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以来,卢布的狂跌引起全球关注。卢布兑美元汇率跌幅创下自1999年以来的最高纪录,自今年初以来,卢布汇率已下跌逾50%,目前市场仍对卢布走势持悲观预期。
这时候,有人忽然想起中国央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指出中俄双方互换货币汇率极低,并认为我国因此蒙受了汇率损失。
今年10月13日,中俄双方签订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货币互换协议,汇率折合算来,1元人民币约等于5.43卢布。而相对于目前1元人民币兑10~12卢布的汇率,眼看着卢布持续下跌,有人大呼中国央行吃亏了。
实际果真如此吗?
货币互换并未实际发生
“首先,货币互换并没有任何实际发生,只是给了两国一个应急机制,相当于信用额度。”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贲圣林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称,“我国和那么多国家签了货币互换协议,现在为止,实际发生的极少。”
贲圣林称,货币互换实质只是互换额度,并不代表实质发生的交易,中俄两国某一方需要使用时,应该向另一方提出需求,在中俄贸易中使用,但是也可以不使用。
那什么是货币互换协议,为什么要签订这种协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货币互换其实是货币掉期(SWAP),货币互换的目的是为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及降低融资成本。交易双方根据互补的需要,以商定的筹资本金和利率为基础,进行债务或投资的本金交换并结清利息。
“互换双方一般是金融机构或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汇率,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数额的本金并定期结算利息,协议到期后再互换回初始交易时的本金。”刘英向本报记者称,其实,由于美元走强,不只是卢布大幅走低遭受重挫,土耳其里拉、哥伦比亚比索兑美元汇率也跌至纪录低点。南非兰特、马来西亚林吉特、巴西雷亚尔、印尼盾等也都触及几年来的新低。
贲圣林称,之所以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是为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可以不通过美元,而是通过其他非美元国家进行双方的货币结算。比如购买俄罗斯的石油,我国可以用人民币结算,并不一定要用美元了。
“所以,货币互换协议是为了双方的贸易投资而签订的协议,同时防患未然,为防范风险而进行的。”贲圣林称,货币互换的目的是为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及降低融资成本。
所以,货币互换协议只有实际发起和动用,才会互换一笔资金到对方账户上去。现在只是签了协议,备用性质,并没有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实质是信用额度
贲圣林解释称,货币互换实质只是互换额度,信用额度并不代表实际提款。并且,在发起和动用该协议的时候,需满足一些在协议中注明的前提条件,会对资金提供方提供一定保障,比如用卢布作为抵押物。
“如俄罗斯向中方提款的时候,要用卢布作为抵押,其实是一个信用风险的问题。”贲圣林向本报记者解释。
例如,俄罗斯提出需要提款,那么就要用卢布作为抵押物,这个时候最大规模是1500亿元人民币,到期后,俄罗斯需要还相应额度的人民币,所以抵押并不表示俄罗斯不用还款了。
双方签订的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是规定的最大可互换规模,如俄方发起,最多可动用的余额是1500亿元人民币;如中方发起,最多可动用的余额是8150亿卢布。现在没有动用,谈不上有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俄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还是美元,而之所以没有大量使用人民币,瓶颈在于俄企业手头并没有足量的人民币。
在俄罗斯遭受欧美制裁,大批国企获得美元、欧元举步维艰的时候,若俄方能通过互换获得人民币流动性,提高在对华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对于人民币走出去也是大有裨益的。
没有汇率风险
“当然,如果俄罗斯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提出来人民币提款,我们也应该有这个责任,并不表示俄罗斯不还款了。相对而言,签订时候汇率比较低,不是商业机构之间的货币互换。”贲圣林称。
“我们并没有汇率风险,货币互换目的之一是为防范外汇风险,三年协议到期,俄罗斯就要归还我们1500亿元人民币加利息。”刘英向本报记者表示,因为是人民币与卢布直接互换,不涉及美元转换,是“去美元化”。
该协议实际动用时,是按发起时的汇率(而不是提前设定的固定汇率)来计算应互换的双方金额;归还时本金不变,动用方还要付一定利息。也就是说,如果俄方动用了我方的人民币,一定期限后还需归还我方人民币,金额是原本金+利息。这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汇率风险的。
这其中,最大的风险是俄罗斯经济状况急剧恶化,金融愈发不稳,俄央行在互换到期后违约。也就是,俄罗斯赖账不还钱怎么办?
即使在最坏的情境下,俄央行违约,形成对华债务,中方也可以通过要求俄方对华出口燃料、原材料和武器进行偿还。
事实上,自1962年5月美联储与法国央行签署世界上第一个央行间货币互换协议以来,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央行互换违约事件。
这时候,有人忽然想起中国央行与俄罗斯联邦中央银行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指出中俄双方互换货币汇率极低,并认为我国因此蒙受了汇率损失。
今年10月13日,中俄双方签订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货币互换协议,汇率折合算来,1元人民币约等于5.43卢布。而相对于目前1元人民币兑10~12卢布的汇率,眼看着卢布持续下跌,有人大呼中国央行吃亏了。
实际果真如此吗?
货币互换并未实际发生
“首先,货币互换并没有任何实际发生,只是给了两国一个应急机制,相当于信用额度。”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贲圣林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称,“我国和那么多国家签了货币互换协议,现在为止,实际发生的极少。”
贲圣林称,货币互换实质只是互换额度,并不代表实质发生的交易,中俄两国某一方需要使用时,应该向另一方提出需求,在中俄贸易中使用,但是也可以不使用。
那什么是货币互换协议,为什么要签订这种协议?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解释,货币互换其实是货币掉期(SWAP),货币互换的目的是为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及降低融资成本。交易双方根据互补的需要,以商定的筹资本金和利率为基础,进行债务或投资的本金交换并结清利息。
“互换双方一般是金融机构或企业,按照事先商定的汇率,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数额的本金并定期结算利息,协议到期后再互换回初始交易时的本金。”刘英向本报记者称,其实,由于美元走强,不只是卢布大幅走低遭受重挫,土耳其里拉、哥伦比亚比索兑美元汇率也跌至纪录低点。南非兰特、马来西亚林吉特、巴西雷亚尔、印尼盾等也都触及几年来的新低。
贲圣林称,之所以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是为了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可以不通过美元,而是通过其他非美元国家进行双方的货币结算。比如购买俄罗斯的石油,我国可以用人民币结算,并不一定要用美元了。
“所以,货币互换协议是为了双方的贸易投资而签订的协议,同时防患未然,为防范风险而进行的。”贲圣林称,货币互换的目的是为防止汇率变动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及降低融资成本。
所以,货币互换协议只有实际发起和动用,才会互换一笔资金到对方账户上去。现在只是签了协议,备用性质,并没有发生债权债务关系。
实质是信用额度
贲圣林解释称,货币互换实质只是互换额度,信用额度并不代表实际提款。并且,在发起和动用该协议的时候,需满足一些在协议中注明的前提条件,会对资金提供方提供一定保障,比如用卢布作为抵押物。
“如俄罗斯向中方提款的时候,要用卢布作为抵押,其实是一个信用风险的问题。”贲圣林向本报记者解释。
例如,俄罗斯提出需要提款,那么就要用卢布作为抵押物,这个时候最大规模是1500亿元人民币,到期后,俄罗斯需要还相应额度的人民币,所以抵押并不表示俄罗斯不用还款了。
双方签订的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是规定的最大可互换规模,如俄方发起,最多可动用的余额是1500亿元人民币;如中方发起,最多可动用的余额是8150亿卢布。现在没有动用,谈不上有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俄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还是美元,而之所以没有大量使用人民币,瓶颈在于俄企业手头并没有足量的人民币。
在俄罗斯遭受欧美制裁,大批国企获得美元、欧元举步维艰的时候,若俄方能通过互换获得人民币流动性,提高在对华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对于人民币走出去也是大有裨益的。
没有汇率风险
“当然,如果俄罗斯觉得有必要的时候,可以提出来人民币提款,我们也应该有这个责任,并不表示俄罗斯不还款了。相对而言,签订时候汇率比较低,不是商业机构之间的货币互换。”贲圣林称。
“我们并没有汇率风险,货币互换目的之一是为防范外汇风险,三年协议到期,俄罗斯就要归还我们1500亿元人民币加利息。”刘英向本报记者表示,因为是人民币与卢布直接互换,不涉及美元转换,是“去美元化”。
该协议实际动用时,是按发起时的汇率(而不是提前设定的固定汇率)来计算应互换的双方金额;归还时本金不变,动用方还要付一定利息。也就是说,如果俄方动用了我方的人民币,一定期限后还需归还我方人民币,金额是原本金+利息。这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汇率风险的。
这其中,最大的风险是俄罗斯经济状况急剧恶化,金融愈发不稳,俄央行在互换到期后违约。也就是,俄罗斯赖账不还钱怎么办?
即使在最坏的情境下,俄央行违约,形成对华债务,中方也可以通过要求俄方对华出口燃料、原材料和武器进行偿还。
事实上,自1962年5月美联储与法国央行签署世界上第一个央行间货币互换协议以来,世界上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央行互换违约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