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海法师吧 关注:684贴子:1,599

请教大德,对空海法师说法的几个疑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无阿弥陀佛,顶礼空海法师。
1、修证佛法就是断我执,达到无我,就是从放下我开始修,但是法师说先一定要善待我,然后在逐渐放大,又说不要抓取,善待我,就是强调我执,就是不断地抓取,不会修成无我的。这说法很矛盾。
2、法师反复强调念佛法门的非法,这个于教义不符吧。都是佛说的法,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吧?
3、法师一再反对拜佛,说是乌烟瘴气,佛教有84000法门,有很多不是究竟的,但是可以方便度众生,对于一个修行到法师这样高层次的人可以不着相,但是你要教一般信众不着相,他从和起手。
我只是一个学佛的凡夫,在认真学习阿含解脱道,的确对此问题很纠结,无意对法师不敬,故请大德开示


IP属地:四川1楼2014-11-27 15:42回复
    我个人认为善待自己,是合适的对待自己,不过分贪爱自己,不过分追逐内心贪念,比如饭吃的合适就好,不能多吃,也不能饿着,是中庸之道。佛陀不是也放弃了饿的苦行了吗?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4-12-13 07:57
    回复
      不与我对立,也不随顺贪欲,随顺即贪,过度对已是瞋。


      来自手机贴吧4楼2014-12-13 08:01
      回复
        老子说以德报怨,孔子说以直报怨,你随那个。老子只留一本道德经,孔子也只删定了几本书,庄子只有南华经。耶苏也只有一本新约,默罕默德只有古兰经,只有佛教有八万四千经卷,而且是口耳相传,佛灭百年后才有文字记录。道德经只五千字,四书五经也没多少字,而佛教经典浩如烟海,我不否定这些经典的指导意义,只是为什么南传佛教徒不知道阿弥陀佛,而且南北传佛教在经典,戒律,行持,修法上差异大。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4-12-13 08:16
        回复
          没有贬谁的意思,只是正视自己的内心。


          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4-12-13 08:20
          回复
            第三点,法师是说烧香费资源,不是智慧的佛教,如果没人讲,没人改,人们将永远迷在错误中。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4-12-13 08:25
            回复
              师兄还是听经少,多了就没有这些疑惑,我也是疑了多年过来的。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4-12-13 08:27
              回复
                我也常看空海法师的说法,个人认为,无我并不是不要自己观点,而是不要有太多二元对立的思想,就像空不是空空如野,而是包容万象而互不相抗。而充实自我就是要包容万象,追求无我就是让他们在你心中无对立矛盾。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2-18 12:55
                收起回复
                  归0的重要性。一般人是以自我为标准来判断,而不自知自我是不可信的。
                  如是我闻佛经言:不可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果,方可信汝意。
                  如能真正归0并认真看完《阿含解脱道次第》就不会有以上疑问。


                  IP属地:福建13楼2015-07-02 14:11
                  回复
                    楼主对佛法还不够信力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7-04-24 15:16
                    收起回复
                      禅宗传衣钵 经常考验的是学佛之人的 心 住在什么地方 楼主 你说你的心 跑哪里去了?没学过楞严经?如果学过楞严经 你应该不会有这么多疑问的


                      IP属地:贵州15楼2017-05-08 14:17
                      回复
                        「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是识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标准:一切法若与三法印相违的,即使是佛陀亲口所说,也是不了义;若与三法印相契合的,纵然不是佛陀亲口所说,也可视同佛说。因为三法印是「印」证佛法真伪的标准,如同世间的公文,凭借印鉴可以确认公文的真假,因此称为「三法印」。
                        人生如大海,如何从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的彼岸,必须依靠佛法的慈航普渡。所谓“欲无痛苦须学佛,各有因缘莫羡人。”每个人学佛的因缘虽然不一样,但是学佛的态度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要依止四法修学,称为“四依止”。
                        依法不依人
                        法是指真理;学佛应该以真理为依据,凡事按真理行事,人不足以为依,因为人的思想、见解互异,人有生老病死、去来迁流,而法(真理)则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学法求学,修法,所求所行的都是法。依靠法可以入道。关键是法。凡夫所说,若能契於正法,也应信受奉行。假令有人虽能显现如佛之相好,但所说不契正法,於其所说,也应舍离,万不可依靠。我们寻求善知识,不是看他是什么地位。这位是佛学权威,那位是佛教团体的首长。专去听这些头衔,这就是依人。应该不论这些。我们只是看他的法任何,是不是契理契机。《圆觉经》告诉我们,凡夫想要得成圣道,首须寻求正知正见的人。经云:“末法众生将发大心,求善知识,欲修行者,当求一切正知见人。”怎么认清善知识呢?应从他的正知正见,而不是从别的条件来选择的……时下一些人喜欢到各个寺院走动、应酬,到头来终被人情包围,而不能选择真正的信仰,殊为可惜。因此佛陀明示要依法不依人,就是要我们依据佛陀的教法而求“信解行证”,不要因人的优劣而放弃信仰,或只做某一个寺院、某一个僧众的信徒,而置整个佛法于不顾。


                        IP属地:河北16楼2017-05-18 22:05
                        回复
                          空海老师最近在讲道德经,大家要去实修实证,与天地父母连接才是最重要的,可以持怀疑态度……


                          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17-07-30 09: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