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76,703贴子:73,659,251
  • 1回复贴,共1

《历史哲学》摘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桌面镇楼!
《历史哲学》可能是黑格尔受争议最多的一本书,个人拙见,这本书的可读之处在于其广阔的视角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以下摘录本书中的一些章节句子,尽量避开较为生涩的部分,挑选可读性较强又富有知识的分享给大家。
以下均为楼主根据德文原文并参照英译本自主翻译,并不按照书的写作顺序,而是楼主的阅读顺序,,如感觉阅读不便请见谅!附上原文,欢迎指正!


1楼2014-09-30 03:02回复
    1 缺水的高原与广袤的草原
    2 大河流过的平原,是大河流过与灌溉的地方
    3 海岸地,与海毗邻
    这三种元素普遍地存在,我们在世界各地都能看到这三个部分。第一种是纯粹,凝固,金属的高原,因自身的独立封闭而难以塑造,但也有可能把冲动从自身向外传递。第二种是文明的中心,如今依旧处于封闭的独立性中。第三种传递并维持世界的联系。
    1.高原
    我们可以在蒙古人(广义上)居住的中亚细亚看到这样的高原, 从里海一直向北延伸至黑海,阿拉伯沙漠与非洲的巴巴里,南美洲的奥利诺卡与巴拉圭。这些高原居民的财产得益于雨水或是河流的泛滥,他们的特点是家长制的生活。以家族为分割单位。这些家族占据的土地是贫瘠或仅仅暂时富饶的,居民们的财产并不依赖农田耕地——从中他们只获利微薄,而在于与他们一起游荡的牲口。他们一直在寻找着草场,当牧草枯竭,他们又举族迁移。他们无心为冬天储备,所以常常得宰杀半数的牛羊。
    在这些高原的局面中不存在什么法律关系,因此他们中显露出好客与劫掠两个极端,后者尤甚当他们被文明的国家环绕时,比如阿拉伯人,他们在劫掠中受助于马匹与骆驼。蒙古人以马奶为食,因此马同时成为他们的营养食品与作战利器。 在他们家长制的形式下,常常发生的是,他们糜集起来并通过某种冲动向外扩张。尽管先前处于和平,他们在这种情况下像一股毁灭性的洪水泛滥到文明的国土上,随之而来的革命带来的只有毁灭与瓦砾。这样的行动在那些成吉思汗和帖木儿领导的部族中被激发,他们摧毁了一切,接着又再次消失。如同一道飞流直下的山洪,绝没有什么特点的原则。他们从高原冲入山谷,那里居住着和平的山地居民,也从事农业的牧人。与瑞士相似,亚细亚也有这样的人民,但他们整体上是不重要的部分。


    3楼2014-09-30 03: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