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在网上写过类似日记的东西,但今天,真的很多感慨。
我犹记得,一年前,我在卧室里,在化学吧里畅游。初三上学期,化学吧打开了我的视野,告诉我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告诉我化学是多么生机勃勃而乐趣无穷,最终,我接触了“化学竞赛”,并认识了一群喜欢化学的来自各地的朋友。尽管那时,我还是个彩笔中的彩笔,但我心中却充满着憧憬:那,就是一片圣地。
寒假,我认识了汕尾唯一一个化竞党,他借我的书,他的教导,让我真正意义上踏上了化竞这条路。
然后,我开始奋斗,直至现在,或者将来
我一直幻想着,拿到省一,杀进省队,冬令营夺金。但事实上,我终究还是太年轻。
从学校的角度讲,不可能;从地区讲,也没有这个历史;从资源上讲,我的书都是网购的,甚至周围人几乎都不了解化竞。
我相信我的天赋。许多化竞党都相信自己的天赋。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全国只有430个名额的冬令营。
就算进了,拿了奖但没保送,追赶那些已经领先你一到两年的同学,可能性微弱。
从家长的角度讲,实实在在高考,或许还能拿个好名次。他们也不允许我放掉一两年的功课去搞竞赛。
我在犹豫。我是要执意孤行,还是踏踏实实的学?
我犹记得,一年前,我在卧室里,在化学吧里畅游。初三上学期,化学吧打开了我的视野,告诉我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告诉我化学是多么生机勃勃而乐趣无穷,最终,我接触了“化学竞赛”,并认识了一群喜欢化学的来自各地的朋友。尽管那时,我还是个彩笔中的彩笔,但我心中却充满着憧憬:那,就是一片圣地。
寒假,我认识了汕尾唯一一个化竞党,他借我的书,他的教导,让我真正意义上踏上了化竞这条路。
然后,我开始奋斗,直至现在,或者将来
我一直幻想着,拿到省一,杀进省队,冬令营夺金。但事实上,我终究还是太年轻。
从学校的角度讲,不可能;从地区讲,也没有这个历史;从资源上讲,我的书都是网购的,甚至周围人几乎都不了解化竞。
我相信我的天赋。许多化竞党都相信自己的天赋。
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入全国只有430个名额的冬令营。
就算进了,拿了奖但没保送,追赶那些已经领先你一到两年的同学,可能性微弱。
从家长的角度讲,实实在在高考,或许还能拿个好名次。他们也不允许我放掉一两年的功课去搞竞赛。
我在犹豫。我是要执意孤行,还是踏踏实实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