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制造(2)
■特·官布扎布
团结理念
团结是一切事业得以发展的人本基础。如果没有这一基础,再好的事业都将成为夭折的对象。历史,已经用他沉重的叹息一次次地见证过这样的事实。
团结是生命与生命的焊接,是意志与力量的聚合。所以,它对于既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又面对刀光剑影相互劫掠的古代蒙古人来说,可谓是保全生存的最大需要。在一次次的欢笑与悲伤中,对团结这一神奇之物已有切身感悟的古代蒙古人也念念不忘地对它进行着理念化的努力。这一努力,终于又被那位神奇女子阿阑豁阿推向了极致,成功地将它打造成了凝聚自我、维系发展的重要信条。
阿阑豁阿,就是那位感光生子的神奇女子,那位将至高天尊请进白色毡房的蒙古圣母。据(《蒙古秘史》记载,阿阑豁阿讲毕感光生子的原委后,让孩子们并排坐到了一起。然后,她给每人发了一支箭,并令他们折断。孩子们很容易地折断了各自的一支箭。接着,她又把五支箭捆到一起交给孩子们去折断。孩子们费了半天大劲,最终都未能折断那捆在一起的五支箭。于是,阿阑豁阿对孩子们说:“你们五个全是我生的,若不齐心,会像单支箭那样容易被人折断,如能协力,就会像捆好的五支箭一样不易被人对付!”
看吧!一个生活在蛮荒年代的妇道人家,一个不懂得策划为何物的古代女性,竟以这样绝妙的方式诠释了一条永恒不朽的生活真谛。是的,不齐心,不协力,不把生命和力量焊接到一起,在那全然无序的掳掠年代怎能保证族人的平安,怎能应对游牧化过程中行将出现的种种纷争?所以,勃兴之初的蒙古人就这样响亮地提出了团结的理念,为族人的凝聚提供了切身的理由。
应该说,这是古代蒙古人用泪水和血水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理念。这一理念,经过阿阑豁阿这位圣母级人物的形象演示,逐渐变成了蒙古民族传统家教的黄金典故。在成吉思汗年少时,他的母亲也曾用这一典故训诉过刚愎有余的少年成吉思汗。
演化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由这一理念演化而成的团结共存、和睦相处的生存准则,像一条长长的哈达绵延在蒙古民族的心灵深处,成为了他们处世生活的吉祥信条!
秩序理念
一个有志向,有抱负的民族,在他走向历史舞台的时候必须对人类社会固有的、已有的和应有的生存秩序作出自己的回答。而这个回答将决定他在历史舞台上能走多远的问题。
古代蒙古人自然不会懂得这一点,也不会有这样的历史自觉。但蛮荒年代里的离乱迷茫,漫无终日的纷争悲欢,还是让身陷其中的蒙古人对人间秩序有了自己的看法。那么,千余年前的蒙古人会有怎样的看法呢?我们继续讲述那位神奇女子阿阑豁阿和她孩子们的故事。
《蒙古秘史))生动记述阿阑豁阿五箭教子的故事后,接着写道:“不久,母亲阿阑豁阿去世了。”
阿阑豁阿过世后,因兄弟五人不合,由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四人分掉马群等家产后过起了各自的日子。兄弟四人嫌孛端察儿蒙合黑愚拙,不把他当做兄弟看待,没分给他任何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