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静的运河8吧 关注:18贴子:6,796
  • 39回复贴,共1

如约而至的青歌部分选手及评委的近期舞台表现小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敬度娘,感谢@静静的运河8 的看重,让我把这个不算精致的小贴转发到这个别有洞天的吧里。顺便前两天您叮嘱的话很周到,多谢前辈的关心!但写帖刷题仓促,还未及回复,帖子也来迟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4-06 19:32回复
    大自然的搬运工~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5-04-06 19:32
    回复
      戴玉强
      戴老师貌似是某届青歌赛的银奖?“戴你唱歌”音乐会他牵的头儿,点评也自他始。
      以前曾经有过学习民歌的经历,所以声音中有一些民族发声方法的特性。老戴声音清亮,条件好。但共鸣比较多的集中在头部,鼻音重,显得声音散。老戴自己也说自己“白脖喊”。当天他感冒是个很重要的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
      但是还是很喜欢他现场的挥洒自如。特别是和其他主攻歌剧的歌唱家相比,老戴演绎中国艺术歌曲的能力是很高的。《两地曲》是他当天最佳,感人。其他的诸如《叫我如何不想她》《在那遥远的地方》都是正常完成而且效果也不错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戴玉“强”同学进步的一个证据——他学会弱收了。控制能力加强。
      典型人来疯。但是舞台上有他确实很好,活跃气氛。人感觉是很聪明的,很能根据自己当天的状态临时调整曲目,比如适时放弃歌剧《托斯卡》的选段《奇妙的和谐》。虽然让观众感觉小小遗憾,但是我认为是明智之举。以他当时的嗓子,很有可能破。选曲对观众来说也还是好接受的。尤其是几首民歌联唱,选的都是家喻户晓可以实现大合唱的轻松小歌,还有《登山缆车》《我的太阳》这类名气极大的外国民歌。
      台风太随便了。手脚并用地唱歌,看的我目瞪口呆。
      看过戴总之后感觉比网络上普遍评价的要好很多。他状态好的时候会特别好,可惜状态好的时候不多。悄悄说一句,还是爱张建一老师~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5-04-06 19:33
      收起回复
        张英席
        貌似是王莉那届的银奖,之后赴美参加多明戈的大师班。回国,任教中国院,调入总政。差不多是这样的轨迹。有时候人长的太帅了,容易反衬得唱功就不那么……
        本来对英席有点好感是因为他可能还算成绩不俗的男高音。电视上看感觉没什么好的,也没什么不好的。质量是还行的,可一搭档王莉真是显得王莉光彩万分。
        直到看了现场之后,发现席帅至少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发声方法和学习态度。
        发声方法可能轮不到我一个外行来指责,但是我听席帅现场的时候离他相当近,他唱的其中一首曲目是巡演了三十多场的《木兰诗篇》的唱段,唱音乐厅,没有扩音麦克,只有采音装备。于是……没有声音!只看到他在那里努力的张嘴。外国歌剧选段,旋律不熟,更没有声音!更不用提一楼二楼的观众了。他们很有可能觉得买票看英席就是被坑了。
        我其实对音量没有特别苛刻的要求,不用必须多大多大号。只要能听见声音就行,听见声音才能去评判。池座也没唱满,英席,你在第一环节被pass了。如果说感冒的话,他师弟苑璐也感冒。
        唉,英席,好好学吧。话太刻薄的话,先向英席和各位歌迷道个歉。
        最后一句忠告吧,“中国最帅男高音”这话挺讽刺的。因为还有句话叫“人比歌帅”。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4-06 19:34
        收起回复
          韩蓬
          上海歌剧院的青年演员,这是他在北京的第三部戏约了。郭文景的歌剧《骆驼祥子》。韩蓬饰演祥子。
          不能说韩蓬发挥的不好,平平常常。可跟他搭档的演员个个出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韩蓬不习惯北京的场地。
          在上海其实有着很丰富的演出经验,但在北京表现不够从容。唱的很赶。郭文景是个胸中颇有丘壑的大才子。祥子一上场他就设计了一段极复杂的咏叹调《瞧这车》,难度不低。韩蓬拉着辆人力车上台,还没把场跑热就开始一个个高音地抡,加上跟他搭档的是前辈戏剧女高音孙秀苇老师,韩蓬前几场唱的相当吃紧。但是越到后来还是越自如,展现了他自己非常高的演唱水平。
          总体感觉评分能在70~80左右,是一位很有前途的歌剧演员。另外,韩蓬的现场声音真是极美。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4-06 19:36
          收起回复
            王喆
            民族主旋律歌坛我最看好的一位女高音,很可爱的东北姑娘,两届青歌赛银奖。王酩作品音乐会上,演唱《绒花》,搞热场子的,但是表现挺不错。
            听过很多版本的《绒花》,王喆这个算是翘楚之一。王喆的现场,声音很稳,明亮度和张力都有,无扩音稳稳的穿过乐队,混响到达耳朵之后非常舒服,音量适中。作为民族唱法的歌手,能在音乐厅无扩音唱到如此程度,足以让很多经常脱麦演唱的美声歌手望尘莫及,给王喆点个赞。
            《绒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作品,相信王喆本人对这首作品是非常熟悉的,她完全可以合遍乐就上场,但王喆明显听得出来是每字每句都精雕细琢过的,这个场并不大,台下观众多一半不知道王喆是谁,不会对她的前途产生任何影响,如此用心,足见王喆是个精益求精的歌者。
            王喆演唱的特点是极稳,从来不会有任何差错,但是有的歌曲难以表现的恰如其分。《绒花》这首小歌,对她不算有利。但王喆演唱的情感是十分饱满到位的,并且丝毫不显生硬。唱出了歌曲应有的味道。
            台风稳健大气从容。现场和棚录音色几乎毫无二致,甚至更好。因为现场除了唱出了“美”和“稳”,更唱出了情和韵。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4-06 19:37
            收起回复
              汤非
              连续几届在三四名的位置徘徊了,虽然名次一直如此,但实力还是在不断前进的。个人非常喜欢,以情带声的歌手。
              唱音乐厅、合管弦乐队,对流行歌手都不是很有利的。汤非的声音“撞”乐队,唱出来感觉还没混声就没了。当然,不是汤非的问题,场地不好发挥。
              王酩老师的作品,《旅途之歌》。汤非唱的还是不错的,情感把握得也还比较好。虽然效果和其它几位比起来差了一些,但是也不错了。
              表现很成熟,很稳。和王喆一样,现场和棚里几乎没有区别。但要说汤非昨晚有很感人很惊艳的话,也没有。平平常常的发挥吧,还是展示了他不错的音乐素养。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4-06 19:37
              收起回复
                金婷婷&&王泽南
                舞台上的一对“黄金搭档”,一位是总政歌剧团的青年女高音、第十五届民族唱法第三名,另以为是天津歌剧团的抒情男高音,多次冲击青歌赛虽然无果,实力却不可小觑。二人均在歌剧和音乐会舞台上有着不俗的成绩,也经常捆绑演出,是一对成熟的搭档。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两位歌者。金婷婷,努力聪明漂亮音色美,歌路宽戏路宽状态稳是她的优势,擅长大作品。王泽南是一位理想型的抒情男高音,音色好,听着极舒服,气质也好。
                这两个人年纪相若,音色也和谐,能给人无限美的感受。分开看的话,各自都有很好的水平。合在一起,也可产生奇妙的效果,印象很深的是《一程山水一程歌》。去年四月,曾经搭档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开过音乐会。
                昨晚婷婷和王泽南演唱的作品是《祖国啊春常在》,电影《他们在相爱》的插曲。单就二人的演唱,都不错。从容淡定自如。合在一起呢,感觉就不太舒服了。可能这首作品两人之前接触不多,昨晚表现不是他们各自的最佳状态。
                说说各自的问题吧。婷婷唱紧了,王泽南几次示意眼神交流,婷婷错过了,直接导致两人情感交流存在些微的障碍。王泽南主要的问题是金婷婷“单打独斗”之后阵脚慌乱,突然开始不顾一切的放大音量,走上了他师父老戴的“白脖喊”之路,然后猛然醒悟,回归正常音量,唱了没两句,眼神交流,没对上,音量又陡然放大。感觉合乐次数应该不多,两个人有点往上挤了。
                其实以上所说的,都是这两位优秀歌者的小小问题,颇有鸡蛋里挑骨头之意。祝福这两位,希望台上台下多多合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5-04-06 19:41
                回复
                  黄训国
                  印象中已经拿了文华奖、金钟奖等等各种金奖,青歌赛成绩也不错。第七名的成绩是在一众女歌手中杀出的一条血路。形象好、音色好、技术娴熟。王酩的音乐会上,演唱歌曲《西湖美》。
                  黄训国我觉得是整场表现最好的一个。他的状态极好,一上场就非常自信,声音松弛明亮。整首作品,完整、有张力、有画面感,实在是出色。感觉太好了,和青歌赛时期相比,又是一个飞跃。
                  由于完成的实在太好,再提一个演唱上的小小瑕疵,上谱先。第三行第六小节,“船儿湖上漂”和“三潭印明月”处,有一个倚音3,黄训国够的略生硬,对歌曲本身的意境造成了微小的影响再放松一点会更好,太喜欢他的演唱了。
                  提一点小建议:跟紧指挥。唱现场和唱伴奏带区别太大了,指挥给你手势的时候,对你的歌唱起到的是一种导向作用,能更好的融合歌手与乐队。歌手本身的站位与指挥交流不便,更应时刻“盯紧”指挥。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5-04-06 19:41
                  收起回复
                    张也
                    第三届民族组铜奖,多届青歌赛的评委。“腕儿”。
                    打小听着张也长大,但产生感情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歌声甜美温和,过耳不忘,音色极好。说话也委婉动听,软软甜甜的(评委席上在语无伦次的老宋的隔空衬托下显得口齿伶俐极了)。性格不紧不慢,温雅从容,外和内刚,这都是她留给我的印象。而昨晚这些印象在我的注视下被一一印证,更凸显除了这位女性无限的魅力。
                    张也应该不经常脱麦,但是作为一个实力强劲经验丰富的老牌实力民族女歌手,她完全有能力驾驭这个场子。昨晚张也的演唱从各个方面来讲都是比较出色的。小问题是有点用力过猛了。我可以听到她的两个声音:声带发出的和传出去后撞到墙上反响回来的声音。在耳膜处一汇合,令人不禁感叹:也也老师啊你使了多大的劲儿啊!上句未歇,下句音波已涌来,一波一波,让人有点承受不住。印象中张也不是唱大歌的人,音量也许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但是绝不是唯一。
                    歌曲《知音》,演唱韵味十足,但总体来讲无甚惊艳,也没什么错误。现场没有经过修音,她的音色甜美动人。
                    提一点小建议:不管什么样的场,放松,不要轻易放弃适合自己的音量和演唱方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4-06 19:44
                    收起回复
                      王传越
                      总政歌剧团的青年男高音,第十五届美声组金奖,也是几年来最没有悬念的一个金奖。唱的太好了。但是……其实我一点都不喜欢王传越。
                      中央音乐学院的钢伴老师张佳林曾经这样点评过王传越:罕见的有嗓子也有头脑的声乐奇才。的确,这个年轻的大满贯得主在专业上几乎是无可挑剔的。但王传越在访谈里说的一句话让我感到挺可怕的:我现在更加冷静。
                      作为一个具有扎实功底和卓越天赋的青年男高音,王传越可以有着很广阔的未来。他现在迫切需要的不是冷静,而是那么一点“不冷静”。青歌赛的选手短片里,有位选手说到王传越,说他是个腼腆害羞小男生,“不像我们,一喝多了,跟个跳马猴似的。”作为一个歌剧演员,“腼腆”真的很麻烦。所以我觉得我欣赏王传越更多的是在欣赏他的毫无瑕疵的声音。而他的戏剧张力,和其他几位同龄人相比,还是略显单薄。比如《赵氏孤儿》里塑造的韩厥这个形象,从演唱上来讲非常完美。而怎样突破到恰如其分地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是王传越目前的当务之急。个人认为他可以适当的把性格放开一点,对自己的专业会有一定的好处。
                      演唱歌曲《青春啊青春》,完成的挺好,一看就是一个非常有经验也很自信的歌手,但是他自己都没有唱进去。听起来好像一条练声曲。
                      人真的是太腼腆了,谢幕的时候显得傻愣傻愣不知所措的。随性点,放下那些束缚他的过于程式化的东西,可以期待一个更好的王传越。
                      八卦一下,传闻说,王传越入围了今年的多明戈国际声乐大赛,先祝福他取得好成绩!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4-06 19:44
                      回复
                        这些点评,显示了似乎与作者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深刻,既有早期比较系统的乐理就欣赏教育,又有后天对音乐的热爱和积累,谢谢楼主的好帖!再慢慢细看。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5-04-07 22: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