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明代,麟游大地就开始了玉米种植。随着时代的变迁,种植技术日渐成熟,加上独特的自然条件,使麟游玉米愈种愈广、愈种愈香。
现如今,在健康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昔日不起眼的麟游玉米,种植面积占到当地农作物总面积的六成以上,总产已达全县粮食总产的近八成,麟游成为陕西省“渭北旱塬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麟游引进的甜玉米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 1.2万吨,产品质量达到国内行业一流水平,产品畅销大江南北。至此,麟游玉米真正意义上走进了千家万户,端上了百姓餐桌,俨然成了主食中的粗粮,粗粮中的保健品。
在 1月 23日麟游县优质玉米宣传推介会暨招商签约仪式上,汉中市春雨农业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商家美佳超市的签约代表慕名而来,分别就发展麟游优质玉米的生产基地、新品种研发、促进玉米产品销售等多方面,与麟游县政府及当地龙头企业达成全方位的合作,为麟游玉米实现规模化生产、品牌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再添一把力。那么,麟游玉米究竟拥有哪些魅力,使其金光灿灿、香溢四方?
原生态成长纯手工加工
麟游地处渭北旱塬玉米黄金生产带中心。境内山环水绕,自成屏障;气候温和,宜耕宜桑。日平均气温 9.2度,年日照时数 1900至 2200小时,年降雨量 641.9毫米。全年无霜期 188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长玉米的自然条件佳境天成,四野难觅。
麟游玉米不但处于得天独厚的生长带,而且拥有跨越三季的生长期。春回大地,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埋进了肥沃的黄土地。不久,幼苗破土,历经夏长株叶秋结实,真正成熟收获时往往迎寒踏霜。经过四季风雨的洗礼,麟游大地产出的玉米株株棒大、粒粒饱满,色泽鲜亮,营养丰富,称其为玉米中的上品一点都不为过。
麟游的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原生态的种植方式孕育了麟游玉米特有的营养价值和味觉口感。因此,这里的群众最清醒,他们没有迷信化肥、农药的作用;这里的农民最勤劳,他们依然坚守着原生态的种植方式。
今天的麟游人不但保留了广积农家肥的好习惯,而且还大面积实施了秸秆还田技术。有机肥料不污染土壤,不板结耕地及其强劲的肥力和持久的肥效,使麟游玉米落地之初就生长在纯天然的环境中。杂草与庄稼往往相伴而生。出苗后,麟游人及时下地,依然用双手、依然用锄头清除杂草,护苗促壮。经过悉心照料,成行成片的玉米贪婪地吸收着阳光雨露,经历着昼夜交替,一尘不染地“开花结果”,翠色欲流。到秋后,玉米株叶渐黄,但是生长仍未停止。直至自然风干到七八成时,人们才开始收获真正成熟的玉米。而收回的玉米并不急于脱粒去芯,而要带棒存放。
麟游当地习惯用玉米架存储玉米,它离地数尺,可以防潮;四周枝条编织,可以透风;顶似茅屋,可以避雨。玉米棒散装进去,静静地风干。随着时代的变迁,钢结构的玉米仓也在麟游大地推广,防潮通风,美观大方。除了上架存放外,人们还剥开缨壳把玉米棒三三两两地拴在一起,挂在屋檐下、树杈上,迎风向阳,等待着干透,等待着食用。
麟游玉米从播种到归仓,历经三季 160多天,周期长,产量高。常年平均亩产一直稳定在 500公斤以上,而实施配套全膜覆盖技术的田地,亩产可达到 1020多公斤。
麟游玉米,原生态生长,纯手工加工,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因此,石碾子、石磨盘等传统工具四季不停地旋转着,磨口里流出的是营养丰富、无污染的玉米面、玉米糁子等天然保健品。
富含矿物元素绿色养生保健
九成宫镇石臼山、消水沟一带的大人小孩很少有缺钙症,中老年人没有明显的脑梗疾病, 50多年未发现一例癌症病人。
这一现象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原来这一带盛产玉米。当地群众经常食用糁子稀饭,随时能吃上玉米搅团,擀面条时也撒玉米面。技术检测结果令人吃惊:麟游玉米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 B、 E及钙、镁、硒等元素高于其他产地玉米 8至 10个百分点,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等 8种氨基酸均高于其他产地玉米 2-5个百分点。正是这其貌不扬的玉米作物滋养了一方百姓。
今天,人们终于发现,绿色杂粮终于成了人民群众养生保健的科学追求。
麟游人善种玉米作物,更会做玉米食品。无污染的生态玉米用传统的方法加工成玉米糁子、玉米粉后,继续用瓦罐、瓷盆等存放,待到食用时,一碗碗金粉、一把把金粒在农家巧妇手中变幻无穷:稀饭、八宝粥、窝窝头、锅贴、搅团、节节面……花样品种繁多,各具风味,香甜可口,弥久难忘。而今,麟游的玉米食品已走出农家,出现在了追求时尚健康生活人士的餐桌上。
医学研究证明,玉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热通淋、利尿止血、光洁皮肤、调节神经系统之功效。经常食用能促进脂肪代谢,对防癌、抗癌、健脑、降低胆固醇、预防冠心病、降糖、减肥、抑制并延缓衰老有明显作用。因此,玉米不但可直接用作食品,而且是众多高端食品和药品中的重要原料,玉米油更是风靡全球,发展玉米产业前途广阔。
产业富民强县产品深受追捧
面对新的社会经济形势,麟游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依靠传统优势,着眼民富县强,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优质玉米,建协会、办企业,种植、加工、营销全线推进,玉米产业在麟游得到了深远的发展。《麟游县玉米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明晰了麟游玉米产业发展的路线图,给麟游农民发展玉米产业吃上了定心丸:麟游县在落实中、省地膜玉米补贴和玉米良种补贴的基础上,对种植地膜玉米的农户,县财政每亩再补助 30元,通过“一折通”的方式直接兑现到户;先后购置地膜玉米覆膜播种机 70余台,供群众免费使用;各镇也都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对群众种植地膜玉米再次进行补助或者免费向群众提供地膜。 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 7579元,其中家庭经营收入 4703元,玉米人均收入 1581元,占家庭经营收入的 33.6%,玉米已成为麟游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
选用麟游优质玉米加工而成的玉米糁子等系列产品,色、香、味俱佳,无任何添加剂,绿色安全,具有防病抗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之功效,产品上市以来,深受县内外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的青睐与追捧。 2014年,麟游玉米及玉米产品成为省政府机关事务局、省级有关厅局和市行政中心机关事务局优先选购产品。
回首往昔,展望未来,麟游玉米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按照《麟游县玉米产业发展规划》和《麟游县农业产业提升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到 2020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将达到 20万亩,人均 3亩,平均亩产达到 500公斤,全县玉米总产将达到 10万吨。届时,麟游玉米加工产品将被更多消费者认识和喜爱。麟游玉米一定能够走出陕西,誉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