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吧 关注:45,822贴子:735,827
  • 2回复贴,共1

听琴--略记广东曹雪芹红学会的第二次活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听琴—略记广东红迷会第二次聚会
2014年10月25日星期六的上午,我们广东曹雪芹红学会的红迷们举办了第二次聚会活动。这次聚会,我们彻彻底底地跟琴结缘,认识了陈洪老师,陈洪老师是广州天河弦馆馆主,中山琴筝馆惠州紫竹琴馆古琴导师,岭南著名琴家,斫琴师,自号“大漠长河”,属中国琴会会员。师从岭南广陵等流派琴家,并受龚一先生指导。
陈老师的这些背景,我在这次聚会之前并没有打听到。可以这样说,对琴的爱好,我从小时候就有,但是对于古琴的知识,我却是白纸一篇,一个字儿也不知道。不过,在潜意识里,我隐约地觉得,琴比筝好。在学筝的时候,我曾经听说过,姊妹俩出嫁,为了争琴,将琴扯裂为二,所以各持一边,是为筝。虽这说法并不科学,但是由此可见琴乃祖师,它的地位,真的是远古的国师级人物才配弹奏和拥有。
这么近距离地接触琴,我就像一只小猫,踏入了一片芳草地。起初是悄悄地蹑手蹑脚走路,到后来,大方地坐到琴前,摆个自信的动作照相。这个过程,像极了我家猫咪小帅帅初入家门的时候,他渐渐熟悉一个陌生环境的过程。不知道从动物的角度来讲,猫小帅懂不懂他在我家里的地位,而做为一个学生,自从踏入陈老师的弦馆,我就意识到了这种地位的被恩赐,并彻头彻尾地珍惜了这个过程。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红学会的组织者的奋力联系。感谢我的这些兄弟姐妹们,我们以红楼梦为媒,真的在最初相见的时候,就结成了亲人一般的关系。
陈老师的徒弟,为我们演奏了《阳关》,那层层叠叠的音符,真的如珍珠堆砌,瞬间在我们面前勾勒出了一幅美图,一个建筑。让我们感受到了阳光三叠的场景。
陈老师自己的演奏,真的是老道,那才是炉火纯青的境界。我们都听得入了神。老师的神情,带领我穿越了时光,感受到了千年知音的神韵;老师的手腕,拂弦的力度,让我感受了地域的辽阔与厚度;老师的讲座,让我目不转睛地凝视,很想把这些知识的积累,像照片一样完全摄入。弦馆内的雅韵,长龙相接,缥缈不绝,把这个南方的盛秋,点缀得如此丰厚,感受到天地人之相合。
有些感受,真的说不出来,心里却神领意会。我知道,这样的契机,不可多得。像我,虽走南闯北,却是空等了四十多年,到了快要退休的年纪,才能静下心来,享受这份从小就向往的天籁之音。还记得那还是我二十出头的时候,手里有一盒古琴的磁带,每每有伤心落泪的时候,我便伏案听琴,有时候会持续地听一整天,眼泪,也在琴音的弥漫中不断流地淌一整天。现在想来,琴音那时于我,或许就是暗中的一种疗伤吧。
广东红迷会的这次活动,与古琴结合到了一起,我除了用高雅,再找不出更合适的字眼来形容。陈老师的言辞里,却从没有提“高”这个字,而我们明眼看来,老师本身就是高雅的化身,形象高雅,指法高雅,琴音高雅,曲风高雅,学生也高雅。
我想,我们以后的很多活动,一定还会跟古琴有着丝丝缕缕的联系。空谈红楼梦是无用的,也是不能长久的,唯独这样,把我们生活的实质与红楼梦结构的海市蜃楼相结合,我们才能奢望那种天人合一的高度。


1楼2014-10-25 16:48回复
    沙发


    2楼2014-10-28 01:11
    回复
      紫竹琴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0-28 03:1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