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花旗周四称,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新周期”,预期中国将会把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下调至7%,惟花旗认为明年的增长略低于此,短期中国仍有两次减息以稳增长。
花旗中国研究部主管及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记者会上称,短期来说,房地产市场是最大风险,因此认为降息比“降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更加有效,预期由现在起至明年上半年仍有两次减息,且对称降息比不对称降息机会更大,而随着资本流出增加,降准的可能性也在上升。
花旗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长6.9%,略低于7%之官方目标。
花旗并预测,明年起新的经济周期将呈现四大趋势,分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将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国企将通过资产转让、证券化和PPP等方式消化20万亿元人民币资产;GDP计算方法的调整将反映服务占比逐步提升;“走出去”战略将孕育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跨国企业的崛起。
以下是沈明高的观点摘要:
--新周期经济增速稳定在6-7%范围:
自197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平均以七年为一个周期。花旗预计,新周期(2015-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趋于相对稳定,在6-7%范围内小幅波动。中国领导人的一个重要政治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GDP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实现翻番,这意味着从现在至2020年需保持年均6.8%的经济增速。同时,据我们测算,中国潜在GDP增长速度2015年为7.4%,2020年为6.4%。
我们认为,明年中国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下调至7%,然而,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将导致国内外需求走弱,预计2015年全年增长略低于增长目标,为6.9%。
--短期仍有减息机会:
短期内,中国政府面临着保增长和调结构的两难问题,容忍低增长有助于降低政策放松的力度、打开改革的空间。为了稳增长,我们预计从现在至2015年上半年仍有两次降息,随着资本外流增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在上升。在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强美元的支持下,人民币兑美元将会逆转升值趋势,在未来6-12个月略微贬值至6.25,并在6-6.3的区间保持汇率双向浮动。
中国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或将于2014年结束。数据显示,今年投资增速明显放慢,是自2003年以来第一次显着低于20%。2014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5.9%,远低于2003-2013年年化26.5%的增速,明年或出现低个位数增长。
今年投资增速的放缓部分是由于影子银行监管政策收紧和货币政策滞后造成的,政府容忍经济增长放慢是主要原因之一。9、10月CPI均同比增长1.6%,表明GDP增速已经低于潜在增长率。政府或许意识到要推动结构性改革,必须适当容忍经济增长放缓,而今年就业市场也在客观上为政府容忍较低增长创造了条件。因此,政府在推出稳增长的政策方面有所犹豫,直到最近才决定全面降息,这或许表明,经济的实际增长已经触及政府稳增长的底线。
花旗中国研究部主管及大中华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在记者会上称,短期来说,房地产市场是最大风险,因此认为降息比“降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更加有效,预期由现在起至明年上半年仍有两次减息,且对称降息比不对称降息机会更大,而随着资本流出增加,降准的可能性也在上升。
花旗预计,2015年中国GDP增长6.9%,略低于7%之官方目标。
花旗并预测,明年起新的经济周期将呈现四大趋势,分别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或将退出历史舞台;全国国企将通过资产转让、证券化和PPP等方式消化20万亿元人民币资产;GDP计算方法的调整将反映服务占比逐步提升;“走出去”战略将孕育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跨国企业的崛起。
以下是沈明高的观点摘要:
--新周期经济增速稳定在6-7%范围:
自1970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平均以七年为一个周期。花旗预计,新周期(2015-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趋于相对稳定,在6-7%范围内小幅波动。中国领导人的一个重要政治目标是,到2020年,中国GDP将在2010年的基础上扣除物价因素之后实现翻番,这意味着从现在至2020年需保持年均6.8%的经济增速。同时,据我们测算,中国潜在GDP增长速度2015年为7.4%,2020年为6.4%。
我们认为,明年中国政府的经济增长目标将下调至7%,然而,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和房地产市场调整将导致国内外需求走弱,预计2015年全年增长略低于增长目标,为6.9%。
--短期仍有减息机会:
短期内,中国政府面临着保增长和调结构的两难问题,容忍低增长有助于降低政策放松的力度、打开改革的空间。为了稳增长,我们预计从现在至2015年上半年仍有两次降息,随着资本外流增加,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在上升。在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和强美元的支持下,人民币兑美元将会逆转升值趋势,在未来6-12个月略微贬值至6.25,并在6-6.3的区间保持汇率双向浮动。
中国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或将于2014年结束。数据显示,今年投资增速明显放慢,是自2003年以来第一次显着低于20%。2014年前10个月,固定资产投资较去年同期增长15.9%,远低于2003-2013年年化26.5%的增速,明年或出现低个位数增长。
今年投资增速的放缓部分是由于影子银行监管政策收紧和货币政策滞后造成的,政府容忍经济增长放慢是主要原因之一。9、10月CPI均同比增长1.6%,表明GDP增速已经低于潜在增长率。政府或许意识到要推动结构性改革,必须适当容忍经济增长放缓,而今年就业市场也在客观上为政府容忍较低增长创造了条件。因此,政府在推出稳增长的政策方面有所犹豫,直到最近才决定全面降息,这或许表明,经济的实际增长已经触及政府稳增长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