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
明嘉靖七年间,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往北边儿那洛阳去,正是东街最显眼的地方,坐落一座四角飞瓦鎏金阁,上头端端书着三字“流清阁”。随处寻人一打听,便也知这是名冠洛阳的当红戏阁。
一年到头,也没有哪一天听不见那丝竹曲调儿绵延的声。
流清班的班主,名唤水清音,年有二十余八,年轻时也是洛阳当红的角儿。人尊称一句“清音娘子”。
“困春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眉笔粉黛,细细描绘鬓角牡丹,戏鼓擂起,水袖翩然。
你可知浣衣胭脂水儿醉过多少文人风月。
铁打的戏班,流水的人儿。
偌大戏阁,你唱罢,她登场。
是永远不会冷清的繁华如梦。
谁能让我放下手中的拍板戏折,卸去久扮的霓裳步摇,只执笔静静为他画一次眉。
昨夜细雨打湿了一场纸醉金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