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读书讯:备受海内外华语文学界瞩目的第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颁奖典礼于2004年4月18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以下是须一瓜的获奖感言。
我现在所获得的奖项,是个令人兴奋的奖项,但又是个危险的、任重道远的奖项。其他奖项,在我看来,好像更像是质检认证章,而这个奖项,只是一个预告。预告的危险性在于,结果的不确定性。当这个奖项从天而降时,难以忽略的压力感也从天而降。别的获得者
,永远不会有辜负的担忧和焦虑,得了也就结了,而这个“最具潜力新人奖”,在我看来,可能,每年这个时候,都将是我该自我盘点或清算一下的时候——我会不会从此就失去了一种写作的自由自在?
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我不再写小说。这其中,原因很多,对语言艺术的信任的退潮感,也是个重要的因素。当时,我渐渐为音乐所吸引——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像音乐这样地穿透万物,唤醒我们?还有什么力量能闪电般地让我们看见,生命中蕴涵着的神的意志?我相信音乐就是神灵对尘世间的芸芸众生的我们打出的手势。斯特拉文斯基就深信,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有一种超越我们想象力的存在,这种存在包容一切,渗透进世人生命的每一个缝隙,我们不知不觉沉浸在这种存在里。那么,谁能把我们唤醒,除了大自然的天籁,只有艺术才具有这个力量,我一度认为、现在依然倾向,音乐可能是最强有力的。它刷新了你眼里的这个世界,在其中,我们不知不觉重新感觉和评估着一切。当马勒、柴可夫斯基、萧斯塔科维奇,格什温在深夜的你的一个人的空间穿行时,你就明白那个神秘的存在是什么。有时一个乐句,就让你心灵激荡地记住了一个无名的音乐家。他们简直就是背负着神的使命来到人间。我只是个普通的欣赏者,并没有专业的耳朵,但是,它却能把我领走。
这两三年我重新开始恢复写作,实际上有些作品就是被某段音乐带进去的——那是我自己也解释不清的、但一定是同质的东西。它唤醒我并帮助我渗透。尽管如此,我对我自己的文字,还是怀有无法克制的谦卑。这个奖项,是我这辈子遭遇过的最大激励。但即使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也不敢肯定我将不负众望,我只能说我要更加勤勉一点,就像套上缰绳的马,我要尽力在道上走好。
非常感谢《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身为传媒中人,身为写作者,我特别感受到作为中国传媒的他们此时此境的非同寻常。此外,我非常感谢推荐评委和终审评委们的信任。这个鼓励,比我得到过的任何一个奖项都令我开心和自豪。新人奖从字面上看,人们,包括我自己,都会把它和年轻人联结在一起,而我以这样不新的年龄得到它,有点不好意思。但有什么办法呢,“年度小说家奖”又不是凭年龄就能够问鼎的。
现在,评委们把这个接力棒交到我手上了,能不能跑到大家期望的目标,只能看我自己的造化了。我相信还会碰到像《上海文学》《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福建文学》上那些兢兢业业充满责任感的老师编辑们,也难忘《小说选刊》上那些文学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老师,去目标的路上离不开他们。我记得当时我决定向《收获》投稿时,福建的兄弟朋友们都说,敢投那呀,人家只认名人!我是带着狗尾巴草的无知无畏投稿的。意外的是,责编叶开,接到电子稿件后反馈极快。他想当然须一瓜必定是男的,回信他称须一瓜老弟,很客气地提了六七百字的意见和看法。一下就令我感受到他们面对无名作者的那种真诚;《淡绿色的月亮》经过了《收获》三审老师的指点,每一审都给予了我非常中肯的帮助。我想,作为一个无名作者,一开始我就有幸碰到这么多热心而负责的老师们,相信在今天的接力棒之后,我的贵人们依然会在前面。谢谢大家
我现在所获得的奖项,是个令人兴奋的奖项,但又是个危险的、任重道远的奖项。其他奖项,在我看来,好像更像是质检认证章,而这个奖项,只是一个预告。预告的危险性在于,结果的不确定性。当这个奖项从天而降时,难以忽略的压力感也从天而降。别的获得者
,永远不会有辜负的担忧和焦虑,得了也就结了,而这个“最具潜力新人奖”,在我看来,可能,每年这个时候,都将是我该自我盘点或清算一下的时候——我会不会从此就失去了一种写作的自由自在?
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我不再写小说。这其中,原因很多,对语言艺术的信任的退潮感,也是个重要的因素。当时,我渐渐为音乐所吸引——还有什么力量能够像音乐这样地穿透万物,唤醒我们?还有什么力量能闪电般地让我们看见,生命中蕴涵着的神的意志?我相信音乐就是神灵对尘世间的芸芸众生的我们打出的手势。斯特拉文斯基就深信,在我们的生命里,还有一种超越我们想象力的存在,这种存在包容一切,渗透进世人生命的每一个缝隙,我们不知不觉沉浸在这种存在里。那么,谁能把我们唤醒,除了大自然的天籁,只有艺术才具有这个力量,我一度认为、现在依然倾向,音乐可能是最强有力的。它刷新了你眼里的这个世界,在其中,我们不知不觉重新感觉和评估着一切。当马勒、柴可夫斯基、萧斯塔科维奇,格什温在深夜的你的一个人的空间穿行时,你就明白那个神秘的存在是什么。有时一个乐句,就让你心灵激荡地记住了一个无名的音乐家。他们简直就是背负着神的使命来到人间。我只是个普通的欣赏者,并没有专业的耳朵,但是,它却能把我领走。
这两三年我重新开始恢复写作,实际上有些作品就是被某段音乐带进去的——那是我自己也解释不清的、但一定是同质的东西。它唤醒我并帮助我渗透。尽管如此,我对我自己的文字,还是怀有无法克制的谦卑。这个奖项,是我这辈子遭遇过的最大激励。但即使在这样的激励下,我也不敢肯定我将不负众望,我只能说我要更加勤勉一点,就像套上缰绳的马,我要尽力在道上走好。
非常感谢《南方都市报》和《新京报》。身为传媒中人,身为写作者,我特别感受到作为中国传媒的他们此时此境的非同寻常。此外,我非常感谢推荐评委和终审评委们的信任。这个鼓励,比我得到过的任何一个奖项都令我开心和自豪。新人奖从字面上看,人们,包括我自己,都会把它和年轻人联结在一起,而我以这样不新的年龄得到它,有点不好意思。但有什么办法呢,“年度小说家奖”又不是凭年龄就能够问鼎的。
现在,评委们把这个接力棒交到我手上了,能不能跑到大家期望的目标,只能看我自己的造化了。我相信还会碰到像《上海文学》《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福建文学》上那些兢兢业业充满责任感的老师编辑们,也难忘《小说选刊》上那些文学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老师,去目标的路上离不开他们。我记得当时我决定向《收获》投稿时,福建的兄弟朋友们都说,敢投那呀,人家只认名人!我是带着狗尾巴草的无知无畏投稿的。意外的是,责编叶开,接到电子稿件后反馈极快。他想当然须一瓜必定是男的,回信他称须一瓜老弟,很客气地提了六七百字的意见和看法。一下就令我感受到他们面对无名作者的那种真诚;《淡绿色的月亮》经过了《收获》三审老师的指点,每一审都给予了我非常中肯的帮助。我想,作为一个无名作者,一开始我就有幸碰到这么多热心而负责的老师们,相信在今天的接力棒之后,我的贵人们依然会在前面。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