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百度爬文找煲机音乐时,突然发现有些人认为煲机不科学(当然也刚好找到这个吧)
我很想跟这些人说: 我们是不同世界的人
我们常说的"硬" "软" "尖" "刺" "闷" "暖" "冷" "广" "深" "浅" "沉" "圆" 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发烧友(耳朵够灵光的人)常用的名词,我想我们一看都能懂,很多人只是认为我们大概"疯了"。
我记得20年前,我还在大学管乐团时候,当时耳朵正灵光,我可以轻易听出镀金和镀银长笛的音色区别,镀金偏暖,镀银偏冷,当然大部分人根本听不出来的。(教科书都说了,音色的部分跟波形有关,我不太相信所谓科学的仪器能够测定到这么细)
我还记得当年玩音响的时候,我和我玩长笛的朋友,通过考试才能进去使用试音间(搬自己的设备进去测试,里面有十几组高级音箱,随你玩)。
考试的内容是: 店家会会用同样的机器和音箱重复放两次同样的音乐,店家在机器上来只是换了一个东西,要我们两个说明声音发生甚么变化。
答案是: 声音的深度不同(一个声音比较前面,另外一个声音比较后面,听起来更宽敞,音箱的位置感觉比实际更后面)。
当然逃不过我们两个人的耳朵,都正确听出来。店家拿出一盒保险丝,上面都有编号,原来是不同的保险丝,我们两个都吓到,原来除了音响线,居然连保险丝也有差别。
当然保险丝的难度比较高,老板也很高兴有年轻人可以加入(耳朵随着年纪增长会变差)。
我很想跟这些人说: 我们是不同世界的人
我们常说的"硬" "软" "尖" "刺" "闷" "暖" "冷" "广" "深" "浅" "沉" "圆" 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发烧友(耳朵够灵光的人)常用的名词,我想我们一看都能懂,很多人只是认为我们大概"疯了"。
我记得20年前,我还在大学管乐团时候,当时耳朵正灵光,我可以轻易听出镀金和镀银长笛的音色区别,镀金偏暖,镀银偏冷,当然大部分人根本听不出来的。(教科书都说了,音色的部分跟波形有关,我不太相信所谓科学的仪器能够测定到这么细)
我还记得当年玩音响的时候,我和我玩长笛的朋友,通过考试才能进去使用试音间(搬自己的设备进去测试,里面有十几组高级音箱,随你玩)。
考试的内容是: 店家会会用同样的机器和音箱重复放两次同样的音乐,店家在机器上来只是换了一个东西,要我们两个说明声音发生甚么变化。
答案是: 声音的深度不同(一个声音比较前面,另外一个声音比较后面,听起来更宽敞,音箱的位置感觉比实际更后面)。
当然逃不过我们两个人的耳朵,都正确听出来。店家拿出一盒保险丝,上面都有编号,原来是不同的保险丝,我们两个都吓到,原来除了音响线,居然连保险丝也有差别。
当然保险丝的难度比较高,老板也很高兴有年轻人可以加入(耳朵随着年纪增长会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