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人迁入中原
北宋末年,剽悍的女真铁骑牧马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覆亡了北宋,掳走了徽、钦二帝,从那时起,河南便有了女真人的踪迹。在灭亡北宋的过程中,金朝统治者便开始了向中原移民,移民的方式是迁徙猛安谋克户屯田。大规模迁徙有三次:第一次是天会十一年(1133)。这年秋天,金太宗迁徙女真国土人散居汉地,在占领了大片汉地后,“恐人见其虚实,遂尽起本国之土人棋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①。这次有多少女真人迁往中原,没有详细资料,但从“比屋连村”的情况看,人数一定不少。第二次是皇统五年(1145)。这年始“创屯田军,凡女真、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其播种,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凡屯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②。这次移民北自燕山,南至淮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都有了女真人的踪迹,当然大多数女真人选择了中原。第三次是贞佑二年(1214)。金宣宗迁南京(今河南开封),“河北军户徙河南者几百万口”③。南迁者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自金太宗天会年间到金末,女真人户迁入中原者络绎不绝,有的学者估计“内迁的女真人,至少要占女真人口总数的一半”④。金世宗不想让猛安谋克与汉人杂处,和大臣完颜思敬商议,“其后遂以猛安自为保聚,其田土与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又规定“女真不得改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⑤金世宗虽想把女真人禁锢在一定的区域内,免得被汉人所同化,但一纸禁令毕竟阻挡不住民族自然融合的历史潮流。
到了章宗时期,屯田的猛安谋克户与汉人的接触越来越多,下令禁止他们往来已不是明智之举,尚书省便向天子建议:“齐民往往与屯田户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⑥这一建议为章宗采纳,这些迁入中原内地的女真人与汉族错杂而居,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与汉族递相婚姻,因而加快了自然融合的过程。金朝灭亡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加入了汉族行列,但也有一部分女真人坚持自己的姓氏,在朝代鼎革之后,成为一支女真遗民。河南省汝州市、鹿邑县、许昌县的完颜姓就属于这种情况
北宋末年,剽悍的女真铁骑牧马南下,以摧枯拉朽之势覆亡了北宋,掳走了徽、钦二帝,从那时起,河南便有了女真人的踪迹。在灭亡北宋的过程中,金朝统治者便开始了向中原移民,移民的方式是迁徙猛安谋克户屯田。大规模迁徙有三次:第一次是天会十一年(1133)。这年秋天,金太宗迁徙女真国土人散居汉地,在占领了大片汉地后,“恐人见其虚实,遂尽起本国之土人棋布星列,散居四方。令下之日,比屋连村,屯结而起”①。这次有多少女真人迁往中原,没有详细资料,但从“比屋连村”的情况看,人数一定不少。第二次是皇统五年(1145)。这年始“创屯田军,凡女真、契丹之人皆自本部徙居中州,与百姓杂处,计其户口授以官田,使其播种,春秋量给衣马。若遇出军,始给其钱米。凡屯田之所,自燕山之南,淮、陇之北,皆有之,多至六万人,皆筑垒于村落间”②。这次移民北自燕山,南至淮河,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都有了女真人的踪迹,当然大多数女真人选择了中原。第三次是贞佑二年(1214)。金宣宗迁南京(今河南开封),“河北军户徙河南者几百万口”③。南迁者是一支非常庞大的队伍。自金太宗天会年间到金末,女真人户迁入中原者络绎不绝,有的学者估计“内迁的女真人,至少要占女真人口总数的一半”④。金世宗不想让猛安谋克与汉人杂处,和大臣完颜思敬商议,“其后遂以猛安自为保聚,其田土与民田犬牙相入者,互易之”,又规定“女真不得改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⑤金世宗虽想把女真人禁锢在一定的区域内,免得被汉人所同化,但一纸禁令毕竟阻挡不住民族自然融合的历史潮流。
到了章宗时期,屯田的猛安谋克户与汉人的接触越来越多,下令禁止他们往来已不是明智之举,尚书省便向天子建议:“齐民往往与屯田户不睦,若令递相婚姻,实国家长久安宁之计。”⑥这一建议为章宗采纳,这些迁入中原内地的女真人与汉族错杂而居,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再加上与汉族递相婚姻,因而加快了自然融合的过程。金朝灭亡后,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加入了汉族行列,但也有一部分女真人坚持自己的姓氏,在朝代鼎革之后,成为一支女真遗民。河南省汝州市、鹿邑县、许昌县的完颜姓就属于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