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吧 关注:1,375,019贴子:14,637,733

回复:集体活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周礼.夏官.司马》:
中春,教振旅①,司马以旗致民,平列陈,如战之陈。辨鼓铎镯铙之用,王执路鼓,诸侯执贲鼓,军将执晋鼓②,师帅执提③,旅师执鼙,卒长执铙,两司马执铎,公司马④执镯。以教坐作、进退、疾徐、疏数之节。遂以[艹鬼]田⑤,有司表貉(mà禡)⑥,誓民⑦;鼓,遂围禁;火弊⑧,献禽以祭社。
【注释】
①振旅:郑玄注:“凡师出曰治兵,入曰振旅,皆习战也。”按:这是借四时的田猎进行军事演习。古者寓兵于农,平时务农是农民,战时手执武器即战士。
②王执路鼓三句:郑珍认为,路鼓、贲鼓、晋鼓的体积都比较大,车上容纳不下,所以天子、诸侯、军将无法亲自执桴击鼓。孙诒让进一步说:“窃疑此经‘师帅执提’以下,其鼓较小,皆是亲执。其军将以上所用三鼓广长之度绝侈(按:即太大),将车所不易建,当别以车载之,则三鼓不必亲执。经文以与下提、鼙等牵连并举,故通言执耳。实则王、侯、军将所亲执者仍是鼙。临战之时,王车亦止载鼙以令鼓,而鼓人别乘副车,载路鼓以从之,如大阅‘中军以鼙令鼓’,而后‘鼓人三鼓’鼓人所鼓者,盖即路、贲、晋诸鼓别载以从者也。”译文姑从旧说,而郑珍、孙诒让之说也不可不知。
③提:鼓名。其制不详。孙诒让说:“提鼓以提为名,固当有柄可以提持。”
④公司马:谓伍长。
⑤[艹鬼]sōu田:春季打猎。
⑥表貉(mà禡):立表举行祃祭。表,练兵场上的标杆。貉,通“祃”。祃祭是军中之祭,祭祀始造军法之神。其神或曰黄帝,或曰蚩尤。祃祭的目的是鼓舞士气。
⑦誓民:将违犯田猎规则所应受到的处罚告诫民众。
⑧弊:停止。
【译文】
每年仲春,教民演习班师收兵的战法,司马竖起画有熊虎的招军旗,用以集合民众,等到民众到齐以后,整齐其行列,列成阵势,就像实战的阵势那样。教会民众辨别鼓、铎、镯、铙作为指挥信号的作用:天子亲自敲击自己兵车上的路鼓,诸侯亲自敲击自己兵车上的贲鼓,军将亲自敲击自己兵车上的晋鼓,师帅执掌提鼓,旅帅执掌鼙,卒长执掌铙,两司马执掌铎,公司马执掌镯。以教民练习坐下与起立、前进与后退、急速与缓慢、散开与密集的基本动作。接着就率领民众进行春季的田猎,由有关官员在练兵场上竖起标杆,举行祃祭。由大司徒对民众进行田猎须知的告诫,然后下令击鼓,开始围猎;等到焚烧野草的火势熄灭以后,就停止田猎,然后把猎获的禽兽集中起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用来祭祀社神。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2楼2014-10-13 14:18
回复
    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陈。辨旗物之用:王载大常,诸侯载旗qí,军吏载旗,师都载旜zhān,乡家载物,郊野载旐zhào,百官载旟yú①,各书其事与其号焉。其他皆如振旅。遂以狝 xiǎn②田,如[艹鬼]之法,罗弊,致禽以祀祊。
    【注释】
    ①王载大常七句:据《周礼.司常》,九种旗帜:常、旗qí、旜zhān、物、旗、旟yú、旐zhào、旞suì、旌。
    ②狝 xiǎn:秋季的田猎。
    【注释】
    每年仲秋,教民演习出兵的战法,排列的阵势就像春季演习振旅的阵势那样。教会民众辨别各种旗子的作用:天子的车上竖着画有日月的太常,诸侯的车上竖着画有交龙的旗,六军将吏的车上竖着画有熊虎的旗,六军将帅和大都、小都领主的车上竖着画有熊虎的旜,六乡官员的车上竖着画有鸟隼的物,家邑之长的车上竖着画有熊虎的物,四郊之吏、六遂官员以及公邑大夫的车上竖着画有龟蛇的旐,百官的车上竖着画有鸟隼的旟,各自在自己的旗子上写上自己的职事与名号。其他方面都和春季的振旅一样。接着就率领民众进行秋季的田猎,其做法和春季的田猎一样,等到捕捉禽兽的网罗停止使用时,田猎也就停止,然后把猎获的禽兽集中起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用来祭祀四方之神。自己的旗子上写上自己的职事与名号。其他方面都和春季的振旅一样。接着就率领民众进行秋季的田猎,其做法和春季的田猎一样,等到捕捉禽兽的网罗停止使用时,田猎也就停止,然后把猎获的禽兽集中起来,选择其中的一部分用来祭祀四方之神。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14-10-13 14:54
    回复
      好玩。
           ---------大家不要误解皇汉,都来为皇汉正名,皇汉有什么可怕的呢?皇汉鹿过一下。。。。。。。。。
      不是你在拯救汉服,是汉服在拯救你---------◆ヘ枉凝眉ˋ


      IP属地:四川35楼2014-10-13 15:09
      收起回复
        中冬,教大阅①。前期,群吏戒众庶修战法。虞人莱所田之野②,为表,百步则一,为三表,又五十步为一表③。田之日,司马建旗于后表之中,群吏以旗物鼓铎镯铙,各帅其民而致。质明,弊④旗,诛后至者。乃陈车徒如战之陈,皆坐⑤。群吏听誓于陈前,斩牲,以左右徇陈,曰: “ 不用命者斩之!”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司马振铎,群吏作旗,车徒皆作。鼓行,鸣镯,车徒皆行,及表乃止。三鼓,摝⑥铎,群吏弊旗,车徒皆坐。又三鼓,振铎作旗,车徒皆作。鼓进,鸣镯,车骤徒趋⑦及表乃止,坐作如初。乃鼓,车驰徒走⑧,及表乃止。鼓戒⑨三阕, 车三发,徒三刺。乃鼓退,鸣铙且却,及表乃止,坐作如初。遂以狩⑩田,以旌为左右⑾和之门,群吏各帅其车徒以叙和出,左右陈车徒,有司平之。旗居卒间以分地,前后有屯百步,有司巡其前后。险野,人为主;易野,车为主。既陈,乃设驱逆之车⑿,有司表貉于陈前。中军以鼙令鼓,鼓人皆三鼓,群司马振铎,车徒皆作。遂鼓行,徒衔枚⒀而进。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及所弊⒁,鼓皆駴(15),车徒皆噪。徒乃弊,致禽馌兽于郊(16);入,献禽以享烝(17)。
        【注释】
        ①大阅:检阅兵车及驾车的马。
        ②虞人莱所田之野:虞人,指山虞、泽虞二官。如果猎场在山,则由山虞负责下面的事;如果猎场在泽,则由泽虞负责下面的事。莱:芟除野草。
        ③为表四句:表是标杆,起识正行列的作用。从北往南,一共立了四根标杆:最北边的标杆叫做后表,往南五十步的标杆叫做第二表,再往南一百步的标杆叫做第三表,又再往南一百步的标杆叫做第四表,又叫前表。下文的演习分为三节:第一节就是由后表前进到第二表,第二节就是由第二表前进到第三表,第三节就是由第三表前进到第四表。前进的速度,一节比一节快。前进到第四节,表示已经与敌人接触交战。
        ④弊:停止。
        ⑤坐:古人席地而坐,坐姿如同今天的跪,只是身子不挺直,臀部要落到双脚上。
        ⑥摝lù:郑玄说: “掩上振之为摝。摝者,止行息气也。”摝铎既然是
        偃旗息鼓的信号,那么可能是摇动时捂着铎的上部,使其声音不响亮。
        ⑦车骤徒趋:这比第一节的“车徒皆行”加快了前进速度,因为离敌人越来越近了。
        ⑧车驰徒走:这比第二节的“车骤徒趋”又加快了速度,因为前面就是敌人。
        ⑨鼓戒:用不绝于耳的鼓声发出进攻的警戒。
        ⑩狩:冬季的田猎叫狩。
        ⑾左右:天子六军,左三军,右三军。和之门:军门,军营之门。汉代叫做垒门。在军营门口竖起两面旌旗作为门,就是和门。左三军、右三军各一和门。
        ⑿驱逆之车:乘此车驱赶和堵截禽兽,使其不得逃出围场之外。由田仆设置此车。
        ⒀衔枚:口中衔着一根像筷子一样的东西,防止说话,以免敌人发觉。
        ⒁及所弊:走到应该停止的地方。弊,停止。
        (15)駴:骇之俗字。郑玄注:“ 疾雷击鼓曰駴。”
        (16)馌yè兽于郊:郑玄注:“ 馌,馈也。以禽兽馈四方之神于郊,郊有群神之兆( 坛位)。”
        (17)烝:冬季的宗庙祭祀。
        【注释】
        每年仲冬,教民演习大阅。此前数日,乡师以下的各级地方官员要告诫民众做好演习大阅的各种准备工作。虞人芟除猎场的野草,开辟出一块可以布阵的空地,并在空地上竖起标杆,从南往北,每一百步就竖一根,这样地竖起三根标杆之后,又在往北五十步的地方再竖起一根标杆。大阅那天,尚未天亮的时候,大司马命令司常在最后一根标杆与第二根标杆的正中间竖起招军大旗,乡师以下各级地方官员携带旗帜鼓铎镯铙,各自带领其所属民众到招军旗下报到。天亮以后,就命令司常收起招军旗,对于没有按时报到者,处以失期之罪。于是将兵车和步卒摆成阵势,就像实战的阵势那样,所有的人都坐下听候宣誓。各级带兵长官都在士卒之前、面向南方谛听宣誓,由小子斩杀牲畜,并以之走遍阵地每个角落,宣示于众,说:“凡是不听命令者,斩之。”宣誓完毕,主帅亲自击鼙以示意鼓人击鼓鼓舞士气,所有的鼓人就都击鼓三通,大司马首先摇动金铎,众多两司马也摇动金铎响应,各级带兵长官举起军旗,兵车准备启动,士卒一齐起立,军帅、师帅、旅帅纷纷击鼓命令前进,伍长敲响金镯以控制节奏,兵车和步卒都向前进,前进到第二根标杆才停止下来;于是鼓人又击鼓三通,大司马在摇动金铎时捂着铎的上部,各级带兵长官都把军旗收起,战车都停了下来,步卒都坐下。然后,鼓人又击鼓三通,大司马摇动金铎,各级带兵长官又扬起军旗,战车又做好启动准备,步卒全都起立,军帅、师帅、旅帅纷纷击鼓命令前进,伍长敲响金镯以控制节奏,这一次,兵车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进,步卒以更快的步伐向前进,前进到第三根标杆才停止下来;然后,战车的停止和启动,步卒的坐下和起立,都和第一次前进时一样。于是鼓人又击鼓三通,这一次,战车风驰般地向前进,步卒跑步向前进,前进到最南面第四根标杆才停止下来。于是擂起三通作为攻击信号的战鼓,使鼓声不绝于耳,每鼓一通,每辆兵车上的射手就向敌方发射一箭,每个步卒就向敌方猛刺
        一下,这样地连发三箭,连刺三下,表示已经将敌人制服。于是主帅击鼓发出退兵的信号,而后卒长敲动铙以控制退却秩序,一直退到出发时的那根标杆为止,而在每一阶段的退军中,兵车的停止和启动、步卒的坐下和起立,都和前进时一样。接着就率领民众进行冬季的田猎,以旌作为左右两个集团军的军门,各级带兵长官各自率领其兵车和步卒按照次序从军门鱼贯而出,一个集团军在左边摆好兵车和步卒的阵势,另一个集团军在右边摆好兵车和步卒的阵势,乡师坐在军门,负责纠正其出入的行列。卒与卒之间以旗帜划分地域,兵车与步卒各自屯驻,分为前后相距百步的两部,乡师负责巡查其阵列整齐与否。在险阻的地方布阵,步卒在前,兵车在后;在平坦的地方布阵,兵车在前,步卒在后。阵势布好以后,命令田仆准备好驱赶和堵截禽兽的车,有关官员在阵前竖立标杆的地方举行祃祭。主帅亲自击鼙以示意鼓人击鼓鼓舞士气,所有的鼓人就都击鼓三通,大司马首先摇动金铎,众两司马随着也摇动金铎,兵车准备启动,士卒一齐起立;军帅、师帅、旅帅纷纷击鼓命令前进,步卒于是衔枚前进。猎获的禽兽,大的交给公家,小的可以取为己有。对于猎获的禽兽,要割取其左耳,以便计功。当前进到猎场的边缘时,鼓声敲得震天响,甲士和步卒也都齐声欢呼,这象征战斗取得了胜利。步卒于是停止田猎,将猎获的禽兽集中起来,收兵的路上,首先用它们祭祀四郊的群神,回到城里还要用它们祭祀宗庙。
        --------------------------------
        参见吕友仁《周礼译注》等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6楼2014-10-13 15:31
        回复
          中夏,教茇 bá舍,如振旅之陈。群吏撰车徒,读书契,辨号名之用①,帅以门名,县鄙各以其名,家以号名,乡以州名,野以邑名,百官各象其事,以辨军之夜事。其他皆如振旅。遂以苗田,如[艹鬼]之法,车弊,献禽以享礿yào。
          【注释】
          ①号名:徽识,帮助辨认的标志。似旌旗而小,著于将士身上,军中用之,以资互相识别
          【注释】
          每年仲夏,教民演习于野地芟除草莱就地宿营的夜战战法,排列的阵势就像春季演习振旅的阵势那样。阵势摆好以后,各级带兵长官计点其所统领的车上的甲士和车下的步兵,对照簿书核对兵甲器械,教会民众辨别各种徽识的用途:各级带兵长官身上所被的徽识如同其门旁所竖的旌旗,公邑领主身上所被的徽识上各自写着本公邑的名字,三等采地之臣身上所被的徽识上各自写着本采地的名字,六乡的各级官员身上所被的徽识上各自写着本州、本党、本族、本闾、本比的名字,六遂的各级官员身上所被的徽识上各自写着本邑的名字,百官身上所被的徽识上各自写着自己所掌之事,夜战中就凭借这些徽识来识别自己人,使内外不相混杂。其他方面都和春季的振旅一样。
          ---------------------------------------------------------
          这类将士身上用以识别的徽号,在《尉缭子》中也记载有一种:
          《尉缭子.经卒令》:“经①卒者,以经令分之为三分焉:左军苍旗,卒戴苍羽;右军白旗,卒戴白羽;中军黄旗,卒戴黄羽②。
            卒有五章③:前一行苍章,次二行赤章,次三行黄章,次四行白章,次五行黑章。次以经卒,亡章者有诛。前一五行,置章于首;次二五行,置章于项;次三五行,置章于胸;次四五行,置章于腹;次五五行,置章于腰。
          如此,卒无非其吏,吏无非其卒。见非而不诘,见乱而不禁,其罪如之。”
          【注释】
          ①经:经理,治理。
          ②左军苍旗六句:左军苍(青)旗,士兵戴青色羽毛;右军白旗,士兵戴白色羽毛;中军黄旗,士兵戴黄色羽毛。
          ③章:徽章,标记。
          【译文】
          对士兵进行编队,按照编队条令来分编,全军分为三军:左军用青旗,士兵戴青色羽毛;右军用白旗,士兵戴白色羽毛;中军用黄旗,士兵戴黄色羽毛。
          士兵有五种颜色的标志:第一行用青色标记,第二行用红色标记,第三行用黄色标记,第四行用白色标记,第五行用黑色标记。按这个次序进行士兵编队,遗失标记的要给以惩罚。
          第一个五行,标记佩置在头上;第二个五行,把标记佩置在颈上;第三个五行,把标记佩置在胸前;第四个五行,把标记佩置在腹部;第五个五行,把标记佩置在腰间。
          按照这个规定,士兵不会弄错自己的将官,将官不会弄错自己的士兵。见到差错而不予追究,发现混乱而不加禁止,他的罪过与违令者相同。


          40楼2014-10-15 11:51
          回复
            关于五色,可以见这帖http://tieba.baidu.com/p/3028140487?pn=11 412——414楼
            古时五色:青、赤、黄、白、黑,是按照翚等雉科鸟类的五色羽毛为染色标准。“素质、五采皆备成章曰翚”,按此,雉科的白腹锦鸡应该就是翚。白腹锦鸡的五色就是古时五正色的色相标准。色彩确实很漂亮。


            41楼2014-10-15 11:54
            回复
              编队组训,协作配合,对提高战斗力来说很重要,“恩格斯曾引述过拿破仑关于法国兵和马木留克兵的比较,两个马木留克兵可以打败三个法国骑兵,但是成建制的法国骑兵部队,则是马木留克兵无法战胜的,因此一千个法国兵总能打败一千五百个马木留克兵。 以说明军队的组织和战术训练所起的作用。见《骑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4卷320页。” ——杨泓《中国古兵器论丛》第227页


              43楼2014-10-15 12:29
              回复
                三防一刺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14-10-15 12:49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14-10-16 12:51
                  收起回复
                    戴护面的时候,防止摩擦头皮可以先戴上网巾,也可以戴秦代这种“帻”,这种“帻”在戴头盔时可以防止摩擦头皮:
                    来自:《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一号坑发掘报告1974-1984(上)》。“帻”上有抽绳,可以通过抽绳调节松紧。


                    50楼2015-02-07 12:19
                    回复
                      喜欢这个帖子最好把图片复制保存好,互联网管理越来越那个,以防万一吧


                      51楼2015-02-07 12:27
                      回复
                        帝国复僻


                        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15-02-07 13:11
                        收起回复
                          张万年上将做刺杀示范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15-02-07 14:30
                          收起回复
                            普通平民成编制地做刺杀训练还是容易被误会,义和团什么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15-02-07 14:35
                            收起回复
                              忠诚,纪律,谋略,武勇


                              55楼2015-02-16 21:1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