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咱东北天气非常寒冷。一进腊月,家家就开始张罗过年的年嚼唂儿(jiaogun读轻声,东北方言,好吃喝的东西统称。)什么肉、油、鱼、鸡、菜都要预备一些。再一个就是家家包冻饺子了,一般的人家都包个一缸、半缸的。这天,正好赶上过小年,屯子里便家家点起了香烛,供起了灶王爷来。
在小村的大东头,有一个干净的院落,这里住着一对老两口。老两口吃完了后晌饭(晚饭),老太太就吩咐老头挱(剁)饺馅子,准备晚上包些冻饺子。到了掌灯的时候,老头挱好了饺馅子,老太太也和好了面,老两口就在灯下开始包起了饺子来。
窗外的小北风嗖嗖的刮着,吹的窗纸呜呜作响,使漆黑的晚上,平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氛。夜空中星星落落的飘起了小清雪,又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老头用剪子剪了剪供桌上燃完的蜡烛芯,接着,又往灶坑膛里添了几块木柈子,红红的火焰劈啪作响,剧烈的燃烧了起来,不一会,小屋内暖和了起来,老两口一边唠着家常,一边麻利的包着饺子。
这时,房门一响,走进来一个穿着蓝花棉袄,非常俊俏“小媳妇”。只见她,怀抱着一个棉被包裹的孩子,长长的睫毛上挂着霜,双脚不停的跺着,哆哆嗦嗦的开起口来:“大娘、大爷我这是回娘家去,我家住在上岗子屯,我娘家是离这二十里远的七里营子的,我是和丈夫怄气跑出来的,不想走到这里迷路了,实在冻得受不了了,恳请你们叫我暖和暖和手脚,方便的话留我住一宿,明天天一亮我就赶路,不连累大爷大娘。”说完这话,这“小媳妇”满怀委屈,‘嘤!嘤!’的哭了起来。
老两口一看,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何况上岗子屯也离这二十多里地远。老太太要把她怀里的孩子接过去,“小媳妇”慌忙的连连的摇头,把孩子放在了火炕梢(尾部不热的地方)。接着;一屁股坐在了炕沿上,就着火盆子,烤起手来。“小媳妇”见老两口在包着冻饺子,便提出帮他们包一包,老两口见来了帮手,也高兴的接受了“小媳妇”的请求。
可是,不一会,老头就发现有些不对劲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忙了大半天,饺子没见多包出多少,倒是饺馅子连连不够用了。“这是第三盆馅子了”!老头一边拌着馅子,一边挺纳闷想着。于是,他决定探探究竟。老头假装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暗暗的用眼角观察起“小媳妇”来。
这回老头瞧明白了,原来“小媳妇”在灯影下露出了老鼠的嘴脸,只见她:剜一块馅子,接着又偷偷的送到了嘴里。原来是她偷吃的饺馅子啊!老头假装没看见,就假装和老伴商量说:“忙了大半天了,一会我们煮点吃吧!”。
老头偷偷的把过年要放的大号‘麻雷子’拿出来一个,暗暗的放在供桌旁,又往锅里加了一瓢凉水,吩咐“小媳妇 ”说:“把蜡烛点上,蒸汽太多看不见了”,他用手指了指哪个‘麻雷子’。这“小媳妇”哪里知道这个东西是个爆竹啊,就在供桌上的蜡烛上,点燃了麻雷子的药捻子。‘呲’电光火石之间,“砰”的一声巨响,接着“小媳妇”嘴里怪叫一声,一溜火线窜了出去,屋里屋外又恢复了以往平静。
好一会,老太太哆嗦着双手,打开了“小媳妇”放在炕上的孩子。咦!原来,里面包着一条大鲤鱼,怪不得这个孩子不哭不闹的。
第二天一早。人们都起来了,老头、老太约来乡亲们,顺着“小媳妇”炸伤流出的血迹,找到了院外的木头柈子堆下,人们七手八脚扒开了木头堆。原来:这“小媳妇”是一只硕大的老鼠精变的,由于日久年深,这个老鼠精长成了一身的白毛,变化成了人身,想偷点年货吃,哪成想被这老头识破真相,结果弄了个赔了孩子又丧生的可笑下场!
在小村的大东头,有一个干净的院落,这里住着一对老两口。老两口吃完了后晌饭(晚饭),老太太就吩咐老头挱(剁)饺馅子,准备晚上包些冻饺子。到了掌灯的时候,老头挱好了饺馅子,老太太也和好了面,老两口就在灯下开始包起了饺子来。
窗外的小北风嗖嗖的刮着,吹的窗纸呜呜作响,使漆黑的晚上,平添了几分恐怖的气氛。夜空中星星落落的飘起了小清雪,又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夜晚。老头用剪子剪了剪供桌上燃完的蜡烛芯,接着,又往灶坑膛里添了几块木柈子,红红的火焰劈啪作响,剧烈的燃烧了起来,不一会,小屋内暖和了起来,老两口一边唠着家常,一边麻利的包着饺子。
这时,房门一响,走进来一个穿着蓝花棉袄,非常俊俏“小媳妇”。只见她,怀抱着一个棉被包裹的孩子,长长的睫毛上挂着霜,双脚不停的跺着,哆哆嗦嗦的开起口来:“大娘、大爷我这是回娘家去,我家住在上岗子屯,我娘家是离这二十里远的七里营子的,我是和丈夫怄气跑出来的,不想走到这里迷路了,实在冻得受不了了,恳请你们叫我暖和暖和手脚,方便的话留我住一宿,明天天一亮我就赶路,不连累大爷大娘。”说完这话,这“小媳妇”满怀委屈,‘嘤!嘤!’的哭了起来。
老两口一看,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何况上岗子屯也离这二十多里地远。老太太要把她怀里的孩子接过去,“小媳妇”慌忙的连连的摇头,把孩子放在了火炕梢(尾部不热的地方)。接着;一屁股坐在了炕沿上,就着火盆子,烤起手来。“小媳妇”见老两口在包着冻饺子,便提出帮他们包一包,老两口见来了帮手,也高兴的接受了“小媳妇”的请求。
可是,不一会,老头就发现有些不对劲的事情发生了。那就是:忙了大半天,饺子没见多包出多少,倒是饺馅子连连不够用了。“这是第三盆馅子了”!老头一边拌着馅子,一边挺纳闷想着。于是,他决定探探究竟。老头假装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暗暗的用眼角观察起“小媳妇”来。
这回老头瞧明白了,原来“小媳妇”在灯影下露出了老鼠的嘴脸,只见她:剜一块馅子,接着又偷偷的送到了嘴里。原来是她偷吃的饺馅子啊!老头假装没看见,就假装和老伴商量说:“忙了大半天了,一会我们煮点吃吧!”。
老头偷偷的把过年要放的大号‘麻雷子’拿出来一个,暗暗的放在供桌旁,又往锅里加了一瓢凉水,吩咐“小媳妇 ”说:“把蜡烛点上,蒸汽太多看不见了”,他用手指了指哪个‘麻雷子’。这“小媳妇”哪里知道这个东西是个爆竹啊,就在供桌上的蜡烛上,点燃了麻雷子的药捻子。‘呲’电光火石之间,“砰”的一声巨响,接着“小媳妇”嘴里怪叫一声,一溜火线窜了出去,屋里屋外又恢复了以往平静。
好一会,老太太哆嗦着双手,打开了“小媳妇”放在炕上的孩子。咦!原来,里面包着一条大鲤鱼,怪不得这个孩子不哭不闹的。
第二天一早。人们都起来了,老头、老太约来乡亲们,顺着“小媳妇”炸伤流出的血迹,找到了院外的木头柈子堆下,人们七手八脚扒开了木头堆。原来:这“小媳妇”是一只硕大的老鼠精变的,由于日久年深,这个老鼠精长成了一身的白毛,变化成了人身,想偷点年货吃,哪成想被这老头识破真相,结果弄了个赔了孩子又丧生的可笑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