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福坚强吧 关注:4贴子:7
  • 0回复贴,共1

古广明的德国梦 法兰克福坚强成华人足球旗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内容来源:足球报
  古广明,作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第一批留洋球员,在他离开德国20年后,又以另外一种方式,开创着中国足球人在海外的先河——法兰克福坚强足球俱乐部。这个6年前由法兰克福华人组建的业余球会,上赛季开始参加德国第10级联赛,这段时间逐渐成为微博上的足球热门话题。至少在古广明的头脑中,法兰克福坚强应该成为海外华人足球旗帜。然而,丰满的梦想照进现实,却往往因为世俗的约束而清瘦不堪。
  在欧洲,由单一族群组织的业余俱乐部遍布各国,单是德国就有土耳其、科索沃、克罗地亚、波兰、库尔德、阿富汗和犹太等外来移民组成的业余球会。然而,尽管这些单一族群俱乐部历史悠久,最古老的犹太球会柏林星之子1898年就已成立,但囿于族群限制,始终难以有足够实力竞争职业联赛。类似的单一族群俱乐部在德国最高只能到第4级的地区联赛——只有柏林土耳其人俱乐部能达到这个目标。唯一的成功者来自瑞典,1977年由流亡瑞典的中东亚述和亚拉姆人创立的叙利亚人俱乐部,当时从瑞典的第7级联赛开始,一直到2010年才升入甲级。然而,即便是这样的成绩,也曾因瑞典社会的不容,一度闹到法庭才赢得升级资格。
  因为各方面条件的先天限制,坚强俱乐部的球员们几乎不可能得到德国足球体制下的高质足球教育和训练。更多时候,他们只能处于业余足球的初级阶段,在德国第10级的法兰克福B级城区联赛表现明显不济。赛季已打了7轮,坚强俱乐部1平6负未尝胜绩,排名16支球队倒数第2。缺少资金支持固然是主因,但在欧洲主流社会已刻意淡化的族群概念,客观上限制了俱乐部吸引球迷的能力。这方面,澳洲就是典型个案,澳超成立前澳洲足球几乎被移民族群的单一俱乐部垄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希腊、马其顿、马耳他、土耳其等单一移民俱乐部,实际上将澳洲足球社会割裂,直到澳超强行规定新成立球会必须是以城市社区为基础的跨族群俱乐部,才予以批准。
  在西欧,除了西班牙的历史遗留问题,其他国家职业联赛的金字塔体系基本已摒除了单一族群球会。
  海外华人在足球领域内的努力值得每个中国人为之骄傲,近年从德国的法兰克福坚强到葡萄牙第3级联赛的马夫拉,海外华人足球从孤军奋战的留洋个体到俱乐部已开始形成新的趋势。然而无论几乎全华班的法兰克福坚强,还是华人管理主打中国牌,夏季引入6名中国球员的马夫拉,都无法回避一个最现实的问题——以中国球员的实力,以及欧洲社会对单一族群球会的漠视,他们很难短期内将各自球会带入真正的职业联赛。
  真正能够短期内提升中国足球在海外的影响力,仍然需要足够的资本,像中东和俄罗斯富豪那样直接收购顶级联赛职业俱乐部,并借此为中国球员提升实力提供跳板。否则,古广明的理想恐怕只能停留在玩票的业余水准,而与他在坚强俱乐部主页上所示的“身怀绝技,对中国龙之队心怀鄙视,决意要在德意志的绿茵场证明我们中国人也会踢球”,势必渐行渐远。海外华人的拳拳赤子心当然值得肯定和鼓励,然而职业足球的基本规律也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0-23 02: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