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九月第一天,大射礼表演在北京历代帝王庙拉开了帷幕。下午14时,60名演出者身着明代官服在景德崇圣殿殿前就位。
活动全程近1个小时,身着华贵官服,手持笏板、绣春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色旗及麒麟彩旗等仪仗器物的射礼人员,通过礼仪演示、配乐演奏、服饰展示、竞技表演等,完整诠释了明代大射礼场面的庄重与宏大。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次参演所用服饰在制作时参照了诸多古卷,其中包括定陵出土的文物、描绘明朝皇帝出京谒陵盛况的宫廷画卷《出警入跸图》、《三才图会》、《王琼事迹图册》等。
"射礼"是中国古代传统礼仪活动,除了较量技艺、强健体魄之外,更讲究谦和、礼让、庄重,提倡"发而不中,反求诸己"(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重视人的道德自省。射礼中"不鼓不释",即要求射箭者跟随音乐的节奏射箭的规则也对参礼人员的文化素养提出了要求。
本次活动遵循的"大射"是四种古射礼之一,也是其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活动举办地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历代帝王及开国功臣的场所,也是北京市现存较少的明代建筑群。2013年北京地区首次复原传统"大射礼"即在此地举办。(张璋摄/光明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