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sa.baidu.com/forum/w%3D580/sign=f065bd8d344e251fe2f7e4f09787c9c2/c861ecd7912397dd101587b35d82b2b7d1a287f7.jpg)
18日,工商银行长沙市韶山路支行因牵涉湖南博沣资产管理公司的信托产品无法兑付,再次被投资受损户堵住大门而陷入瘫痪。
据监管部门初步调查,博沣及其关联公司非法开展委托理财,向公众出售了约4亿至5亿元信托产品,其中涉及银行代售的部分约2亿元。明知博沣公司非法“吸金”,为何湖南多个国有银行的数十家网点及工作人员还充当“帮凶”?
理财公司涉嫌非法集资
据投资者反映,湖南博沣资产管理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依靠转包国有银行在售信托,或者炮制已经终止甚至“子虚乌有”的信托产品,以6%至7.8%的年收益率向数百投资者出售了数亿元的信托产品。2014年下半年以来,这些信托产品陆续陷入兑付困难,博沣负责人于2014年12月卷款“跑路”。
据湖南银监局初步调查,博沣及其关联公司出售的理财产品金额约4亿至5亿元,其中涉及银行代售部分约2亿元。
长沙市金融办证实,博沣不能发行信托产品,也没有销售信托产品的资格。
据记者调查,博沣公司只是信托计划中的投资管理人,不是信托发行方或代售方,但实际操作中,博沣公司以委托认购正规信托产品的名义,让投资者将钱打给博沣公司,然后博沣再向投资者分配收益;甚至炮制不存在的信托产品,再通过委托认购的方式从投资者手中集资。业内人士称,博沣以委托认购信托名义大量超募资金属于非法经营,涉嫌非法集资。
记者调查发现,博沣及其关联公司之所以能大肆非法“吸金”,数家国有银行起了关键作用。不少投资者表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在长沙、益阳等地的数十家营业网点及其工作人员,向客户推荐购买或者直接代售博沣产品,很多人因为信任银行而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