方式,不可能对所有方面都是猛攻,必是几方攻击几方守。几局之内,注意力并不平均。解九爷巧妙利用这一点,几次眼看就要输了,却又下一个奇招振转过来,始终把形式集中在他欲赢却不能赢的境地,看似破绽很多,但没有一个真能用。打个比方,就好比少女撩拨你的情欲又不让你近身,委实难受。
          如此一来,这人既不肯干脆地放手,专心攻其他人,又无法再进一步,最终被一个难摊子给拖死。
          长沙方面本来就是想下他的面子,一赢七输,他的确面子全无,但是事后再怎样反省,只会认为问题出在自己身上,不会想到这棋局背后藏着阴谋。
          众人听完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晚喝酒庆功,很是欢畅不提。等人一走,他儿子却再次提问:“老爹,到底是如何?"
          解九爷大笑曰:“田忌赛马也。”
          原来,当时每人各在一室内,所以实际状况外人不明。那一盘臣子棋,实为另外七个人合下,其他七盘才是解九爷所下。
          解九爷棋力在那人之下,真的一对八也必输无疑,改用这个办法,七人之力加总,必然高于一个,成功牵制住那人大部分精力,而他招招猛攻,既没有输一两盘的顾虑,又占了对手被牵制的便宜,最终七局全下。
          整件事情既没有人察觉,也没有任何破绽,解九爷设局、破局、斗棋,最后淡过旁人的追问,每一步都是天衣无缝,可见其智之深,其计之诡了。


          IP属地:江西12楼2014-09-20 11:02
          回复
            六、东夏国破
            然东夏与蒙古之间的友好关系只是表面上的亲善,一种政治上暂时的妥协,实际上却是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都在拉拢、压迫高丽以孤立或打击对方。面对蒙古的强大,东夏不但没有与高丽联手共抗,反而不断派兵侵扰其边境劫掠,致使两国时常处于小规模的战争状态,消耗了国力,却毫无所得。1223年木华黎经略中原未成,死于山西。1224年东夏与蒙古的关系出现新的转折,1月,东夏致高丽文二道:“其一曰:‘蒙古成吉思,师老绝域,不知所存,讹赤忻贪暴不仁,已绝旧好’;其一曰:‘本国于青州,贵国于定州,各自榷场,依前买卖’” (《高丽史》)。从此,蒙古使者不再经东夏国境而从婆速路出入。双方关系的交恶,东夏由于错误地估计形势应负主要责任,但是蒙古皇太弟斡赤斤(讹赤忻)的贪暴不仁,对东夏肆意索贡,也是原因之一。两国关系破裂,但并未因此而激化。 1227年成吉思汗死,窝阔台即位,经过三峰山之战,金国仅存的主力覆亡,蒙古的对外扩张政策有所改变,开始在东北地区大举用兵,两国关系又开始紧张起来。1233年2月,元太宗“诏诸王,议伐万奴,遂命皇子贵由(即:元定宗)及诸王按赤带,将左翼军讨之”(《元史》)。参加的还有多人,隶属关系如下:
            (一)皇子贵由
            (1)国王塔思
            A、石抹查剌
            B、石抹孛迭尔
            (2)兀良合台
            (二)诸王按赤带(台)
            移剌买奴(左翼军)
            (三)王荣祖(先“伐高丽”,后“进讨万奴擒之”)
            蒙古大军取道高丽,北进东夏境内。1233年9月包围南京,虽然“城坚如立铁” (《元史》),终因寡不敌众,城陷,蒲鲜万奴被擒(一说被杀)。蒙军继续前进,攻占“开元(黑龙江省牡丹江东部)、恤品(绥芬河流域中下游),东土悉平”(《元史》)。东夏国亡,立国一十九年。
            注:这就是云顶天宫壁画上所描绘的最后一战,当时对于东夏这样的小国,承载的是整个民族最后的尊严,必然是全国死战,可以想象当时如日中天的蒙古人和死战不留的女真人会有多么惨烈的交锋,这段血腥的记忆必然深深地留在了幸存的女真人的心里。
            七、政权仍存
            过去都认为东夏随万奴的被擒而灭亡,但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发现刻有“大同”年款的官印以来,对东夏国的存亡又有新说。据王国维的考证:“《高丽史》多记东真即大真与高丽交涉事,自太宗癸巳(1233)以后,至世祖至元之末(1294),凡二十见。意万奴既擒之后,蒙古仍用之,以镇抚其地,其子孙承袭如藩国然,故尚有东真之称”(《黑鞑事略笺证》)。另外在《高丽史》和《元史》1233年后多年的记载中仍使用“贵国”、“东夏万奴国”的称谓。1234年2月,“蒙古留百余骑于东真,余皆引还”(《高丽史》)。1235年设开元、南京二万户府,后者总管可能即东夏国王兼任。东夏的旧属继续维持管理着该地区的政务,而使用的年号就是“大同”,于当地出土了多颗不同年份的大同年号官印,足以证明。作为藩国的东夏,自此对蒙古一直归顺服从,并协助蒙军镇压高丽的反叛。
            注:汪藏海生活在明末,显然这个政权在逐步萎缩的过程中并没有消失,而是从国逐渐消减成城邦,又从城邦消减成部落。
            1235年蒙古三伐高丽,东夏军即作为前导,攻下了龙津镇、镇溟城等地(《高丽史》)1236年蒙军再入高丽,曾派援兵百余骑,侵入高丽东北境,自耀德、静边趋永兴仓(《高丽史》)。到了蒙哥统治时期,蒙古再度大规模用兵高丽,东夏又成为蒙军进兵的通路。
            据《高丽史》记载,自1249年至1259年,每年都有东夏的兵马入境侵扰。1257年,入登州的一次多至三千余骑,1258年还出舟师围攻高城县的松岛。直至蒙古出面干预,才停止。元世祖即位后,开始逐步加强对东夏的控制。至元三年(1266)二月,曾设立过东京、开元、恤品、合懒、婆速等路宣抚司。至元二十年(1283)五月,又增设海西辽东提刑按察司。恤品、合懒两路是东夏的领地,海西当谓包括东夏在内,可见已一律与国内地区统治管辖。至1287年后,似不再有“东真”、“东夏”之名,想东夏藩国当撤于前。


            IP属地:江西20楼2014-09-21 14:23
            回复
              注:可怜的高丽,此时东夏的国的残余必然已经退入长白山,进入了隐蔽的生活。
              八、历史遗迹
              1、城子山山城
              为了防范蒙古的东侵,针对该地区多山地的特点,东夏国城市多建在山上,成为山城。位于延吉市东郊延吉市与图们市交界处。城内有少量渤海国遗迹和大量东夏国遗迹。城垣依山势以石材修筑,呈不规则椭圆形,周长4454米。有门址崐4处,其中3处有瓮城。城内地势开阔,中央有宫殿基址,呈阶梯状,共9阶, 每阶宽10米,长17米,其上础石排列有序。殿址周围散布有大量的建筑瓦件。城内出土有玉带饰,玉鸳鸯佩饰、玛瑙佩饰、东夏国官印、铜镜、占卜器、磕码、母子小铜造像以及数百枚唐、宋、金铜钱。该城是东夏国的南京,东夏国王蒲鲜万奴曾一度居于城中,公元1233年蒲鲜万奴在城中被蒙古军兵俘虏,东夏国灭亡。是研究东夏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最为重要的文化遗存,具有较高的独特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2、浴池山
              位于延吉市东约10公里,隔一山谷与城子山相对。山顶有一圆形水池,山峦山有一烽火台。水池据传为东夏国国王蒲鲜万奴洗浴之处。
              3、克拉斯诺雅尔山城
              位于绥芬河南岸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附近的克拉斯诺雅尔山上,周长16华里,呈环形,依山随势而建。从山脚至山顶共三层城墙,高5米,城墙附近还有壕堑等辅助设施。最高处是一座“禁城”,四周隔一道内墙,城内有许多豪华的宫殿式建筑遗迹。
              4、延边古长城
              延边古长城处于八道沟的双峰山和延吉市北的平峰山山脊上,它西起和龙县土山乡东山村二道沟的山坡上,蜿蜒经过于河龙市的西城、龙门乡、龙井市的细鳞河、桃园、铜佛、延吉市的八道、烟集、长安乡等的崇山峻岭中,消失在东距延吉市15公里的磨盘山附近。长城多为土筑,也有石筑,全长约150公里,已发现烽火台17座。最长的一段是从细鳞河至老头沟镇的一段,约长10公里;保存最好的一段在老头沟的官船村,尚存高约3米左右。
              古长城无文献记载。据研究认为是东夏国的江城。也有认为始建于渤海,其与珲春的“边壕”一起是渤海中京和东京的拱卫之城,后为东夏国利用并改建为防御工程。还有认为它是金代长城或高句丽时期长城。
              5、镜泊边墙
              它位于镜泊湖中南段的东岸上,在江山娇林场施业区内。土石结构,依山向东南走向而蜿蜓,发现长度为4.5公里。西段湖岸段有堆石外,其余多为土筑或土石混筑,每隔50--80米有马面突出墙体。高2米左右,基阔1.5米,顶宽0.8米,石筑段落保存较好。群众反映:此边墙可达吉林。初步考查认定为金末东夏国的遗存,即为金代小长城,是防蒙古军南下的军事工程。1990年经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斐优城
              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图们江畔之左岸,位于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所在地的东城,隔江相望即是朝鲜的塞别尔郡市。该城周长2023米,墙高3-4米,基宽9米,东西南北各一门,具有角楼、马面等辽金古城的典型特点,是辽金古城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该城内曾出土过十枚铜印,其中一枚为金代晚期的铜印,一枚无年号的铜印和两枚纽小铜印外,其余均为蒲鲜万奴建立东夏国的铜印。铜印为两种:一种是东夏国“天泰”年号的铜印;另一种为东夏国“大同”年号的铜印。因此认为,该城为金代晚期和东夏国的城址。有人考证,该城为东夏国的“东京”。
              ——《东夏史料》


              IP属地:江西21楼2014-09-21 14:26
              回复
                佛爷


                IP属地:江西23楼2014-09-21 14:40
                回复
                  墓里飞檐走壁


                  IP属地:江西24楼2014-09-21 14:40
                  回复
                    陈皮阿四灭村


                    IP属地:江西26楼2014-09-21 14:42
                    回复
                      狗五爷事件


                      IP属地:江西27楼2014-09-21 14:43
                      回复
                        黑背老六


                        IP属地:江西28楼2014-09-21 14:44
                        回复
                          霍仙姑奶奶


                          IP属地:江西29楼2014-09-21 14:44
                          回复
                            神算齐铁嘴


                            IP属地:江西30楼2014-09-21 14:45
                            回复
                              解九爷


                              IP属地:江西31楼2014-09-21 14:4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