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尽天下之乱世千秋吧 关注:255贴子:32,261

【静雅】若雪不靠谱国学课堂开课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各位吧友,大家晚上好,这里是若雪的不靠谱国学课堂,专为大家讲解各种传统国学。
这是不是冰冷的课堂,而是有趣的乐园,国学也可以当笑话讲~~~~
我们的宗旨是,只管大胆胡说,绝不小心求证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4-11-14 23:19回复
    第一堂课
    中国古代书法鉴赏指南
    ——————————————
    教你瞬间变成鉴赏大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4-11-14 23:20
    收起回复
      第一眼站位很重要
        看正书(分不清楷魏篆隶,就找不连笔的)要保持2米距离,看行草(就是连笔字)则要距离3米之外。站定后,伸右手食指在左手掌点画做临摹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4-11-14 23:21
      回复
         如有人在侧,则说此作深悟“中和”之美,如能背诵《书谱》中句“志气和平,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就更妙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11-14 23:24
        回复
          看书法篆刻展忌说“好看”
            “这幅字真好看!”收获大多是嘲笑白眼,是否“好看”不是评价艺术品的标准,对于挑剔的欣赏者,“好看”甚至不是褒义词,反而有“轻佻”之意。
            有三个地道的词可选用:章法、结体、用笔。章法说“空灵”,结体说“紧凑”,用笔说“精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4-11-14 23:25
          收起回复
              夸书法是个技术活儿
              你可先夸“章法”,嫌不够文艺可叫“留白”或“布白”,就是墨迹和空白处的搭配。夸章法,你就学会一句:“此做真乃‘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啊”就够了。
              记住这是清人邓石如说的,但称“完白山人”则更有范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4-11-14 23:26
            回复
               欣赏书法作品时,不说“字形”只评“用笔”
                这是装腔的高级境界。因书法可“取意忘形、自变其体”,但却要求“笔笔中锋、一撇一捺有出处”。“用笔”简单说就是运笔写字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用笔“圆熟、精当、浑厚、细腻、方圆结合”,这些说法都足以让书家对你另眼相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4-11-14 23:28
              回复
                课讲到一半,忘记了写目录,现在写应该来的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4-11-14 23:33
                回复
                  课堂目录
                  第一课:中国古代书法鉴赏
                  第二课:最美不过诗经,选讲:桃夭, 溱洧, 汉广, 月出。
                  第三课:中国古代医学
                  主讲中医养生,简单的把脉技巧,常见中药的辨认。
                  第四课:宋词中的悲欢离合
                  第五课:纳兰容若词赏析,选讲:青衫湿遍,金缕曲。
                  第六课:中国茶艺的发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4-11-14 23:40
                  回复
                    让我们回到课堂,接下来讲楷书。
                    说楷书,唐楷登峰造极无可超越
                      颜柳欧赵尽人皆知,但谈较陌生的作品能提高你范儿。谈颜真卿要叫鲁公,最爱“大小麻姑”《自书告身》;柳体只谈神策军;欧体可说皇甫诞碑;赵体胆巴碑、三门记都好。如有人较真,你便说“归根结底,都以虞世南、褚遂良为宗啊!”全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4-11-14 23:43
                    回复
                       聊行草
                        “二王”张怀是常识,装腔需个性化:孙过庭的《书谱》“俊拔刚断”、米芾行书“充满韵律感”、黄庭坚书“长戈大戟”……你认为《兰亭序》固然神品,但却更爱颜真卿《祭侄文稿》。如非谈“二王”,你喜欢右军(定要这么叫!)《远宦帖》和献之《鸭头丸帖》。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4-11-14 23:45
                      回复
                         谈隶书须谨慎,水深易露馅
                          入门级《史晨》《乙瑛》不足以支撑你装,如非要谈则可叹“礼器碑阴更可爱。”汉碑种类繁芜风格各异,往远扯更安全:“朝侯小子残碑是隶书美学上的创新”、“好太王碑看似朴拙却变化万千”……特别注意:若论今人隶书,你爱王暇举超过刘炳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4-11-14 23:46
                        回复
                           若与人聊魏碑,先掂自己分量
                            敢聊魏碑的通常不外行。张黑女张猛龙郑文公等名碑都属于实干派,只要咬定“《始平公造像》雄峻伟茂,乃方笔之极规。我正准备用大白云临摹之”就可招摇过关。如遇较真,你可以“北碑中的无名碑铭墓志最为可爱,可惜流传不广”结束谈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14 23:47
                          收起回复
                             若谈篆,你得分清大篆小篆
                              偏长的是小篆,偏方的是大篆。谈大篆时言必称“古籀”,尽显装x范儿。大部分大篆书法作品都宗法散氏盘、毛公鼎、大盂鼎、石鼓文,把这老四样端出来基本能罩住师承来历。如说起大篆书家,你只说吴缶老(吴昌硕)习石鼓用笔遒劲无人能及即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1-14 23:55
                            回复
                               聊小篆的捷径是谈汉篆不理秦篆。汉篆袁安袁敞二碑走宽博一路蔚为大观,是你最爱。必须主动谈起三国孙皓立的《天发神谶碑》。你须说“此碑奇伟,但我临摹时常混淆楷书笔意纳入其中,着实烦恼。”另,如能说“赵之谦之外,齐白老衰年印风一变也受此碑启发”就更好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4-11-14 23:5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