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协税镇·党委书记谈古镇发展
来源:网络
南郑县协税镇是闻名陕南的千年古镇,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税高跷社火的发祥地和传承地。镇辖15个村,20,234人,是全县蔬菜、粮油、生猪主产区及县城居民副食品主供基地。
2014年10月20日,记者走进文化氛围厚重的南郑县协税镇,在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在镇文化广场墙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高跷、社火等图案,让记者大饱眼福。记者在镇政府见到了镇党委书记田遐光。
记者:协税镇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税高跷社火的发祥地和传承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如何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田遐光:协税镇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文化蔚然成风。村村都有文艺队,尤其是协税社火“兴于唐、广于宋、盛于明清”,以“雄、奇、险、趣、美、斗”等特点惊美于世,闻名四乡八里,深受群众喜爱。2008年协税社火被汉中市政府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协税高跷社火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先后在全镇15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新建了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和镇文化活动中心。今年,镇上还积极创建陕西省文化艺术之乡,成立协税街社火协会,建立社火陈列室,争取项目投资100余万元新建协税镇文化广场,进一步促进了协税文化的发展。
记者:作为党委书记,在引领干部群众唱好文化大戏的同时,如何围绕产业发展,使群众快速致富?
田遐光:镇上围绕优质粮油、生姜蔬菜、生猪养殖、苗木花卉四大重点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开展科技致富实用技术培训、印发资料、技术咨询、试点示范等科普宣传活动,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广泛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注重专业协会建设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畜禽防疫,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了镇域主导产业。尤其在生姜产业发展上,成立了吴坝生姜合作社和吴坝生姜协会,发展协会社员226户,带动群众发展生姜1,400亩,亩均收入2万余元,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记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镇党委政府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
田遐光:今年,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立行立改,立说力改,多方筹措资金46万元实施了协税集镇道路维修改造工程,共维修硬化街道破损路面9处580余米,搬迁住户2户,打通、硬化了困扰集镇交通多年的前后街中间通道,硬化巷道2条,解决了周濂公路协税街交通瓶颈问题,方便了群众出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集镇街道统一铺设了彩砖人行道,栽植了绿化树,安装了路灯,对协税街的旧路灯进行了更换,实行垃圾装袋定时收集转运,推行驻镇单位卫生打扫包干制度,在其他村建设垃圾集中堆放点,落实了村间道路清扫管护责任,使集镇面貌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变。
记者:协税镇发展远景目标还有哪些规划?
田遐光:下一步,镇上将充分发挥临近南郑县城和宝巴高速出入口建设的区位地理优势、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优势、自然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打造仓储、物流基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和旅游经济,依托千年社火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努力建设富裕富庶便捷宜居文明开放新协税,使协税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 胡汉杰 刘瑛)
来源:网络
南郑县协税镇是闻名陕南的千年古镇,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税高跷社火的发祥地和传承地。镇辖15个村,20,234人,是全县蔬菜、粮油、生猪主产区及县城居民副食品主供基地。
2014年10月20日,记者走进文化氛围厚重的南郑县协税镇,在田间地头,到处都能看到农民忙碌的身影。在镇文化广场墙上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高跷、社火等图案,让记者大饱眼福。记者在镇政府见到了镇党委书记田遐光。
记者:协税镇作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协税高跷社火的发祥地和传承地,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如何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田遐光:协税镇文化底蕴深厚,群众文化蔚然成风。村村都有文艺队,尤其是协税社火“兴于唐、广于宋、盛于明清”,以“雄、奇、险、趣、美、斗”等特点惊美于世,闻名四乡八里,深受群众喜爱。2008年协税社火被汉中市政府列为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协税高跷社火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几年,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先后在全镇15个村建起了农家书屋和村级文化活动广场,新建了镇文化综合服务站和镇文化活动中心。今年,镇上还积极创建陕西省文化艺术之乡,成立协税街社火协会,建立社火陈列室,争取项目投资100余万元新建协税镇文化广场,进一步促进了协税文化的发展。
记者:作为党委书记,在引领干部群众唱好文化大戏的同时,如何围绕产业发展,使群众快速致富?
田遐光:镇上围绕优质粮油、生姜蔬菜、生猪养殖、苗木花卉四大重点产业,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开展科技致富实用技术培训、印发资料、技术咨询、试点示范等科普宣传活动,正确引导农民群众广泛推广应用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注重专业协会建设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畜禽防疫,持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了镇域主导产业。尤其在生姜产业发展上,成立了吴坝生姜合作社和吴坝生姜协会,发展协会社员226户,带动群众发展生姜1,400亩,亩均收入2万余元,使群众得到了实惠。
记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镇党委政府为群众办了哪些实事?
田遐光:今年,结合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我们针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立行立改,立说力改,多方筹措资金46万元实施了协税集镇道路维修改造工程,共维修硬化街道破损路面9处580余米,搬迁住户2户,打通、硬化了困扰集镇交通多年的前后街中间通道,硬化巷道2条,解决了周濂公路协税街交通瓶颈问题,方便了群众出行。结合新农村建设,对集镇街道统一铺设了彩砖人行道,栽植了绿化树,安装了路灯,对协税街的旧路灯进行了更换,实行垃圾装袋定时收集转运,推行驻镇单位卫生打扫包干制度,在其他村建设垃圾集中堆放点,落实了村间道路清扫管护责任,使集镇面貌和村容村貌得到较大改变。
记者:协税镇发展远景目标还有哪些规划?
田遐光:下一步,镇上将充分发挥临近南郑县城和宝巴高速出入口建设的区位地理优势、群众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优势、自然环境优良的生态环境优势,积极打造仓储、物流基地,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和旅游经济,依托千年社火文化,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努力建设富裕富庶便捷宜居文明开放新协税,使协税古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记者 胡汉杰 刘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