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吧 关注:12,193贴子:34,205

私藏【浅说——修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私藏的我会经常发一些,一般都是我自己没事儿蛋疼的时候瞎写的。当真不得……
各位看官随便看看就是了……千万不要当真了
我每天都有写几千字的习惯,所以有时候胡写一气,写了就丢那儿了,估计一直都不会看。也算是思想碎片吧。
较真不得!


IP属地:四川1楼2014-11-25 22:18回复
    回到前提,突破了模糊到了逡巡、须臾界的人,就会不在乎人世间的一切,但是佛家讲要舍得一切。所以下一个境界在《法华经》中,也有一个清晰的词,这个我们就稍微熟悉点了。到这个境界的人多指有大智慧的活佛,有大智慧的伟人,到达了瞬息和弹指境界。所以有时候我们装B之时,往往会感叹一句,人生莫过于弹指间,百态瞬息万变之,人莫能控之一类的装B话。但是,瞬息和弹指境的人,是已经开始脱离肉体了的。他们甚至不在乎自己的肉体和世界的关系,开始进入纯粹的精神世界。比如观音成佛时,以身饲虎。有人就会说啦,难不成观音不怕疼么?观世音都那么屌了,为何老虎还是一口咬死了他?其实,问这个问题就如同之前说的,和一个哲人去讨论菜市场菜价一样,不在一个境界。我们用分毫境,去看待一个到达瞬息和弹指境的事情,是完全不能想象的。
    再进入下一个境界六德境,到达这个境界的在佛教《大日经》和《发菩提心轮》中是这么说的“人求慧佛,通达菩提心,父母所生身,速证大觉位”这句话的理解各家都不一样,按藏传密宗的理解为“人为了追求智慧,到达了六德境界便通晓了菩提之心,自己虽为肉身凡胎,但此时已经在境界上脱离了肉身,就此则即身而为佛”
    还有一句是这么说的,能让我们管中窥豹一下这个境界是什么“真言门修行诸菩萨,无量无数拜忏具胝耶庾多劫,积集无量功德智慧,具修诸行,无量智慧,方便皆悉成就”这段话的意思,很容易理解意为:我们修炼到了这种地步,要成佛是非常有困难的,因为还有一步之遥。突破这个境界(类似于菜市场小贩到大企业家之间的突破)我们需要多听多看,看看已经过了这个境界的诸菩萨是怎么体会这个境界和下一个境界的。并且我们一定要再体验无量(一会儿会说什么是无量,是一个非常非常巨大的数字)多的困难和失败,最终你会脱离这个境界时,必须和集和洞察所有人的智慧和行为。这个就牛逼大发了,几乎是学贯中西都不止了,所有智者在这个境界时的想法和做法你都得明白。然后就是《大日经》中这段话的下一句,也就是结果“天地世间之所皈依,出过一切声闻,辟支佛地,释提桓因等,亲近敬礼”这段话是说,只要做到了前面说的那一切,天地世间一切真理你都知道,洞察了一切,超越了一切人对你说的和你听到的,思考的一切。此时你就成佛,开宗立派了。


    IP属地:四川3楼2014-11-25 22:27
    收起回复
      这个境界仅仅是佛门中刚刚跨入门槛哟。下一个级别,就进入佛的修为,进入虚空境到达清静界。一旦迈入佛的门槛后,你还早着呢~后面还有,因为佛也会有喜怒哀乐,于是需要修炼到清静界,则是纯粹的思想,前面说的是出过一切声闻,而现在是连自己的声闻都不在乎了,一切虚空到空无一物,清静到连一点点思绪的波澜都没有,只是在一种极其纯粹的精神世界中。
      那到了这个级别就牛逼了?不,还有下一个境界。就是涅盘境。于是你清静到了极限后,思绪肉身,所有的一切都会起荡漾,于是涅盘重生。简单的说就是,你以佛的身份再一次进行修为,以获得最终的修为。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佛涅盘(一般理解为挂了),比如济公活佛,传说就是大罗神佛下凡,各种各样的佛都会一次次的涅盘,从分厘境(也就是我们普通人的境界)用一世之功到达清静界。
      所以,这里是验证野和尚的一个绝佳方法。问:“大师到达何种境界?”大师:“尘世皆为虚空,清静自然”他一旦提到虚空和清静,就必然在装逼。因为……虚空境在佛教排位中,是罗汉部,眷属部级别的,著名的有比如降龙罗汉,伏虎罗汉等,已快即身成佛的境界,只等如来境的人来指点,一指度化就能上清静界。而清静界,是说天部和神明部级的,我们耳熟能详的有“宝藏天女,阿修罗,梵天等”而神明部的,有比如“不动明王,孔雀明王”等。到达这个境界的人,会和一个小屌丝吹嘘自己到了何种境界吗?
      就如同李嘉诚(大企业家)会去找菜市场的菜贩子炫耀自己一年挣多少吗?奥巴马会去和王家屯的村长炫耀总统的权利有多大吗?这是一个道理的。


      IP属地:四川4楼2014-11-25 22:29
      收起回复
        回到正题,那么涅盘之后呢?
        涅盘这一级后,一旦重生轮回后依然能修炼出正果、注意哟,这类似于验算思想。因为你可能花了很久想的真理,再次推演中可能是错误的,所以有佛无数次涅盘,简单的说就是……他也许算错题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比如一个超级复杂的方程式,比如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一句话而已“任一一个大于2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你如果要算……会算到天荒地老,因为算到了假设十二万亿,那你根本没解决十三万亿这个数字是否会发生改变。所以,一个简单的话要找到其真理,需要经过无数次的验证。验算一个小小的哥德巴赫猜想就让无数人都跪在地上了。那么验算自己穷尽一生的思想呢?万一错了呢?或者有小偏差呢?
        所以需要无数人一次次的去验证这个思想,从而得到升华。注意哟,佛家的涅盘在普通人的理解为转世和重生,但是佛家的真正含义,注意一下什么是虚空境就知道了。是留下一个纯粹的思想,交予有缘人来继续验证推动。因为人会死,但是思想永远不会死。这也是为什么佛学的典籍是所有宗教中最多的,因为无数到达了虚空境的人,生命已经不够了,所以挂了。但是他留下了他自己的一切思想在典籍中,后人中如果有一个能直接踩在他肩膀上继续往深了想的人,就是他的盘,他重生了。因为这个思想又复活了,并且在进一步的往深处寻找真理。思想是一个接力棒,至少在佛家中是这样的。所以,佛教中到达虚空境的人往往都是无私的,会把自己所有的成就都留给后人。为了防止歪曲思想,曾经的佛教往往会让比如……到达了六德境界的大师们来选定,因为他们也是只差一步之遥就即刻成佛到达虚空境的人。如果你可以和六德境的大师辩论,那么你可以从无数等待涅盘的虚空清静,也就是罗汉级到神明级留下的那些思想。因为你天资聪慧,用二十年时间(假设三十岁)就到达这个境界,那么你可以直接去激活某一个思想,然后继续推动。那么某大罗金仙就此涅盘,当你能通彻他的一切思想时,在某种意义上你就是降龙罗汉,伏虎罗汉。之所以要六德境的大师把关,原因就是……妄人太多,动不动就是自己到清静界了。咳咳
        那么,下一个境界叫什么?


        IP属地:四川5楼2014-11-25 22:29
        收起回复
          当无数次涅盘后(也就是无数思想共鸣者把某一个领域的纯粹思想推动了下去,最终进入寂静界。进入寂静界的,那都是真牛逼之人,我们称呼他们为菩萨,著名的有“观音,千手观音,如意轮观,地藏菩萨,文书菩萨,五大虚空菩萨”
          那么再下一个境界呢?
          进入了寂静界后,几乎已成为巨牛逼的人,但下一个境界就是化境。这个词我们依然比较熟悉,用于形容某种事物到达极限的时候,就是化境。当进入了寂静界后,思想已经牛逼的丧心病狂了,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修为,最终到达了化境。这个境界就是如来~著名的有“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大日如来,宝生如来等等)最终到达化境后,会再一次产生无数的纯思想,比如无量境,比如阿弥境,比如定光境等等,再往上……那是凡人不可窥视也不可理解的境界了。所以,大日如来,释迦摩尼佛,阿弥陀佛们到达这个境界后依然在进行修为。
          所以,计较是一种修为。每一层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修为二:
          往上
          我们熟悉的单位,个十百千万……一直到兆为单位,很少有人知道兆兆念什么,当然有个别人聪明的说道,兆兆为京,那么京京念是啥?有个别天文爱好者说,我知道那年垓,那再往上呢?垓垓念啥?
          包容和计较往往是对立的,前面说的是计较到何种,当然修为也包括一部分就是包容到什么地步。
          我们一般普通人,能包容的人一般不会超过五十人,能共处的人不会超过两百。这是社会学中的交际极限说。
          那么更上一层呢?比如一个大企业家(我是说有良心的那种),他可以包容十万人的工人在手里,并且考虑他们的生活,无微不至的关怀他们(不要质疑我有没有这种人)
          再往上,比如一个清廉之风集重的官员,关怀一方百姓(别说没有)比如海瑞、焦裕禄这种舍身亡己的人,关怀一方百姓,甚至可以为一方百姓而死。这是一种包容和奉献的精神。
          再往上呢?也有,比如治国的仁义君主和胸怀天下的宰相,他们包容上亿计的人。
          再往上呢?有,比如思想家们~他们用思想无私的去影响所有人,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传播正能量的东西。比如孔子~到达这个级别叫圣人。
          至少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能认识到的极限就是……圣人级了。


          IP属地:四川6楼2014-11-25 22:30
          收起回复
            这里我们说一下层级关系,比如我们用肉眼凡胎去理解,可能理解不透彻。就如同一个和邻居干架,骂街一天不带歇气的张大妈要去理解孔子这样的圣人……非常困难。也如同一个大企业家要去理解一个胸怀天下的君主的想法,也是非常的困难。因为我们总会把世界浓缩为一个我们可以理解的地方,去简化他,然后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但世界是这样吗?无数人看到的世界不一样,所以我们在社会上经常听到一个高大上的词“眼界和心胸”,说站得越高的人眼界就越宽广,心胸越大的人也就越容易获得快乐。
            在佛家中,包容不是不计较,包容也是不计较有点绕口了吧。你看佛祖,计较到极限那叫什么?化境~比如邻居张大妈可能会计较菜贩子为什么会少给他一毛钱而想很久,但是再往深处想呢?就会和金融学家一样的思维,那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让他做出了这个坏的行为,再深处呢?为什么会有哪些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政策拉,文化之类的原因去影响这个菜贩子做出少给一毛钱的行为呢?越想越深……最后深到找到真谛。
            所以,包容不是不计较,而是计较中找到真理,用包容去阐述真理。这个是佛家的最基本的东西。所以有愚蠢的人问,为什么佛祖那么牛逼不消灭恶鬼。恶鬼就是坏透了的人变成的,但是佛会包容,他计较恶鬼曾经做的事么?计较啊,他比恶鬼想的还深远,也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干,并且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所以……地藏王菩萨说,地狱不空永不成佛。愿以无量包容以度化地狱。
            好了,回到正题
            那么圣人之上呢?


            IP属地:四川7楼2014-11-25 22:31
            收起回复
              到达京级,然后到达埃级,这两个级别不说~因为他们多为比如那些修为的高僧,不忍杀任何生命一类的。到达埃级的甚至说草木皆有生命,以露为生,甚至度化一切有灵的东西,比如故事中常有的比如菩萨度化黑熊精这些怪物。然后再到达了穰秭级,此时甚至可以去包容草木。再上以及,去理解山川河流,叫做涧沟级(很容易理解吧,包容的东西如山川河流中的水滴那般多)再往上,则包容极载正,所谓天下万物一切的一切。平常心了~几乎无视所有的一切。我记得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绉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绉狗”这个当然境界,就到达了所有的一切都一律平等,万物都是绉狗,万物也可以都不是绉狗,所有一切都是平等的不发生偏斜的。
              那么再往上呢?就是恒河沙,曾经一名佛徒问佛祖,我佛慈悲度化天地万物,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此渡何时可休?佛祖抓起一把恒河的沙子问,这把沙子有多少?佛徒不明。佛祖说,万物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普渡万物如恒河沙,万川沙。也就是说,这已经从包容直接晋级为忍耐。
              是啊……就如同人民教师一样,十年前一个小屁孩就问他:“老师太阳为什么会落山呢?”十年后还有个小屁孩问一样的问题,再过十年依然会有个小屁孩会问这个问题……你需要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去说早就说的不想说了的道理。包容万物而万物生生不息,也许需要渡的是恒河砂砾数量那般多的万物,佛祖不地道的说了句……万川沙~地球上的沙子有多少颗呢?
              此等胸怀和耐心,简直丧心病狂了。


              IP属地:四川9楼2014-11-25 22:33
              收起回复
                可数。六道轮回不修,何时可止?”
                这句话很简单,但是很牛逼……一个坏蛋,在一闪念里就会有千百和不好的想法,那么他一辈子的恶意和坏主意会多的如同恒河的砂砾一般多。地狱里恶鬼们多的丧心病狂,每个恶鬼都是一个恒河沙,全部合集到一起,那数字就是不可数。不可数是多少?10^(1.8x10^34)次方叫做不可数,这些恶鬼们所有的想法加到一起就是这个数字。然后特码的六道轮回不休,啥时候才能解决完光是地狱的问题?他们的问题有多少?
                地藏王菩萨说:“不可说不可说”
                不可说也是一个量词,一个不可说为10^(2.2x10^36)X10^(2.2X10^36),那么请问两个不可说是多少?不可说X不可说是多大的数字?
                我百度了好一会,得出的数字是10^4652297984(后面加四十个零)就是“不可说不可说”
                有人好事,说这一串数字写出来,假设每页A4纸上写一千个零,一张纸算3.6克,写完这些后总重量大约是75个太阳的重量。
                这就是不可说不可说。
                这就是包容!一个个的问题,都需要一个一个的去解决,去普渡,去度化他们!哪怕你知道了真理,已进入化境又如何?要让那些地狱的恶鬼们都度空……写一个日记估计都能写出一个银河系的重量。
                这便是修为!


                IP属地:四川10楼2014-11-25 22:34
                收起回复
                  ------------------------------END---------------------------------------


                  IP属地:四川11楼2014-11-25 22:35
                  收起回复
                    上来先顶一层的然后细细看之~~


                    IP属地:山东12楼2014-11-25 22:40
                    回复
                      看过后觉得自己空荡荡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4-11-25 23:08
                      回复
                        先留名,细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4-11-25 23:12
                        回复
                          完全玄学化了。常人有自己的极限,做超出极限的事无非成圣和自毁两种。当你察觉到一些东西时就很难回去了。慎思而不怠思才是最好的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4-11-25 23:22
                          回复
                            而且感觉楼主所说最重要的是思考的角度。圣人为圣思考问题的方向也不同。并非一直如此,就如楼主上两楼也激动了不是么。思考境界并非泾渭分明,多数时候是兼而有之。人可以是圣者的同时是个市侩,是个圣母得时候也是个荡妇(圣母黑)。最合适的处世方法是按需求决定角度。这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部分。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4-11-25 23:31
                            回复
                              其实我和楼主一样无事就瞎想只是才能浅薄一般也没什么时候成果。思想这种东西也是可以洗出来的。毕竟人也是动物学习的方式是条件反射。有时候去接受思考的双向性可以看到很多。不过这样对学习知识很不好就是。


                              IP属地:安徽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14-11-25 23: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