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入手的兰花,到现在花只剩了3朵在开,下面的两片叶子发黄,感觉变得软而且有发皱。希望高手和有经验的人帮忙救救这株花,新手养蝴蝶兰,而且换盆和植料什么的,可能对她造成了伤害,希望各位大人指出不当之处,并且提供些建议解决叶片和根的问题。下面是此植株的病历:
3月初入手,开花11朵,两个花苞。叶片较绿,下面两个叶片有伤,为碰撞出的伤,还有就是固定花杆的铁夹和叶片挨得太近留下的伤。根系什么的当时不懂,没有注意观察。
3月到4月买来后也没换盆,一直用原来的水苔养着,浇水什么的也就2次,平时都是喷喷雾,而且都是清水。由于她放在加湿器附近,所以湿度大概在50%~40%左右,温度为20~22℃,光照的话属于见不到阳光只能靠室内的灯光(14h),光强度在60lux左右,通风的话不是很好,处于办公室的环境中。
这个阶段花一直在开也逐渐的在谢,然后下面的叶子逐渐发黄发白,变软。
个人觉得应该是光照不足导致的,所以改变放置位置,开始摆在窗台上。窗台是背阴的,东北方向,但是本身处于阴影处,光照强度大概是1000~3000lux。
4月初的时候觉得可能根有问题,扒开根部发现水苔的颜色分为3层,由外到内的颜色依次为:白带点浅黄,黄褐色,发黑的褐色。根部由外到内的状况依层次状况变差:最内部的根完全没有肉质层,只剩下包有着黑褐色干枯皮的纤维状管;中间层只剩下上部的根还比较扎实,下部的根也呈现上述的样子;最外层的根较长而且状态较好,只是尖端部位开始呈现范黑的现象。
觉得应该是水苔裹得太紧加上没有及时换导致内部腐烂的问题,所以换盆换植料。植料:1/3的松树皮+1/3的陶土粒+1/3的兰石;是从卖兰花(国兰)的那里买的,经过清洗,多菌灵浸泡冲洗后才上的盆。根部也进行了清理和修剪,用多菌灵进行了浸泡。盆:改成美时控根盆,四周有镂空,底部和外盆不接触。
换盆后增加了光照,主要在早晨和下午2点后(换成西面阳台)进行光照,有植物进行遮阴,光照强度大概在2000lux左右;同时温度在22℃左右,夜温应该也不会低于19℃;周围空气湿度大概在30%~45%左右;浇水的频率为4天左右浇水一次,采用喷雾器喷水至有水从底部流出为止;每天中午在外界气温较好的情况下进行通风1~2小时,但也只是开窗户,花放在窗户附近,并没有较强的气流,偶尔能看到叶片微微摆动的幅度。
换盆后已有一周多(10天)时间了,花朵仍然在开着,然后每天喷雾大概6次左右,感觉增加光照后的下面叶片有变绿的迹象,或者说至少没有向变黄发展,但是仍然比较软,有褶皱。
3月初入手,开花11朵,两个花苞。叶片较绿,下面两个叶片有伤,为碰撞出的伤,还有就是固定花杆的铁夹和叶片挨得太近留下的伤。根系什么的当时不懂,没有注意观察。
3月到4月买来后也没换盆,一直用原来的水苔养着,浇水什么的也就2次,平时都是喷喷雾,而且都是清水。由于她放在加湿器附近,所以湿度大概在50%~40%左右,温度为20~22℃,光照的话属于见不到阳光只能靠室内的灯光(14h),光强度在60lux左右,通风的话不是很好,处于办公室的环境中。
这个阶段花一直在开也逐渐的在谢,然后下面的叶子逐渐发黄发白,变软。
个人觉得应该是光照不足导致的,所以改变放置位置,开始摆在窗台上。窗台是背阴的,东北方向,但是本身处于阴影处,光照强度大概是1000~3000lux。
4月初的时候觉得可能根有问题,扒开根部发现水苔的颜色分为3层,由外到内的颜色依次为:白带点浅黄,黄褐色,发黑的褐色。根部由外到内的状况依层次状况变差:最内部的根完全没有肉质层,只剩下包有着黑褐色干枯皮的纤维状管;中间层只剩下上部的根还比较扎实,下部的根也呈现上述的样子;最外层的根较长而且状态较好,只是尖端部位开始呈现范黑的现象。
觉得应该是水苔裹得太紧加上没有及时换导致内部腐烂的问题,所以换盆换植料。植料:1/3的松树皮+1/3的陶土粒+1/3的兰石;是从卖兰花(国兰)的那里买的,经过清洗,多菌灵浸泡冲洗后才上的盆。根部也进行了清理和修剪,用多菌灵进行了浸泡。盆:改成美时控根盆,四周有镂空,底部和外盆不接触。
换盆后增加了光照,主要在早晨和下午2点后(换成西面阳台)进行光照,有植物进行遮阴,光照强度大概在2000lux左右;同时温度在22℃左右,夜温应该也不会低于19℃;周围空气湿度大概在30%~45%左右;浇水的频率为4天左右浇水一次,采用喷雾器喷水至有水从底部流出为止;每天中午在外界气温较好的情况下进行通风1~2小时,但也只是开窗户,花放在窗户附近,并没有较强的气流,偶尔能看到叶片微微摆动的幅度。
换盆后已有一周多(10天)时间了,花朵仍然在开着,然后每天喷雾大概6次左右,感觉增加光照后的下面叶片有变绿的迹象,或者说至少没有向变黄发展,但是仍然比较软,有褶皱。