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作为全球最具有标志性,最可爱的动物之一,已经濒临灭绝。15年前,大约还有14万只长颈鹿漫步在非洲丛林和大草原上。可如今,据长颈鹿保护基金会(GCF)的调查显示,长颈鹿的数量已骤降40%以上。
和其他濒临灭绝的物种一样,导致其发生原因包括栖息地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非法猎杀等。 不幸的是,长颈鹿的减少却鲜为人知。
”就拿长颈鹿和非洲象作比较。尽管对非洲象的非法猎杀仍然难以禁绝,但这种情况已经为人们敲响了大象即将灭绝的警钟,可非洲草原仍有450000头非洲象,相比之下,现存的长颈鹿估计只有80000只。” 凯瑟琳·加里干(Kathleen Garrigan)说道,他现在是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African Wildlife Foundation)的高级传讯员。
无独有偶,就连科学家,也是到最近五年左右才开始关注起了长颈鹿的生存现状。“我们正在更多地了解有关长颈鹿的个体生态学,但是与其他物种相比,我们对长颈鹿还知之甚少。”戴维·奥康纳(David O’Connor)提到。奥康纳是圣地亚哥动物园保护研究所( San Diego Zoo’s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 Research)的部门助理。
事实上,在“谷歌学术”上搜索就可得知,自2010年以来,关于长颈鹿的研究论文数量还不到70篇,而非洲大象的报道则有160篇左右。即使一些组织已经开展了关于保护长颈鹿的工作,但整体的保护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
甚至GCF,作为一个广泛研究长颈鹿的机构,直到今年才有专职人员进行关于长颈鹿的保护工作。准确来说,他们只有一个专职人员,那就是朱利安·芬奈西(Julian Fennessy),唯一的执行领事。他说:“在九月份,我开展我的全职工作时才发现,这里从未有一任专职的长颈鹿保护管理者,我是第一个。长颈鹿是被遗忘的巨兽,它们本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却惨遭忽略。结果就是,它们正处于危险之中。”

长颈鹿栖息地分布图(图片来源:长颈鹿保护基金会(G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