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记吧 关注:44贴子:564
  • 17回复贴,共1

读子虚记的一点感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没看完,当然前天才到货我也不可能看完,并且我是从第五本开始看的,现在才看到第四本,所以知道结局,可是前面的情节要揣度。又是一夜未眠啊=_=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08 07:11回复
    首先根据印象理一下人物关系:
    文家:
    仲明,早年丧妻,有一个小妾沈氏,两个儿子振麟子仲,玉麟子明,一个女儿芳姿(沈氏生),三个义女,珍珍,纤纤,藕香,还有两个弟弟的儿子在身边。玉麟是男一,宰相,纯正面人物,有两个老婆,萧陶,一个叫蕴仙一个叫浣香,一个性格强一个性格弱,具体谁是谁我分不清,反正作者说三人感情很好,但是总有两个人在吵架一个人在劝架。
    裴家:
    裴公,两子裴玉,裴云子湘(赵湘仙)前妻珍珍后妻纤纤,女儿绿芳,女婿朱明秀,还两个侄子裴仪裴淑。
    赵家:
    赵良臣,续娶严氏,长子庭桢,幼子庭秀取妻裴云姐姐的女儿,女赵湘仙
    纤纤幼时许配沈凤池,喜欢文玉麟,嫁的裴云
    赵湘仙幼时许配张端
    藕香许配陶家,父母想让他嫁文玉麟
    珍珍堂兄杨蕙林,是文仲明的门生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1-08 08:02
    回复
      第五本的确很过瘾,裴云给人的感觉就是清奇大胆,不拘理法。说裴云怎么好看怎么多才多艺怎么像仙姬临世。然后君主多么宠爱,群臣多么敬仰,父母多么疼爱,人们多么佩服。临走的时候还说你们看珍珍来了,我也就要走了怎么怎么。看四本之前以为全书都是这种声口,第四本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高大形象毁于一旦。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08 09:26
      回复
        第四本先用四个词表达一下我的总体感受,对裴云,可怜不可爱,对文家,可恨可畏。
        第四本前一段讲的有两条主线,一个是文玉麟的各种风流债,乃翁如何训儿子,玉麟如何受教,另一个是珍珍临终嘱咐和死后裴云如何伤心,然后又玉麟撮合续娶纤纤,裴云怕他泄密不愿实话实说,两人反目,纤纤文俯常驻。然后就是各种设宴请客闲话磨牙,文府请客玩酒令玩了十几页,内房千金们猜灯谜又猜了十几页,在这段时间纤纤还爱上了玉麟。说二哥多情多义,裴云枉自长得好看。中间又牵连裴云为讨好岳父弄权提拔亲戚被玉麟裁抑,心胸郁闷说玉麟坏话,二人争执。后一段讲的是纤纤私下喜欢玉麟又不能表白住在文家还寻嗔玉麟,而后裴云在家故作风流,讨了个小妾又把她嫁给沈凤池为纤纤安排后事。后来因为京城有空缺文玉麟推荐赵良臣(裴云生父),裴云阻挡,结果又有人辞官,文玉麟还推荐赵良臣,裴玉阻挡未果迁怒玉麟,到乃翁跟前告状,仲明不但没有责备玉麟,还在裴玉走后背后说他近来性情急躁倨傲太过,恐怕做官不会超过三年,还说他不是永寿人。接着就是裴玉发现刑部侍郎是他继母的弟弟,怀恨让人弹劾并从中陷害,然后赵良臣求情未果赵夫人亲自出马,裴云奚落她却被认出,赵良臣开始怀疑,文玉麟多方试探未果。赵良臣出外看见当年带领裴云离家的老苍头,查问下落,当即奏本。裴云听说苍头被抓吓晕过去,带病上朝,赵良臣奏本,裴云招认,退朝不肯回家,裴家兄弟回护,赵良臣只得由他们回去,赵良臣领儿子去看湘仙,问他为什么不改装,义父说等圣旨。文玉麟来拜见,问他刑部侍郎是不是他陷害的,他说是,以前都是我私心,说我现在无所谓了,你该留留该放放。玉麟又说张端是好人怎么怎么样,裴云说他没有负我我也没有负他呀,就是觉得如果在去他家以后没脸见珍珍了。文玉麟走了太监就来了说皇上说不用担心,爵位一样都不少你,也不用嫁到人家,可以把驸马召赘过来。裴云说薄命如斯论不到其他,就把内官送走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08 15:32
        回复
          关于第四本的三点感想
          1,裴云的可怜不可爱。赵湘仙性格前后变化很大,从得知父亲要来京和惊闻苍头被抓可分为三段。我看见此本中作者对裴云的第一个形容词是弄权宰相,当时着实吓了一跳。因为他提拔的人被玉麟裁抑,所以心胸狭窄毁谤玉麟,两人在其中一段隔阂很深,裴云怎么强出头,玉麟怎么避让,真是一个反派一个忠臣(说实话,姑娘心里很不爽,让你充忠臣)。第二段越发让人爱不起来,心烦气躁,心胸狭隘,公报私仇,气焰越来越嚣张,文仲明都说他倨傲,官做不长了,很有轻视的意思(这老头真是半仙儿,说活不长就活不长了,裴云临死前他还说如果裴云没死真对不住珍珍,结果裴云也这么想的,必死无疑了,悲催)然后是赵良臣要来京裴云阻挡不住,当时就惶然了,见了纤纤就说我死了你怎么办呀,肯定要嫁人了,你又不能守我,咱俩又没同房,每次都把纤纤气得要死要活,然后又说我开玩笑呀,下次还说,纤纤怕他真有三长两短,比以前态度好多了,真是因祸得福。第三段就是被识破之后忽然就豁达了,他爹说你一定恨我,裴云说我怎么会恨父亲呢,然后他哥回去的时候还说请到家里问安,和继母请罪,都是我的错(真不是赵湘仙,前一段还说“若不从中弄权势,你把湘仙看作谁”)然后就是强硬很多,当着那么多人说谁说要嫁张端了,把客人吓得以为听错了连说奇人奇事,一点都不知道害羞啊。还有就是谦虚了,对文玉麟真是少有的和颜悦色,可能是因为请人帮忙,所以委曲求全。
          2,文家的可恶可惧
          首先因为我怎么都觉得文仲明是个半仙儿,说怎么就怎么,而且儿子门生同心同德,当仲明说裴云像女孩,儿子门生都信了,所以老子的话儿子奉若圣旨,文玉麟常用暗语噎裴云,裴云一理论他就说裴云想多了。所以可畏。然后总觉得文家看不起裴云,虽然裴云的人品的确很不可爱,可是毕竟是女婿啊,应该有珍珍的时候还好,可是我看的都是有纤纤的时候,可能因为纤纤也不可爱(这两个人其实性格有点相似,如果不是夫妻是姐妹,应该会关系很好,纤纤对裴玉只是误会,而裴玉虽然好强,却很留心她,而且能说好话,当然这不是重点),所以文俯不喜欢吧。还有珍珍死的时候,裴玉哭得不像样,文家父子的感觉竟然是又伤心又好笑,伤心是珍珍毕竟是自家闺女啊,好笑大概是因为裴云太做作了。所以可恶。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1-09 01:12
          回复
            3,颠倒的亲情关系。在赵良臣回来后,书中一直说他多思念女儿,我真心没觉得,不过是给赵湘仙找块好石头垫脚罢了。下朝的时候都没问问闺女咋样就回去了,还是裴玉看出来的,到裴家探望的时候,第一惊不是闺女咋病成这样,而是你咋还没改装,还是裴公够意思,知道裴云不愿意改装怕赵良臣责备,说要等圣旨,可见赵良臣也并不多么关心闺女。回过头来说裴夫人,看见湘仙承认一点都不生气,怜惜的什么似的,还当着赵元臣的面吗他,湘仙有这样的干娘,真是不枉此生了。话说回来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正是恋娘的时候,继母那么对他,忽然遇见裴家这么好,难怪他不愿意回去,心里大概还是不甘心。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09 01:13
            回复
              裴云,一个有缺点的英雄,平反冤狱,除暴安良,见识超群。作者没有把写成高大全式的完人,这正是可贵之处


              IP属地:江苏11楼2014-11-09 16:50
              收起回复
                羡慕你能心无旁骛地看这部书,我却还陷在《玉钏缘》中分身乏术。
                这部书托好友海伦的福,也快要运到了。只是,近在咫尺却短时间内难以潜心细读(因为时间精力有限)


                IP属地:上海12楼2014-11-13 12:27
                收起回复
                  第三本比前两个用的时间多,现在书不在身边,竟连开头讲到哪里都忘了,捡知道的说吧。
                  这一本几乎都在说婚丧嫁娶的事情,繁琐,生动,细节入微,却又觉得看过心里很难受(用我们老家方言说叫“憋屈”,这一本真是看的人很憋屈!)。在这一本,文府还是第一场境地,尚德家是第二场景,裴家反而偶然提及,提到裴云的地方也多是在外边,提到珍珍的地方多是在文府。这一本的重头戏除了文玉麟的风流孽债,还有梁玉映和尚德夫妻间的参商。需补充文府还有乔家一家借住,乔公,夫人,一子乔松,字小山,两女慧荣慧芝,儿媳查苕华,大女婿查,入赘在乔家。梁家只有老母兼女儿梁玉映,一个堂兄梁永,梁永曾是昔年的状元,一妻二妾。玉映先已聘给临湘侯尚德,尚德有子宝梁,过继给尚德前妻舅蒋家,所以宝梁称尚德玉映为姑丈姑父,尚德还有一个幼子,已夭。宝梁已聘故相孙家孙女为原配,乔慧芝为平妻。
                  本文是南蛮作乱,尚德奉旨出征,乔松随征。一年多后凯旋。尚德玉映成婚,乔松因调戏丫头紫烟气死苕华,续娶裘赛花,貌丑泼辣,纯反面形象。因为先前裴云结婚被人灌酒,约定要在尚德喜日向新人敬酒,尚德在散席后领众人看新人,因此恼了梁玉映,数落尚德,玉映是家中独女,曾随军出征,性格骄傲,尚德曾领三军,故二人各不相让。后玉映因二人口角到文府散心不反,尚德买一美人恰是前妻之妹名蒋清婉,故留于家中,玉映怀疑尚德有私,回家看视,夫妻愈加分颜,后玉映母亲设酒劝和,玉映借酒浇愁沉醉回房,尚德听大舅劝和回房留宿无人知道,本打算次日和好,又因口角未遂,玉映却已有身孕又不自知,中间因发嫁清婉求文玉麟为媒聘于裴云堂兄裴淑,尚德允婚却更加不忿。玉映因连日生病延医发现五月身孕,此至夫妻分颜已经七月有余,吓得面如土色,玉映母扯谎说玉映已经七月,尚德明知其故却有意相争,不认孩子,含愤出门。又有人送到四名歌姬,尚德与僚友家中取乐,玉映怕他不认孩子,听之任之,委曲求全,并称病在家不出。玉映母设计灌醉尚德令其与玉映和好,尚德装醉将计就计,玉映不纳,玉映母令人在对房收拾床帐并令小丫头粉蝶侍寝借以笼络,尚德在众人走后,含愤断锁离去。玉映母又求助于文玉麟并从中撮合,尚德借儿子蒋宝梁婚事回房商议,并借言责让玉映,玉映不敢回口,二人感情好转。中间兼提及乔松气死苕华续娶赛花,赛花丑陋无礼,乔松不满尚德;珍珍生病被国戚文厉荐医治好,文厉不法裴云回护,张端不满。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13 23:11
                  回复
                    先时玉麟曾救幕友俞英之妻郑素瑶,因幕友潦倒又聘为穆友,俞娘子在家中教习文家孙女,却渐爱上玉麟风雅。文玉麟问安姑母,正逢俞氏,俞氏投以罗帕,姑母正好出来,玉麟怕有防俞氏名声,暗中想要归还罗帕,二人在花园偶遇,俞氏以死相迫,玉麟许以订来生缘,被乔松妻赛花撞见,俞氏惊走,赛花以此事迫玉麟与自己相好,被乔松撞见,闹到文仲明面前,赛花倒打一耙,说玉麟调戏自己,乔家要将赛花送往娘家,赛花不服,乔家找到媒人尚德,请其出面,尚德推故不来,乔公求文仲明请其过来商议。宝梁兆林回归,尚德据文仲明无心之语推得慧芝是装病,因刚刚被乔公得罪故而告诉宝梁,宝梁责慧芝,慧芝不服,宝梁愤懑离房归家,慧芝疑是玉映挑拨,越发怀恨,后经文玉麟劝解,答应归家问安。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13 23:14
                    回复
                      第三本感受。
                      这是我看的最郁闷的一本,后两本看得仔细,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感觉,悲处赚人眼泪,喜处令人开颜,就是写裴云弄权,也是心惊胆战;第一本也略翻,是忠孝节义,善恶斗争,颇为潇洒;第二本还没看。只有这一本,写家庭琐事不辞细致入微,写权术之计也颇为大胆,可还是让人心中不畅。
                      关于梁玉映
                      这本印象最深的就是梁玉映。梁玉映是家中独女,性格骄傲,曾经随公主出征,武艺也很好,也算是大家小姐守礼如仪,而且对尚德的前期儿子比如亲生,比尚德自己对他还好。且最初尚德出征征蛮,玉映在家还生了病,怕他出事,不过尚德写信给他先是放心然后又发脾气把信撕了,还责备宝梁说谁想他呢,又没结婚就给我写信,后来尚德不给他写信又担心生病了,对宝梁说他如果还不回来自己就领兵去救援。
                      爱恋这么深结婚之后却并没有给人欢喜的感觉,结婚时裴云给新人敬酒,玉映责备怎么领着裴子湘(裴云)来看我,尚德说你是新妇,低着头就行了,怎么看别人,玉映说我哪里看别人了,是听见别人叫他才知道是他,尚德说你还怕人看吗,又不是没人看过你,然后宝梁过来,二人又争执要不要宝梁留下来陪玉映说话,第一天就不开心,后来事情越多越闹越厉害,又因为玉映母添乱,玉映不明不白的怀孕,请文玉麟出面说媒等各种事闹得不可开交,把当过女将军的玉映折磨的乖的像猫咪,一度以为结局是玉映流产或者自杀,结果玉映既没流产也没自杀,反倒变乖了,还生了个儿子,与尚德很像,就说要把小孩剁了,大家劝劝竟然也过去了,此后有争论就只会哭,连顶嘴都不常见,尚德责备还说是这么回事。对了后文还提到玉映因为文玉麟的劝告终于变贤惠了,玉麟还送给他个宫女叫做柔柔,夫妻两个待她都很好。可怜一代女将军,这到底是不幸呢,还是万幸呢?严重怀疑此是后妈文的始祖。真的很窝心。
                      这段是为了表示一个女孩成长为贤妻良母的过程呢,还是表示一个女将军的退化呢?是说明的进步还是退步呢?我并没有看见玉映以前的的威风如何,不敢妄加推断,可是如果嫁给喜欢的人都是这种下场的话,还是单着吧。忽然想起来慧芝也是如此骄傲,作者也许是为了对比,如果骄傲的女孩子结了婚都会这样,莫怪道裴云如此决绝了。张端湘仙似乎尚不如尚德玉映有感情基础。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4-11-13 23:20
                      回复
                        关于杨珍珍
                        珍珍是幼年父母爱如珍宝,随后伯母待如路尘,直到进了文家才略加好转,这应该就是这个女孩子冷落襟怀、淡泊气质的人生基础吧。除了书似乎没人知道他喜欢什么,衣服永远素素的,发饰也淡淡的,文中说最好看的是萧蕴仙,可是萧蕴仙至今在我脑子里只有一个模糊的美女文本形象,想不出来样子,珍珍反而是更强的即视感,脑子里是个洒洒落落、恍若仙子的人儿。萧蕴仙再好看不过是俗世钗粉,符合世俗的审美观,况我不知作者的审美何以为凭。到第五本蕴仙已经大概二十五六,生了几个孩子了,不知为何最好看的还是她。保养的好?不得而知!或许只是为了表示文玉麟的齐人之福吧。
                        回文还说珍珍,我一直以为这会是个重点描写的对象,可至今未发现关于他的长篇主动正面描写,才发现原来是被那么多的论文误导了,而且一度以为这个什么都不在意的人儿真的就是什么都不在意,我又错了。这似乎是一个永远隐藏在背后自悲自喜的人,喜怒哀乐都不在脸上,却在心上。在意名声在意脸面,而其实是更大程度上对礼教的认同,什么事情放在心里不会排解,而热中冷客的比喻,不过是个玩笑罢了。
                        书中很奇怪的是,从来没有正面去说二人如何相得(或许这就是珍珍的性格,不厌烦也不会喜欢,所以实在没有相得可言),却又闲闲散散的一笔带出裴云待他是多么好,刚出门没多日裴云就令人来接回去,不回去还要趁空和玉麟抱怨几句,反要玉麟为他好言解释。从来都不提怎么生病病的怎样,只说传言珍珍病了之后裴云像奉养父母一样奉养妻子,还因此留了话柄,因为有人不愿意给珍珍看病而杀过人,当然是裴云自身性格使然,可是什么感情才能让人为你担心到不顾名声担心到杀人呢,故而我一直怀疑这二人的关系到底如何,可我又一次失望,直到那次和芳姿诉说薄命如斯时,才知道珍珍并没有从内心深处去释怀上天这种奇怪的安排。而裴云的好颇有镜花水月的空好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4-11-14 0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