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办陆军测绘学堂的回忆
韩锋
行毕业礼那天,两广总督张人骏亲临训话。这时我堂总办,已由傅文通兼任,吴晋依旧兼监督,提调则由叶文萃专任。他们将张迎入花厅,我见张所戴纬帽,没有红顶子,仅得一个线框框。原来他犯了错误,被清廷革职留任。所以我们领到的毕业证书,一开头就是“革职留任钦命头品顶戴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张人骏”。
我们毕业后,派往督练公所新设的测绘处服务,测量广州附近一万分一军用地图。职名为测量生,最优等的派充五等,优等的充六等,中等的充七等。五等月薪12两,六等10两,七等8两。另外每人每月支夫马费10两,伙食三两。以后按成绩提升,可以升至一等,每等递加2两。顶头上司有测绘处提调罗照沧——监视官黄荣黻——委员曲得胜——班长邓克明。班长之下还有班员,不过班员要同我们一齐外出作业。我看见测量生三字就讨厌,而且冠上五等,顶头上司又有四层。不久,就考入北京军谘府陆军测绘学堂模范班,再求深造。当启程时,罗照沧一时高兴,把我提升为四等测量生,月支薪水14两,带原薪入京学习。
过得半年,第二期亦毕业出堂,考第一的为郑炳奎(香山人),派往钦州测量。一、二两期毕业后,督练公所具呈陆军部,请照章给奖:最优等奖拔贡出身,授职测绘上士;优等奖优贡出身,授职测绘中士;中等奖岁贡出身,授职测绘下士。奉部批照准。于是同学们有送报条报喜的,更有回乡摆酒、演戏的。因此,罗照沧每逢训斥我辈时,必说:“你们虽不是官,已经是‘官之类’了”。
三、三至六期的革新和停办(1909年至1914年底)
当第一期毕业出堂之后,学堂当局即筹备招取第三期生。(因堂址过小,只能供两期学生学习的缘故)又因第一二期的学生,是三角、地形、制图混合讲授的。从三期起,改为分科讲授。规定两年毕业,第一年为普通科,第二年为专门科。普通科的课程为:算术、初等代数学、平面几何学、立体几何学、平面三角法、应用物理学、外国文、军事学、图画(水彩、用器)、体操。开课三个月,要举行一次甄别试。专门科分:三角、地形、制图三科,制图科又分绘图、印刷两班。三角科的课程为:高等代数学、球面三角法、解析几何学、简易微积分学、简易最小二乘法、大地测量学、天文学、简易地形测图学、简易绘图学。一年之内包括野外实习。实习时的科目为:选点、造标、小平角高度角观测、水准测量、定时、方位角观测、经纬度观测。地形科的课程为:高等代数学、解析几何学、简易微积分学、地形测图学、简易三角测量学、实用图绘学。实习时的科目为:测角图根、五千分一测图、一万分一测图、二万五千分一测图、五万分一测图。制图科绘图班的课程为:高等代数学、解析几何学、简易微积分学、绘图学、实用地形测图等、实用印刷术及各种投影法。印刷班(从略)。
第三期只办三角、地形两科。当时教授算术、代数、三角为叶树荣。几何、外文初由林庆镐担任,林入京当陆军部编译局编译后,由林的同学陈冕荣接充。物理学教员初为蔡洵,蔡入北大本科后,由许肇衡接手。军事学和体操,由各学长分担。郑文煊教过图画。自从第二期学生毕业后,田浦安静、福岛鏸皆约满回国。另聘大田美久教三角测量,杉村信臣教地形测图。两日本教官除担任专门科学外,还分担高等数学。至第四期生入堂时,总办傅文通经已去职。由吴晋专任总办,俞明铨专任监督,叶文萃仍充提调。从这时起,学堂的总办、监督、提调已定为专职,无复如前由督练公所总办兼差。裁去管理员,令罗照沧专管制图股业务。
至1911年秋,广州革命风潮,已到顶点。总办吴晋、监督俞明铨、提调叶文萃相率去职。调讲武堂总办韦汝聪充我堂总办,升翻译李孔昭充监督,任武备毕业生郑亮南为提调。第三期因改革学制关系,入堂稍迟,至广州独立时,第三期始考完毕业试。榜发,三角科考第一的为钟家骙(惠州人),地形科考第一的为江廷升(连州人)。
第三期学生毕业出堂后,学堂着手招考第五期生,规定由中学毕业的学生,才有投考资格。此时民国已成立,日籍教官大田美久、杉村信臣回国。第四期学生普通科修业期满,转入专门科已有数月。第四期是三角、地形、制图一齐举办的;那时三角科的主任教官为林麓,刚从北京模范班毕业回来。地形科主任教官初为孙桂馨(云南人,任教的时间甚短,至四期同学已忘记此人),后由林麓介绍北京模范班同学胡希瑗承乏。制图科主任教官为黄荣黻,毕业于日本参谋本部测绘科,由测绘处监视官调充的。此时“两广陆军测绘学堂”的招牌已易为“广东陆军测量学校”。各科主任教官,亦属新设,没有设置助教。但四期毕业之后,检查各科成绩,皆较一、二、三期为优。原因是四期的各科主任教官,皆属中国人,能够直接听讲。中文根底好,讲义编得浅显明白。如三角科考取第一的张汝燊(中山人),地形科第一的叶秉中(梅县人),制图科绘图班第一的吴师仁(丰顺人),印刷班第一的黄云舫(文昌人),学问皆有独到之处。尤以叶秉中更为优异,后来为我界做了不少有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