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话不多说,先发波军与德军的部队序列。
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三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编有5个步兵军和1个装甲军、8个现役师、不满员的第50步兵师、8个新动员的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摩步师和1个骑兵师。总计22个师。
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14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8集团军。编有8个步兵军、四个装甲军、15个现役步兵师、3个山地师、8个新编师、4个装甲师、四个轻型师、2个摩步师。总计36个师。
而波兰军队的作战序列是:
布布尔河集群:2个师、2个骑兵旅
波莫瑞集团军:5个师、一个骑兵旅
莫德林集团军:4个师、2个骑兵旅
波兹南集团军:4个师、2个骑兵旅
罗兹集团军:4个师、2个骑兵旅
克拉科夫集团军:6个师、1个骑兵旅、1个摩托化旅
皮斯科尔集团军:3个师、1个摩托化旅
对于波兰军队的部署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波兰军队防线的位置倒也值得推敲。
波兰军队的数条防线都摒弃了传统的思路,他们没有依据天然堑阻组织防御,而是将防线搬到江河前面,选择背水一战。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波莫瑞集团军。一旦防线被突破,此集团军难逃覆灭厄运。当然,由于4集必须迅速与东普鲁士取得联系,所以自然不能浪费时间在波莫瑞集团军这里。这同时也意味着波莫瑞集团军主观上不能撤到维斯瓦河东岸。
同样的部署还有布布尔河集群与洛兹集团军。这不是巧合,而是斯米格雷和其他波军负责人的主观决定。
在这里波军可能有两个方面的打算。
第一点,就是坚持“全面防守”的战争思想。这一点从波莫瑞防线的部署就可看出。波军连走廊地区都不愿放过。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东西方向都有德军的强大兵力,且德军有很明显的通过走廊地区的意图,波莫瑞在没有战略缓冲地带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防守的。
第二,通过激起己方将士的决死之心,与德军硬抗至西线盟军发动攻势。但从甘莫林不冷不热的态度上来看,这个希望基本落空。但我想说的是,波莫瑞集团军、罗兹集团军、布布尔河作战集群的部署意图就是要己方将士背水一战。这一点与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之战也颇为相似。不知斯米格雷元帅是否借鉴了我国的这些经典战役。但可惜,他没能激起波军的勇气。
到这里,终于进入了关键。
在整个波兰战场,有两个地域和部队最特殊。一个是波莫瑞集团军的走廊地区,一个是波兹南集团军的瓦尔塔河流域。
波兹南集团军的特殊点在于,由于德军南北两个集团军群相距甚远,除却在布格河合围的部队外,基本上属于各自为战。北方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间隙,恰巧便是波兹南集团军展开的奥德河-瓦尔塔河流域。亦就是说,波兹南集团军的当口没有任何德军部队,并且它是处于南方集团军群的翼侧。
还有于走廊地带展开的波莫瑞集团军,在前面说过,这支部队完全不能作为防守力量使用。
原因有三
1:背水列阵,兵家大忌
2:毫无天堑据守
3:走廊地带无半点战略纵深,一旦防线被突破,此集团军连展开机动防御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说,第4集团军要歼灭它易如反掌。但由于第4集团军必须第一时间与东普鲁士的第3集团军取得联系,所以它决不能外波莫瑞集团军身上浪费时间。而是要迅速渡过维斯瓦河。
这同时也意味着波莫瑞集团军东撤的不可行性。
波莫瑞集团军也不可能向波罗的海地区逃遁。唯一的退路,就是瓦尔塔河地域。
这恰好是最值得警觉的地区。
这里已基本上属于波军南翼的防御纵深(如果波军能够坚守阵地的话)在这里,波军将受到至少三个集团军的掩护,它的侧翼和后背都不会受到威胁。只需要经过短暂的休整和补充便又能成为一支劲旅。亦是说,如果战局向此发展,那么它将成为波兰战局中最关键的一支机动力量。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波军完全有机会发动发起一次进攻行动重创德南方集团军群。
这个行动即:波莫瑞集团军南下至库特诺-瓦斯克地域,并在罗兹集团军的掩护下渡过瓦尔塔河,与波兹南集团军一道向布雷斯劳、尼斯机动。
由此便可以完成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一次向心合围性质的歼灭作战。
如果算上克拉科夫集团军,波军在此战役中总计能够投入4个集团军:波兹南、波莫瑞、罗兹、克拉科夫。总共19个师,6个骑兵旅,1个摩托化旅。并且在凯尔采地域还有一个普鲁士人集团军的6个师和1个骑兵旅,完全可以根据战场态势的发展选择使用纵深战斗力。如此波军师的数量便可以增至25个。
而德军虽有36个师,但应考虑到22装甲军,乃至14集团军首先便是不同步于本战场的。它们的着重点在南方。即喀尔巴阡山脉和桑河两岸。
因此,德军位于此战场的部队,实际上只有8、10集团军。
接下来的歼灭作战的实施,我不再多言。合围与歼灭是两码子事,波军也许有能力完成合围,却并不一定有能力实施兜击和歼灭。原因不言自明。但我还是觉得,即便不能做到全歼,但至少也能重创南方集团军群。
有个典型的战例,布祖拉河战役。
9月10日,第8集团军受到了来自北面的强大波军的突然袭击(我怀疑该部队应该是波莫瑞集团军,而不是曼施坦因元帅猜测的波兹南集团军),第8集团军身负掩护集团军群侧翼的任务,却连敌残部组织的一次突击都难以防御(要求司令部增援一个装甲军),如此看来,如果波兹南集团军要执行迂回任务应当是十分容易的,并且有能力重创德军南方集团集团军群。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波军能够遏制住德军攻势的前提上。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波军由于各种原因,并没能发现并有效利用德军的瓦尔塔河空隙,这的确有些遗憾。但是德军同样也忽视了这个真空地带。曼施坦因元帅似乎也没有发现这一点和它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大概是他对波军的轻视以及对第8集团军的自信。也许他认为波军没有能力发动攻势,也许他认为第8集团军完全能够胜任掩护集团军群北翼的任务。但是就布拉祖河战役来看,第8集团军的表现与能力都无法称得上合格。
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三集团军、第四集团军。编有5个步兵军和1个装甲军、8个现役师、不满员的第50步兵师、8个新动员的步兵师、2个装甲师、2个摩步师和1个骑兵师。总计22个师。
南方集团军群:下辖第14集团军、第10集团军、第8集团军。编有8个步兵军、四个装甲军、15个现役步兵师、3个山地师、8个新编师、4个装甲师、四个轻型师、2个摩步师。总计36个师。
而波兰军队的作战序列是:
布布尔河集群:2个师、2个骑兵旅
波莫瑞集团军:5个师、一个骑兵旅
莫德林集团军:4个师、2个骑兵旅
波兹南集团军:4个师、2个骑兵旅
罗兹集团军:4个师、2个骑兵旅
克拉科夫集团军:6个师、1个骑兵旅、1个摩托化旅
皮斯科尔集团军:3个师、1个摩托化旅
对于波兰军队的部署没什么可说的。但是波兰军队防线的位置倒也值得推敲。
波兰军队的数条防线都摒弃了传统的思路,他们没有依据天然堑阻组织防御,而是将防线搬到江河前面,选择背水一战。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波莫瑞集团军。一旦防线被突破,此集团军难逃覆灭厄运。当然,由于4集必须迅速与东普鲁士取得联系,所以自然不能浪费时间在波莫瑞集团军这里。这同时也意味着波莫瑞集团军主观上不能撤到维斯瓦河东岸。
同样的部署还有布布尔河集群与洛兹集团军。这不是巧合,而是斯米格雷和其他波军负责人的主观决定。
在这里波军可能有两个方面的打算。
第一点,就是坚持“全面防守”的战争思想。这一点从波莫瑞防线的部署就可看出。波军连走廊地区都不愿放过。就当时的情况而言,东西方向都有德军的强大兵力,且德军有很明显的通过走廊地区的意图,波莫瑞在没有战略缓冲地带的情况下是根本无法防守的。
第二,通过激起己方将士的决死之心,与德军硬抗至西线盟军发动攻势。但从甘莫林不冷不热的态度上来看,这个希望基本落空。但我想说的是,波莫瑞集团军、罗兹集团军、布布尔河作战集群的部署意图就是要己方将士背水一战。这一点与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背水之战也颇为相似。不知斯米格雷元帅是否借鉴了我国的这些经典战役。但可惜,他没能激起波军的勇气。
到这里,终于进入了关键。
在整个波兰战场,有两个地域和部队最特殊。一个是波莫瑞集团军的走廊地区,一个是波兹南集团军的瓦尔塔河流域。
波兹南集团军的特殊点在于,由于德军南北两个集团军群相距甚远,除却在布格河合围的部队外,基本上属于各自为战。北方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之间的间隙,恰巧便是波兹南集团军展开的奥德河-瓦尔塔河流域。亦就是说,波兹南集团军的当口没有任何德军部队,并且它是处于南方集团军群的翼侧。
还有于走廊地带展开的波莫瑞集团军,在前面说过,这支部队完全不能作为防守力量使用。
原因有三
1:背水列阵,兵家大忌
2:毫无天堑据守
3:走廊地带无半点战略纵深,一旦防线被突破,此集团军连展开机动防御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说,第4集团军要歼灭它易如反掌。但由于第4集团军必须第一时间与东普鲁士的第3集团军取得联系,所以它决不能外波莫瑞集团军身上浪费时间。而是要迅速渡过维斯瓦河。
这同时也意味着波莫瑞集团军东撤的不可行性。
波莫瑞集团军也不可能向波罗的海地区逃遁。唯一的退路,就是瓦尔塔河地域。
这恰好是最值得警觉的地区。
这里已基本上属于波军南翼的防御纵深(如果波军能够坚守阵地的话)在这里,波军将受到至少三个集团军的掩护,它的侧翼和后背都不会受到威胁。只需要经过短暂的休整和补充便又能成为一支劲旅。亦是说,如果战局向此发展,那么它将成为波兰战局中最关键的一支机动力量。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波军完全有机会发动发起一次进攻行动重创德南方集团军群。
这个行动即:波莫瑞集团军南下至库特诺-瓦斯克地域,并在罗兹集团军的掩护下渡过瓦尔塔河,与波兹南集团军一道向布雷斯劳、尼斯机动。
由此便可以完成对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一次向心合围性质的歼灭作战。
如果算上克拉科夫集团军,波军在此战役中总计能够投入4个集团军:波兹南、波莫瑞、罗兹、克拉科夫。总共19个师,6个骑兵旅,1个摩托化旅。并且在凯尔采地域还有一个普鲁士人集团军的6个师和1个骑兵旅,完全可以根据战场态势的发展选择使用纵深战斗力。如此波军师的数量便可以增至25个。
而德军虽有36个师,但应考虑到22装甲军,乃至14集团军首先便是不同步于本战场的。它们的着重点在南方。即喀尔巴阡山脉和桑河两岸。
因此,德军位于此战场的部队,实际上只有8、10集团军。
接下来的歼灭作战的实施,我不再多言。合围与歼灭是两码子事,波军也许有能力完成合围,却并不一定有能力实施兜击和歼灭。原因不言自明。但我还是觉得,即便不能做到全歼,但至少也能重创南方集团军群。
有个典型的战例,布祖拉河战役。
9月10日,第8集团军受到了来自北面的强大波军的突然袭击(我怀疑该部队应该是波莫瑞集团军,而不是曼施坦因元帅猜测的波兹南集团军),第8集团军身负掩护集团军群侧翼的任务,却连敌残部组织的一次突击都难以防御(要求司令部增援一个装甲军),如此看来,如果波兹南集团军要执行迂回任务应当是十分容易的,并且有能力重创德军南方集团集团军群。
当然,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波军能够遏制住德军攻势的前提上。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波军由于各种原因,并没能发现并有效利用德军的瓦尔塔河空隙,这的确有些遗憾。但是德军同样也忽视了这个真空地带。曼施坦因元帅似乎也没有发现这一点和它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大概是他对波军的轻视以及对第8集团军的自信。也许他认为波军没有能力发动攻势,也许他认为第8集团军完全能够胜任掩护集团军群北翼的任务。但是就布拉祖河战役来看,第8集团军的表现与能力都无法称得上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