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赫那拉茗珑吧 关注:7贴子:342
  • 6回复贴,共1
女真人迁入中原
北宋末年,剽悍的女真铁骑牧马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覆亡了北宋,掳走了徽、钦二帝,从那时起,河南便有了女真人的踪迹。在灭亡北宋的过程中,金朝统治者便开始了向中原移民,移民的方式是迁徙猛安谋克户屯田。大规模迁徙有三次:第一次是天会十一年(1133)。这年秋天,金太宗迁徙女真国土人散居汉地,在占领了大片汉地后,“恐人见其虚实,遂尽起本国之土人棋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①。这次有多少女真人迁往中原,没有详细资料,但从“比屋连村”的情况看,人数一定不少。第二次是皇统五年(1145)。这年始“创屯田军,凡女真、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其播种,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凡屯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②。这次移民北自燕山,南至淮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都有了女真人的踪迹,当然大多数女真人选择了中原。第三次是贞佑二年(1214)。金宣宗迁南京(今河南开封),“河北军户徙河南者几百万口”③。南迁者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自金太宗天会年间到金末,女真人户迁入中原者络绎不绝,有的学者估计“内迁的女真人,至少要占女真人口总数的一半”④。金世宗不想让猛安谋克与汉人杂处,和大臣完颜思敬商议,“其后遂以猛安自为保聚,其田土与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又规定“女真不得改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⑤金世宗虽想把女真人禁锢在一定的区域内,免得被汉人所同化,但一纸禁令毕竟阻挡不住民族自然融合的历史潮流。
到了章宗时期,屯田的猛安谋克户与汉人的接触越来越多,下令禁止他们往来已不是明智之举,尚书省便向天子建议:“齐民往往与屯田户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⑥这一建议为章宗采纳,这些迁入中原内地的女真人与汉族错杂而居,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与汉族递相婚姻,因而加快了自然融合的过程。金朝灭亡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加入了汉族行列,但也有一部分女真人坚持自己的姓氏,在朝代鼎革之后,成为一支女真遗民。河南省汝州市、鹿邑县、许昌县的完颜姓就属于这种情况


1楼2014-11-25 10:54回复
    金代以来,因战争而动、而迁的完颜女真人以家族群聚式定居并成当地望族的地区有:安徽肥东、福建泉州、台湾彰化、甘肃泾川。从金代起,未东归的女真人多保留着自己的民族之别。目前,安徽、福建、台湾的完、苑、粘姓者,经查证都是金代女真宗室的完颜氏后裔。而金朝灭亡以后,完颜守祥东归,其后世子孙得到后金(清)的认可,纳入镶黄旗满洲.今日完颜氏多改汉姓为王或汪。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完颜女真后裔11594人,其中河南省6601人,占全国总数的57%,鹿邑县有5836人,占全国总数的50.3%。另外,甘肃省泾川县的完颜村有3000多人,安徽肥东县的完颜牌坊村有2000多人。在老子故里鹿邑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聚居着大金国的后裔完颜氏,他们在这块人杰地灵的沃土上繁衍生息了400多年。如今,5836名完颜氏村民共分布在该县的5个乡镇11个自然村。而鹿邑完颜氏竟占全国11594名完颜女真后裔总数的50.3%。


    2楼2014-11-25 10:55
    回复
      2006年6月18日,完颜三坤应邀只身一人赴黑龙江省阿城市参加了上京国际第四届金源文化节,鹿邑完颜由此走进了公众视野,受到了金源文化节组委会的欢迎。阿城市被称为“女真肇兴地,大金第一都”。公元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大金帝国,曾定都于此。现在,阿城市已找不到姓完颜的人了。金源文化节组委会对完颜三坤的到来非常重视,在祭祀金太祖时,完颜三坤和溥迪领拜上香,他们这些正统的完颜家族的人行跪拜礼,其他的人则行躬拜礼。在海内外女真后裔礼祭金太祖雕像仪式上,他又和另外两人领拜上酒。之后,他还为新落成的完颜后裔馆剪彩。更让完颜三坤高兴的是,会上他见到了台湾粘氏宗亲会会长、台湾亿丰集团董事长粘铭。闽台粘氏是金国开国元勋完颜宗翰的后代。他邀请粘铭到鹿邑看看,粘铭对鹿邑很感兴趣,并表示有机会一定到鹿邑参观。2008年8月13日,完颜三坤接到第五届金源文化节组委会的邀请,让其赴阿城市参加第五届金源文化节。由于身体有病,完颜三坤未能参加。每当提及此事,完颜三坤就感到非常遗憾。他表示,今后再举办金源文化节,不管什么原因,他一定提前赶到,准时参加。


      6楼2014-11-25 10:56
      回复
        1994年10月,鹿邑完颜氏召开了完颜姓氏历史渊源研讨会,1997年10月,鹿邑完颜氏又举行了完颜姓氏联谊会,来自安徽、甘肃、北京、台湾、香港等地的120多名完颜后裔代表分别参加了这两次会议。为了弘扬完颜姓氏的历史文化,完颜三坤与完颜进有、完颜有福等十多名完颜后裔代表四处奔波,共同努力,做了大量工作,2006年10月16日,经周口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批准,周口完颜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当年11月,研究会又成立了《大金国皇室后裔鹿邑完颜》编纂委员会,决定编写《大金国皇室后裔鹿邑完颜》一书。《大金国皇室后裔鹿邑完颜》一书有16万多字,经过编委会搜集大量资料,加班加点拟草,去年年初终于完成初稿,后又三易其稿,终于与今年1月出版发行。该书主要对鹿邑完颜的历史渊源、民族特点、生活习惯等进行了详细阐述。采访结束时,完颜三坤还对记者说,在中华民族多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中,女真人也做出了贡献。


        7楼2014-11-25 10:57
        回复
          静静的泾河安静地淌过泾川县王村镇。在泾河北岸、状如九朵梅花的九顶梅花山山麓,聚居着5000多名女真族完颜部后裔。这些世代以完颜为姓的守陵人后代,恪守着祖辈流下的传统;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完颜氏聚居区。走进完颜村,就如同走进一部女真族的鲜活的历史画卷。


          8楼2014-11-25 10:57
          回复
            王村镇有个完颜村。这个管辖着完颜东沟、完颜西沟的村庄,聚居着清一色的完颜人家。这些世代相传800年的守陵人,如今已经成为了最后的完颜部落。记者在泾川县政协副主席张怀群的引领下走访了这个国内最大的完颜后裔的聚居地。完颜村在泾河的北岸,村子紧邻当地著名的九顶梅花山下。村里的老人介绍,完颜村人是金兀术长子完颜亨的守陵人。据史载,完颜亨自幼随父征战,才勇过人,屡建战功。金熙宗时,封芮王,后来被金兀术长兄之子完颜亮杀害。1161年,为了防止完颜亮赶尽杀绝,完颜亨的家属将完颜亨的坟墓迁到当时多为当年旧部留守的今泾川。眼下,在泾川,完颜亨的坟墓被称为芮王坟,并留下了很多和完颜亨有关的地名,如芮王嘴、芮王坪等。由于完颜亨后来被追封为韩王,因此,当地人也把芮王坟称为韩王墓。今天的完颜村人,多是当时的守陵人的后裔。在完颜亨改葬到金亡的70余年里,这些守陵人以祖墓为定居之本,自然繁衍形成了完颜氏的聚居区。他们学汉语,学汉族农耕技术,并别无选择地与当地汉族通婚,形成了从军到民、从守陵人到普通老百姓的转化。金亡后,他们成为地道的泾川土著。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被整村地一次性地登记为汉族。村内完颜邦说:“附近镇原平泉至新城一带有完颜马场;属完颜村的耕地过去叫军坪、官地,其中有相当大的面积不纳粮,所产供祭祖之用。1942年以前,完颜氏种地均不缴纳杂税。”


            9楼2014-11-25 10:57
            回复
              在隐迹了800多年后,完颜村人这些守陵人后代开始公开祭祖寻根。2004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公历5月3日),是完颜村人800年延续下来的祭祖的日子。当日,在完颜村举行了这些守陵人定居泾川以来的首次公开祭祖活动,也是800年来规模最大和规格最高的一次祭祖活动。2004年6月17日,完颜村完颜小英、完颜成贝、完颜怀绪和完颜杰代表完颜村的父老乡亲,专程赶到黑龙江阿城市,参加了第三届金源文化节千年寻根祭祖仪式。阿城是金代的开国都城,并且是建立金朝的女真完颜部的故乡。在祭祖仪式上,几位完颜村代表的一句:“我们回家了!”深情地表达了他们800多年后重新踏上祖先故土的激动之情。


              12楼2014-11-25 10: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