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父皇,儿臣认为让大皇兄去北国议和万万不可。大皇兄一向不参朝政,只掌理乐府,对于我朝诸多军机事宜他无法正面应对,这样会使北国认为我朝毫无诚意。”大殿朝堂上一位身着银色盔甲的青年,明亮的眼睛闪着坚定的光芒直直地注视着高高在上的宣帝。
宣帝挑了一下眉,还未及开口,一身着绣着双金龙白色锦衣,长得俊美非凡的青年也步至堂前,恭敬地道:
“父皇,二皇兄说的极是,儿臣也认为大皇兄去北国有所不妥。北国此次虽表面很有诚意的以两国议和为主,各派一名皇室成员出使交流,但事实他们根本只是敷衍想拖延我朝的攻战。而两国各派的皇子也就是质子,大皇兄怎么可以去做质子呢?父皇。”
“父皇,太子顾虑极是,大皇兄不可以去做质子!按眼下的形势,我朝直接攻战不接受议和也未必会输。”二皇子宣醒接着太子宣晨的话加重了语气。
宣帝盯着堂下急于请奏的两位皇子看了半晌,一位是正统皇后之子已被封为太子的宣晨,另一位贵妃之子现已拥领二十万大军并赐封为苏王的宣醒。两个自己最为器重的皇子,也是当朝最强的两大派系的主使者。
“两位皇儿何时请奏如此一致了?难得啊。”宣帝说着瞟了一眼立于苏王宣醒右侧,神情仍旧一派淡然,好象现下商议的事与己毫无关联的大皇子宣楚。
宣帝对于宣楚这种云淡风轻的态度最是痛恨,这会让他想起宣楚的母后,楚国的公主楚玲珏,一笑倾城的绝代佳人。也正因为楚玲珏宣帝才会建下如此大业。
当时宣帝还是皇子时出使楚国,巧遇楚玲珏,玲珏那淡淡的微笑让宣帝一见倾心,天生占有欲强烈的宣帝那一刻就想把玲珏娶回南朝,却不知楚玲珏早心有所属于楚国的承相之子。回国后宣帝对楚玲珏仍无法忘怀,便篡位,立誓夺楚。收复了楚国,杀了承相之子,抢回了楚玲珏,可玲珏心已死。生下宣楚后便离世。宣帝对于永远无法得到楚玲珏的爱而耿耿于怀。宣楚小时候万千宠爱于一身,宣帝疼爱有加,因为是当朝的第一位皇子,又因为他是玲珏留下的儿子。但随着他慢慢长大,越长越象楚玲珏宣帝对他的态度就越来越冷漠,直到现今众人都知道南朝的大皇子是被视为打入“冷宫”的皇子。
另则原因宣帝一直无法捉摸这个儿子的心,无论多大的事,无论多大的委屈或赏赐他都一副淡漠的样子。或许内心宣帝是对宣楚有种惧怕的,不让宣楚参政就是一种顾忌。
“父皇明鉴!”宣醒宣晨齐齐鞠了一躬。朝堂上各派系各大臣都缄默无语。
“朕一向心系百姓,战事能免则免,无论北国此次意喻为何,我朝当应礼节性回应。”见两人又要欲言,宣帝手挥了挥接着道:
“此事关系重大,楚儿是明理之人,让他自己定夺。楚儿,你意下如何?”
着一袭淡蓝锦衣,头束简洁的宣楚淡淡地道:
“儿臣愿为南朝前去北国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