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55,239贴子:12,551,517
  • 12回复贴,共1

徐光启:一个终被承认的天主教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1月11日下午4时,一群青年走进上海徐家汇天主堂参观,这座拥有97年历史的哥特式建筑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解说员将众人领至一幅版画前,画的前景是一位穿着儒装的西洋老人和一位穿着明代官服的中国老人,他们站在中堂里交流,背景是一幅中堂画,画的是怀抱婴儿的圣母玛利亚。
“你们知道这两位是谁吗?”解说员询问,众人摇头。“右边这位是明代进士、文渊阁大学士徐光启,他的教名叫保禄,大家站的这个地方就是徐光启的出生地,又因这里曾是三条河流的交汇处,故得名徐家汇。左边这位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徐光启的老师。”
正如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所说:现在大家吃番薯,却不一定知道徐光启提倡农学引进番薯。当然,他们更不知道徐光启是上海地区第一个天主教徒。
承认的政治
生于1562年,逝于1633年的徐光启是一个值得言说的人物,他一生所做的重要事情共有五件:一、提倡农学引进番薯;二、练兵和造炮;三、编纂《农政全书》;四、与利玛窦合作译《几何原本(前6卷)》;五、组织编纂《崇祯历书》。
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中国的达芬奇……徐光启死后,人们不断给他戴上各种帽子,后世之人或各取所需,或避重就轻,历史叙述总是躲躲闪闪,及至今日生活在徐家汇的青年“不知有徐”,而徐氏身份符号的演变恰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09-25 23:45回复
    经多方联系,略微清整的“利玛窦墓”接待了来自家乡的客人。不料这个引子却让陈乐民对徐光启产生了浓厚兴趣,“特别是300多年前的一个朝廷大臣为什么昄依基督教”。后来到巴黎访问,陈乐民特意向法兰西学院的著名汉学家谢和耐教授打听原因。对这段历史,谢和耐非常熟悉,陈谢对话得出两点结论:
    其一,徐光启亲近利玛窦等传教士,最打动徐光启的是西欧科学知识。徐光启在翻译《几何原本》的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科学思维”,学习包括天文气象、测绘、水利等诸方面的科学知识,这是徐氏师事利玛窦等人的最根本原因。其二,徐氏昄依西教,是以“儒家”的“道德观”诠释基督教义,以“儒”释“耶”,希望借以补充中国传统文化的不足,所谓“易佛补儒”。
    陈乐民称赞徐光启“是一位开中西交流风气之先的人”,确实,徐、利之交是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一次”,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中西文化蜜月期。
    “清朝说徐光启太过分了,把西洋人引入中国,清朝可以说他主修《崇祯历书》翻译《几何原本》是功劳,但觉得入教有点过了。民国以降国人崇尚科学,就说他是科学家、科学先驱,再后来说他是爱国政治家,一直回避他的天主教徒身份。”李天纲说,“现在我们就不能回避他的天主教身份了,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跟他的天主教徒身份密切相关,不能分开。”
    徐光启主修《崇祯历书》就是和一批天主教徒一起完成的,成为此后200多年间中国的官方天文学体系。从科学史的角度和历史影响来说,这件事应该算徐光启的最大事功。同时还培养了一批天文学人才,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甚至掌控了钦天监事务(国家天文台)。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09-25 23:47
    回复
      从此出发,徐光启带着自己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走入了17世纪开始的全球性的中西文化交汇洪流中。与此同时,来到中国的耶稣会士,对刚刚展现在他们面前的“知识新大陆”也表现出十分的好奇,利玛窦真诚地尊崇和赞美着儒家,认为是一种值得西方人学习的“东方人文主义”。
      “徐光启的时代,西方愿意赞美东方,东方开始学习西方,东西方之间开展的是一场平等的‘知识大交易’。”李天纲介绍说,“那时,欧洲国王们不远万里派人到中国来拿线装书,葡萄牙国王最先拥有线装书,法王路易十四羡慕得不得了,也派人到中国来拿,他拿到后很骄傲,展示给公爵、侯爵们看。”
      在本届徐光启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列出一组历史数据,徐光启时代中国GDP占全世界的29.6%,欧洲14国GDP占19.6%,而他的话亦余音绕梁:“马克思评价文艺复兴时期时曾说,那是一个需要巨人并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徐光启就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也成为了当时中国的一个巨人。”今日中国人不得不刮目相看的是,这位顺应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的巨人,却不是一个对本民族文化抱虚无主义态度的西化论者,朱维铮教授列举的数据从国力强大这个层面展现了徐光启文化自信的底气。
      “那时中国跟西方差距不大,中国人很有自信,见着西洋人不怕,只是后来,鸦片战争,中国打不过洋人,见了西洋人,急得要命,心态就不好了。”此后,对于西洋文化,中国人痴迷于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沉湎在战术层面,给林则徐戴上了“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大帽子。
      “现在,中国还是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优越感,羞辱感,自卑感融合在一起,欣赏林则徐的“制夷说”,这是错误的。”李天纲认为,中国人应该超越林则徐,回到徐光启的高度,重温大国的气度和开放情怀。唯其如此,中国在重归世界大国舞台的过程,才不会让他国感到误解和害怕。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9-25 23:49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09-26 00:07
        收起回复
          “众人摇头”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09-26 01:41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09-26 07:14
            回复
              很高端的黑了大明
              这是悲催的人生,咬牙硬撑到明天,房价还有物价就也许会下跌!这是悲催的人生,咬牙硬撑到明天,奖金还有假期就也许会实现!


              来自WindowsPhone客户端8楼2014-09-26 07:20
              回复
                基督教和天主教不一样吧,利玛窦是天主教徒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4-09-26 08:00
                回复
                  仗剑江湖饮落寞,天地孤影任我行。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4-09-26 08:01
                  回复
                    这不是黑大明,这确是大明的伟大之处。包容外来文明、能及时发现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国家之间的交流文化的交融是好事。不要因为基督教(包括新教、天主教、东正教)是西方的,就认为中国人不应加入,戴上汉奸的高帽子,这没什么关系。佛教来自印度、马列主义来自于欧洲。那你说中国会有多少汉奸呢?
                    满清时代认为中国什么都比外国强,林则徐甚至认为英国人没有膝盖,只要登岸必定失败。结果......


                    IP属地:江苏11楼2014-09-26 0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