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作家弗朗索瓦斯·萨冈曾在《我心犹同》里这样写道:“我想看到时光流逝,看到日头西沉,我想听到手腕上脉搏里血液的跳动,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和甜蜜。于是我离开了。有人会说我不负责任,有人给我一点钱。此后我就漫步,我注视河流,天空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活着,我做的只有这个。”这段话不是写旅游的,但是放在这里也并无不妥。
我并没有作家写的那么浪漫,因为我还是个学生,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但我总觉得人年轻时是应该到处走一走的,这并没有什么坏处,时光每天流逝,白驹过隙,日头每天西沉,我们却总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看看不同的景色,结交一些朋友,丰富一下知识和阅历总是好的——常常有朋友对我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是一种浪漫的说法,简而言之就是多读书和旅游——也许比旅游要深刻些,该说成是游学,归根结底是要学习,学中玩玩中学。不过如你所见,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还达不到这种境界。现在我更喜欢另一位朋友的话:年轻时的流浪,一辈子的养分——趁着年轻,都该去流浪,看看世界是什么样子,就算有挫折也会成为让我们成长的养分。所以我以此为题。这是和本次旅途中的朋友聊天时告诉我的话,不知为何听完这句话我倍受鼓舞——自然我不是又要跑出去流浪,而是这让我顿时明白了旅行的意义所在。这次旅途我认识了不少朋友,这也是收获之一。
顾城说:“我走过许多地方,许多风蚀的废墟,为了寻找那些,值得相信的的东西。”到达敦煌雅丹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这让我想到上次去甘南遇到下雪天,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藏人在磕长头,他们直视前方那里有他们所相信的东西。这里有很多黄沙,没什么植物,但天空很纯净。于是我常常想到人类的渺小,不过是世间的一粒砂。在西部行走我总觉得自己是来朝拜的。虽然不如在藏区那般神圣,但心里的敬畏却也丝毫不会减半。可惜人们一成不变的生活过的习惯了,便常常是不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总是盲目的向前追赶,结果把也自己丢掉了,即便出门,也是走马观花,未能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而在这片刻的宁静里,或许不仅仅是你看过多少风景,遇到过什么样的人,而是在某种际遇下,你重新认识了自己。而每一次出游都是在逃离。逃离不确定与迷惑,但主要是在逃离自己。也许将来会变成另一个人,嫁接到更好更强大的事物上。为了追赶快速奔跑的自己,以另一种方式过着另一种生活。假使你也这么想,我会感到一丝喜悦。
这次旅途也可以说是一次奇遇。首先是在武威时行程莫名其妙地推迟了两三个小时,然后在张掖时旅游大巴又撞了车——当然,我们的司机是个尽职守法的好公民,技术一流,一个骑摩托的醉汉撞了我们的车。想到这里,真是可气可笑又可悲(由此看到许多问题,也许以后再提)。其次,遇到敦煌一年两次的雨,在雨中沙漠越野,不得不说别有一番风味。卡森·麦卡勒斯说:“我去过许多地方,但我遇到很少的我们。”所以最最重要的在这次行程中遇到的朋友,无论是正经的或是不正经的话题,这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当然出行也难免遇到烦心事,这些事情大致上没有什么差别,索然无味,虽然看多了但还是有一些想法:每次我觉得应该好好感慨一下放松心情的时候,总有人在我旁边推销商品或者唧唧歪歪,以前上当的时候总以他们要养家糊口来安慰自己,现在看看,简直和同情骗子一样蠢;不过这次比较幸运,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其次是在景点刻“XX到此一游。”之类,前不久有个孩子在埃及刻字,国人纷纷批评丢人。在国内的文物刻字不丢人吗?这也太崇洋媚外了吧。且不说这根本不是丢不丢人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国民教育家庭乃至公民素养教育的问题——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而说到这些我总是滔滔不绝可以说上一大堆——我这人爱发牢骚。但这应该是一篇愉快的文章,所以就此打住。
这是我的流浪,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它们都是我成长的养分。假使我以后找到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我一定会回过头来说:看,年轻时的流浪,一辈子的养分。
我并没有作家写的那么浪漫,因为我还是个学生,既没有钱也没有时间。但我总觉得人年轻时是应该到处走一走的,这并没有什么坏处,时光每天流逝,白驹过隙,日头每天西沉,我们却总过着一成不变的生活。看看不同的景色,结交一些朋友,丰富一下知识和阅历总是好的——常常有朋友对我说: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这是一种浪漫的说法,简而言之就是多读书和旅游——也许比旅游要深刻些,该说成是游学,归根结底是要学习,学中玩玩中学。不过如你所见,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还达不到这种境界。现在我更喜欢另一位朋友的话:年轻时的流浪,一辈子的养分——趁着年轻,都该去流浪,看看世界是什么样子,就算有挫折也会成为让我们成长的养分。所以我以此为题。这是和本次旅途中的朋友聊天时告诉我的话,不知为何听完这句话我倍受鼓舞——自然我不是又要跑出去流浪,而是这让我顿时明白了旅行的意义所在。这次旅途我认识了不少朋友,这也是收获之一。
顾城说:“我走过许多地方,许多风蚀的废墟,为了寻找那些,值得相信的的东西。”到达敦煌雅丹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这让我想到上次去甘南遇到下雪天,即便如此还是有许多藏人在磕长头,他们直视前方那里有他们所相信的东西。这里有很多黄沙,没什么植物,但天空很纯净。于是我常常想到人类的渺小,不过是世间的一粒砂。在西部行走我总觉得自己是来朝拜的。虽然不如在藏区那般神圣,但心里的敬畏却也丝毫不会减半。可惜人们一成不变的生活过的习惯了,便常常是不知道自己在追寻什么,总是盲目的向前追赶,结果把也自己丢掉了,即便出门,也是走马观花,未能享受这片刻的宁静。而在这片刻的宁静里,或许不仅仅是你看过多少风景,遇到过什么样的人,而是在某种际遇下,你重新认识了自己。而每一次出游都是在逃离。逃离不确定与迷惑,但主要是在逃离自己。也许将来会变成另一个人,嫁接到更好更强大的事物上。为了追赶快速奔跑的自己,以另一种方式过着另一种生活。假使你也这么想,我会感到一丝喜悦。
这次旅途也可以说是一次奇遇。首先是在武威时行程莫名其妙地推迟了两三个小时,然后在张掖时旅游大巴又撞了车——当然,我们的司机是个尽职守法的好公民,技术一流,一个骑摩托的醉汉撞了我们的车。想到这里,真是可气可笑又可悲(由此看到许多问题,也许以后再提)。其次,遇到敦煌一年两次的雨,在雨中沙漠越野,不得不说别有一番风味。卡森·麦卡勒斯说:“我去过许多地方,但我遇到很少的我们。”所以最最重要的在这次行程中遇到的朋友,无论是正经的或是不正经的话题,这都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当然出行也难免遇到烦心事,这些事情大致上没有什么差别,索然无味,虽然看多了但还是有一些想法:每次我觉得应该好好感慨一下放松心情的时候,总有人在我旁边推销商品或者唧唧歪歪,以前上当的时候总以他们要养家糊口来安慰自己,现在看看,简直和同情骗子一样蠢;不过这次比较幸运,没有遇到类似情况。其次是在景点刻“XX到此一游。”之类,前不久有个孩子在埃及刻字,国人纷纷批评丢人。在国内的文物刻字不丢人吗?这也太崇洋媚外了吧。且不说这根本不是丢不丢人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国民教育家庭乃至公民素养教育的问题——类似的情形还有很多,而说到这些我总是滔滔不绝可以说上一大堆——我这人爱发牢骚。但这应该是一篇愉快的文章,所以就此打住。
这是我的流浪,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它们都是我成长的养分。假使我以后找到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我一定会回过头来说:看,年轻时的流浪,一辈子的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